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以藏区为背景创作的诗歌不仅具有传统诗歌的特征,而且还是当时藏地独特风景民俗的见证,是对当时藏区人民真实生产生活状况史诗般的记载。尤其是清代前期的咏藏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对咏藏诗,特别是清代咏藏诗的代表诗人和作品及相关研究论文资料予以简要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2.
天宝四载,李白在朝廷遭受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东去,路过商州。据清代商州方志中记载,李白与商州有关的诗歌有十余首,这些与《李太白全集》中收录李白在商州时创作的诗歌,部分有所不同。清代商州方志中李白的商州诗,一方面吟咏秀美的自然风光,一方面记述厚重的人文景观。在政治上受挫的李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不屈其志的节操及仕与隐的矛盾心理。研究清代商州方志中所收录的李白诗歌,对全面了解李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历代流传下来的浩如烟海的诗篇中,歌咏青海的诗歌缕缕不绝,青海地区的历史轨迹,多被文人雅士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来。本文仅以清代咏青诗歌为媒介,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勾勒出清代咏青诗歌中农耕文化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清代学者严可均诗歌的题材、思想、风格加以探讨,并分析其诗学主张。认为严可均诗以汉魏晋唐为宗尚,力求清新自然,并未受到考据学的浸润,在清代学者诗中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清代至民初是唐代诗人元稹诗歌接受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在这大约300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从皇帝到遗民、从少数民族到汉族的众多喜爱元稹诗歌的文人。从接受方式看,有大量运用有关元稹之典、接续元稹之诗作、效法元稹之诗体、追和元稹之诗、反元稹诗歌之意等多种形式,表明清代至民初元稹诗歌的接受已全面展开;从接受时段上看,清代前期与清代后期至民初,以明代遗民与清代遗民为主,而清代中期则以君臣唱和为主。清代前期对元稹诗歌的追和是较为零星的、小规模的,而清代中期与清代后期至民初两个时期则是较大规模的。从接受特点上看,清代文人对元稹诗歌的学习效仿以律诗为主,以程式化组诗为主,以和韵追和尤其是次韵追和为主。虽然清代至民初文人(包括皇帝)也往往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神韵"、"性灵"等,但对元稹诗歌的接受却表明,诗歌艺术技巧的讲究是他们创作中着意追求的一个目标,他们学习效仿元稹诗歌的作品与他们的理论主张存在着内在的紧张。  相似文献   

6.
雪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之一,也是清代西域诗歌中出现频次较高、熔铸了西域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要完全理解西域诗,就要结合雪这一特殊的意象来解读清代西域诗歌。  相似文献   

7.
<正>清代诗坛虽不像唐宋时期那样兴盛,但文人们结社、修禊活动依然频繁,加之经历了明清易代,文人多在诗文中寄思抒怀。这些对于清代文风及诗歌流派的形成都有着深远影响。在清代诸家中,主要的诗说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8.
查慎行是清代初年诗坛宋诗派的集大成者,对清代的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山水诗、仕宦诗、唱和诗进行研究,分析其诗歌特色和风格,并对其创新性予以阐述,指出其本人和诗歌在清代乃至整个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透过其诗歌来看其人生经历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查慎行的一生是在性格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与对立中度过的,也正是这种复杂的生活感受和感悟,构成了其特殊的诗心与诗性,其在诗境中的情感,也为人们所认同。他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清代当时宋诗派的最高成就,成为宋诗派的典范,对清代以及近代诗坛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有关查慎行诗歌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对他诗歌整体的分析也较为薄弱,目前对查慎行诗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其中某一个方面,没有从整体上更好地关照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湖州诗歌的发展和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一样,唐代是黄金时期,清代又呈现复兴的情况.清代湖州诗歌的复兴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诗人及其留传的作品之多,为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所不及.据部分资料统计,清代留有作品的湖州籍诗歌作者有160多人,加上词人,总共有200多人.而六朝至明代,湖州籍的诗词作者留有作品的,总计只100人左右,与有清一代相比,数量上相差较大.而且清代的诗歌作者,大多都有诗歌集子.  相似文献   

