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在人生哲理以及人类命运和现实社会的深入思考上体现着自己深度的人文关怀。在其早期"战争与人民"小说中,他将视角伸向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挣扎;工业—消费时期,常常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环境,尤其是底层人物的生命本真现象的密切关注,并将关注的目光从物质环境延伸到生态环境;在存在论意义上,卡尔维诺一直追求现代人的完整性,晚年之作更是概括性地总结了整个人类面对存在的永恒性困惑。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具有浓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其人文关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同性恋者的深切关怀、对人类社会"联结"内涵的多维度思考、强烈的生态批评意识等三个方面。对福斯特小说中蕴涵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分析和论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3.
曾艳琴 《现代语文》2006,(10):49-50
张爱玲,这个曾经创造了战乱纷纭的中国的20世纪40年代坛奇迹的才女,当她的作品连同她传奇般的身世经过了几十年的沉寂再一次呈现在我们当代人的面前时,这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学现象,而是有了一种经典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关于沈从文的小说及其评价在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这些争议至今还以某种变异的方式存在着,这其实关涉到艺术的真和美的问题,关系到艺术的本质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陈映真是台湾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着力思考农业社会的贫困线上、工商社会的市场经济中、民族分离的格局内、专制统治的政治高压下,人的遭际命运。其特征是:拥抱生活,关爱人间。  相似文献   

6.
余华小说具有鲜明的特色:先锋小说实验性质的展示,包含温情的苦难的追述,更有作家作为"人"进入灵魂深处的思考。时代的变换,是促使余华形成这些改变的历史契机,由外部因素致使个人写作视角的新发现,并一道作用于余华献给读者的文本中。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余华不仅具有先锋解构的技巧,也有对历史写实的运用,这样使得作家文本具有冷暖鲜明又交织共融的特色。余华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一直与时俱进,同时又具有共时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沈从的小说特别是湘西题材的小说具有散化的显特点,是其小说创作艺术风格的重要内容。这是作家“自然即美”的唯美主义情调的自然流淌,它让读从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自然及民风的清新、淡静及悠远。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的是写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充满原始习俗的乡间人生,二是现代文明下的都市人生;他把人类病态精神看作都市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在他的都市题材小说中,他通过城乡对立视角中的人生体验来审视"乡下人"眼光中的现代都市人生。明显地流露出作为"乡下人"的自我主体所特有的对都市人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的强烈否定意识。展示形形色色的所谓城市精英的丑陋人性,他怀着对理想人性的执着追求痛斥这种人性的沉沦,并试图在现实与理想对比中揭示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根源,体现了人类不可泯灭的对精神世界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社会、身世、性格、气质等原因,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呈现出浓郁的悲剧性意蕴。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悲剧性意蕴突出体现为具有多种形式的悲剧,充满诗性的审美色彩。悲剧形式主要有四种:无知的悲剧;好梦难圆的悲剧;社会黑暗的悲剧;死亡的悲剧。而诗性则表现为温厚的牧歌情调和淡远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小说以独特的原生态美学著称。生态文明建设重新定位了沈从文小说的生态审美意义。当前对生态审美建构的理论支撑不足,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沈从文小说的生态审美建构则从根源上展现了生态审美元素和表达内涵及美学价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主义小说指的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之间的小说作品.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小说的形式以及内容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小说也发展出诸多流派,关于人文关怀的表现内容则更为丰富.人文关怀是小说中的永恒主题,也是体现小说生命力的重要方面.英美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主要国家,工业化的大生产带来了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这其中也自然包括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小说家们身处这种大背景之下,对于社会中的弊病深恶痛绝,不断用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去表现对人性的召唤和关怀.  相似文献   

13.
沈从以故乡湘西风土人情和社会历史人生为题材的作品,执着追寻和自己与民族的精神家园,虔诚探索和挖掘健康生命形式,重视展现和批判湘西乡风民俗,具有丰富的深厚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小说把表现人性作为创作中心,把审美的思想当作完善人性、弥合人性的手段,通过审美的途径实现人性的完美,从而实现改造国民性的政治理想,恰恰是因为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异”军。通过分析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揭示作者坚持表现人性美,讴歌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生活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E.M.福斯特一生创作的六部小说中,<印度之行>是享誉最高的一部,它使得福斯特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并确立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尹志强 《快乐阅读》2013,(27):126-12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沈从文小说的语言不仅古朴典雅、蕴藉隽永,而且富有隐讳色彩。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植于湘西的生活土壤,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营造出鲜明而独特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7.
唐冬萍 《文教资料》2014,(16):18-20
在当代文坛中,沈从文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独树一帜。沈从文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既有清纯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甚至沉沦到生活底层的少妇、妓女。这些女性形象用特有的生活经历诠释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本文从沈从文小说中女性的分类、特点及作者所采取的塑造方法等方面入手,论述沈从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沈从把由湘西人朴素的原始宗教情绪升华出来的宗教精神推及所有的人,推及整个社会。他把神的重造,与民族的重造联系在一起,与广大民众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掀起了一股沈从文热,研究沈从文的领域有很多,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对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不经过精雕细刻,不是隐晦艰涩的,但却是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的。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