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很多都是与生物息息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问题与课堂知识进行融合,架设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每天的生活中都可能接触到,感受生物知识的鲜活、生动,贴近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来,学生感觉到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学习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更加愿意去学习、交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教师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能力,挖掘学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是优化生物教学最大的课题。一、大力挖掘非智力因素,改进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包括:方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学生的两种偏差心理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一是依赖心理——发现了问题不加思索地向老师要答案;二是嫉妒心理——自己为了  相似文献   

3.
生物概念是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生物概念教学。学生只有掌据好生物概念,才能正确地运用概念,合理地进行推理,正确地作出判断,逐步理解生物基本知识、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氛围中探求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还能够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物老师不仅要把知识讲清楚,更要尽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享受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设计精彩的导言,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5.
朱香艳 《陕西教育》2007,(11):88-88
巧用人力资源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合作者与组织者。因此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更要有“授渔之技”。每位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复印张贴在教室,供学生浏览,以此来营造学习生物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本着这一理念,只要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会,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本着这一理念,只要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会,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决定了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学生物实验的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科学作风,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打卜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做实验,做成功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生物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谈起来重要,但因为种种原因,事实上是很多地方的学生把生物课当成一门无关紧要的副课.在这种情形下,老师要教好生物,学生要学好生物,我认为生物教师的当务之急不是每堂课教给学生多少生物知识,而是要更注意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把生物学习转化成他们内在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呢?在此,我尝试作几点浅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分离操作繁多,内容相对较为分散.采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式教学可化繁为简,以一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突出各因素在生物分离中的作用,并将各知识点横向联系比较,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归纳总结提炼,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分离过程的理解,从而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转变思想,提倡自主学习 什么是“自主学习”?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学生在双向互动中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很多都是与生物息息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问题与课堂知识进行融合,架设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其实就在身边,每天的生活中都可能接触到,感受生物知识的鲜活、生动,贴近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来,学生感觉到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学习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更加愿意去学习、交流,通过  相似文献   

13.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现代生物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造,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和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生物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师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在课堂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生物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而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他们的生物学知识”,体现了“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全新要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必将有力地推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生物是一门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生物本身是有生命的,但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是死的,如果教师上课仅仅照本宣科,没有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生物”变成了“死物”,学生的积极性是调动不起来的,这样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所以,如何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特点,让生物知识“活”起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意识性,通过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有效性”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课改的关键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课程理念,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莹  高品 《中学生物学》2020,(2):154-155
如何使初中生物课堂科学化、生活化,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初中生物课堂是充满想象力和创意的,由于没有中考分数的压力,教师更有机会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学活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所学.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知道如何做是发明,是创造,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彭月生 《中学生物学》2005,21(1):33-33,47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合理科学的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以及上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本人通过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的高考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物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一、走近生活实际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运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自  相似文献   

20.
知识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嫁接果苗、剔除部分枝叶、正午绿色植物会害羞地低头……”诸如此类现象,其实都蕴含着生物知识。如何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学好生物知识?笔者认为,应该使教学贴近生活、变抽象为直观、化困难为简易。初中生接受知识更加倾向于直观感受,所以教学应该着重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