10.
清代杨方晃所编《磁人诗》旨在保存自唐至清磁州籍人士之诗,是一部重要的地方诗歌总集。清代《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均著录此书,《国朝畿辅诗传》引用《磁人诗》多达二十余处。民国《雪桥诗话续集》亦提及此书。《磁人诗》之文献价值与广泛流传于此可见一斑。遗憾的是,今人著述多对其语焉不详,《中国古籍总目》失收是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雍正原刊本《磁人诗》,弥足珍贵。此书在保存地方文献上有其独特价值及意义,尤其可补《全唐诗》、《全宋诗》、《全金诗》等全集对某些诗歌的失收。  相似文献   

11.
张问陶是清代中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性灵”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诗论中“心物感应”和“吟咏情性”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要表现“自我”,抒发真情,反对模拟抄袭和在诗中搞训诂考证,提但清新,自然、天真、天趣的诗风,他的诗论在清代诗坛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探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伤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16-18,118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理论评述包括如下内容: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李白的《古风》诗,李白与杜甫、韩愈诗歌的比较等,给我们提供了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对此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拓宽李白诗歌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作为清代"四大诗说"之一的翁方纲的"肌理"说以"肌理"为核心概念构筑其诗学体系,就其大要,大致可以分为诗歌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美学、诗史观等四个相互连属的部分。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翁方纲的诗说,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其在整个清代诗学史乃至中国诗学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周光体"的魁首.陈衍把"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作为诗歌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但他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并不是同样看重的,受清代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陈衍真正推崇的还是"学人之诗".  相似文献   

15.
清嘉道间丰润籍诗人陶誉相的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成绩,其《芗圃诗草》中表现安徽灾情之作继承了杜甫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堪称诗史,是了解清代后期救灾及流民问题的重要史料。此外集中描写亲情的诗歌感情深挚,不假雕饰,感人至深。陶澍在《芗圃诗草序》中称陶誉相为“姚武功、孟溧阳一流人物”,并不足以概括其诗歌的整体艺术风格。总的来看,陶誉相诗歌兼综唐宋诸大家,对苏轼诗歌的学习模拟之处较多。赵琴士《兰言集》、王柳村《群雅集》以及《国朝诗铎》《晚晴簃诗汇》等选本对陶誉相诗歌均有选录,这表明陶誉相在清代诗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其诗歌的创作特色值得引起学界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乾隆二十二年前,由于科举不试诗,清代诗歌教育发展有限.乾隆二十二年后,因科举考试的推动,诗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至嘉道年间,诗歌教育在全国书院教学中制度化、普及化、模式化,被时人广泛接纳.此外,乾嘉学术巨擘阮元创建的诂经精舍、学海堂为代表的清代后期出现的学术型的经古书院讲授经、史、词章,其中包括古近体诗.诗歌教育在这些新建的经古书院中不再处于依附科举的地位,获得了相对独立与充足的发展空间,打破了乾隆朝功令试诗以来以试律诗为核心的诗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乾嘉之际为清代诗歌发展的转折时期。祖唐祧宋的诗界门户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各行其是的自由诗风日渐形成。诗歌创作的中心由台阁而向下转移 ,打破了绵延清代中前期的诗歌台阁化局面。作为当时重要诗人之一的法式善在其《梧门诗话》中记录了当时诗坛变化的一些迹象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时期诗歌发展趋势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很多文史著作都有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记录,无数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记叙了灾害的发生时间、过程及后果.清代大诗人吴伟业有14首以自然灾害为题材的诗歌.其灾害诗可分为两大类:水灾和雪灾.吴伟业灾害诗根植于现实,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诗歌实际上存在有两个层面的情况,一个层面是对前代传统的集大成;另一个层面,则是新与旧、创造与保守的对立和斗争。应该说,两个层面的并存才是清代诗歌全面、真实的面貌,它们的消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古典诗学的转换才是清诗在诗歌史上最重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汪静 《文教资料》2011,(7):16-17
清代著名女诗人席佩兰为随园女弟子中佼佼者,基本代表了随园女弟子诗歌创作的风貌。本文以其《长真阁集》为例,针对亲情诗、夫妇唱和诗、酬唱诗分别探讨其诗歌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