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取决于个人(Personality)和他的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B=f(P,E)),儿童的行为是其个性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生活空间或场都存在相反的力,在整体的水平上,改变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比单独逐个改变个体更有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愉悦的心理场,让他们在心理场的作用下开心探求、获取知识,无疑是落实数学课程改革的途径之一.何谓心理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个体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总会受心理场的影响.笔者将心理场理论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个富有吸引力的场面,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数学学习心理场,让“情”从“场”里生,“境”在“意”中流.  相似文献   

3.
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led)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它包括有可能影响个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件,这三个中的每一方面都能决定任何一个情景下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led)或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  相似文献   

5.
心理环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考夫卡(Koffka)和勒温(Lewin)对场、行为环境等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的观点,把"环境或个人看作是一种整体的存在,任何具体的心理事件都在这个整体的制约下发展和变化".考夫卡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境的制约和调节,并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行为场、环境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一系列新名词.  相似文献   

6.
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led)或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场决定的。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场及其特性 教育场是一种教育物质能量和教育主体心理能量的整合。“场”本来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一个概念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像电场、磁场、引力场一样,人类的心理活动也有一个场。心理场是由人与现实环境、主体与客体、情与景相契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疆界的心理生活空间”。从动态方面来理解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由教育物质提供的物理环境生成的“物理场”和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而生成的心理场( 包括“教师心理场”和“学生心理场”),以及二者之间与“物理场”共同作用而成的“情绪场”,它…  相似文献   

8.
房沈健 《天津教育》2021,(9):173-174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场效应源自心理场,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人的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和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校园就是一个“场”,激活校园读书场效应方式推进儿童深读阅读。通过线上教学实践研究,激活读书场效应——教师读书场与学生家庭读书场,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7):I0005-I0005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群体中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群体动力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各种社会力都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行为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中,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基础上形成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必然影响个体行为并最终影响群体行为。卢因认为,这种类似于“力场”的现象是群体行为的动力,他把这种理论称之为“群体动力场论”,也有人把它称为“场”理论或“场学习论”。按照卢因的看法,人的行为反应不仅为单独某一刺激所引起的,也由当时整个环境即“场”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心理场理论,团体对个体的态度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班内创设一种氛围,形成一种合力,构建积极心理场。班主任要发挥积极性语态影响力,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要加强同伴教育,营造积极的班级环境和班级心理场,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场论对高校教师激励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动力不足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大问题,而勒温的场论可以有效阐释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高校教师心理场中各种力的失衡会引起其心理“紧张”,从而产生特有的行为反应,而环境的制约使这种“紧张”得不到消解,将会使得现有状态成为“惯习”。有效的引导动力场中各种力的作用,能激发教师潜在的动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放松、休息的多功能空间场所。宿舍心理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点,以宿舍的物理硬件环境,文化制度环境,人际互动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特性为构件进行积极构建,阐述场、心理场、宿舍心理场以及场的构建与具体措施,对大学生宿舍的教育管理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场”是物理学的概念,原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个班级一旦形成了一种文化,就必然会在文化与产生这种文化的环境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范围——“班级文化场”。在同一“班级文化场”中,师生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等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渗透的,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统一的、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及伦理道德规范。在班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14.
艺术家所描绘的不是直接的现实生活,而是他的心理生活,不是“物理场”而是“心理场”,而心理场是主观的是“境由心造”的这境就包括了错觉和幻觉,艺术世界就是一个“心理场”,一个虚构世界,一个错、幻觉系统,产生和决定这个系统的力量当然是本能、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15.
韩影 《教育学术月刊》2011,(7):12-14,18
发展行为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脑科学的成果表明遗传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非共享环境概念的提出进一步说明,同一环境中的个体拥有差异的环境影响即并非所有的环境都对个体产生影响,个体之间对同一环境也有着独特的感受。给予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重视对个体差异的甄别,以有效的评估方式了解幼儿,并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群聚效应作为一种促进教学名师发展的结果是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一种现象,但是作为一种动力却是教学名师以个体我的“心理场”为基础与其它教学名师通过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自发性的聚拢。以教学名师的教育生活世界的实践为发展的沃土.在进行平等自由的教育教学交往互动活动中,教学名师个体“心理场”的平衡和“稳态”被这种互动活动打破。为了追求个体“心理场”格式塔的完整性,教学名师必然会调整个体的发展需求并完成将需求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这就为教学名师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动力,形成教学名师发展的群聚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万敏 《考试周刊》2009,(27):223-223
我们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个体情感、意志和个性方面的一些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参与在学生认识活动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一班级的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不大,可是学习成绩差距却较大。就是对某一个学生来说。他的成绩,在不同的阶段也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所谓的“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扰乱型”课堂问题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难点,因为故意扰乱行为通常发生在所有学生都在场的场合。社会心理学的许多实验都证明,同一情形下,人在“单独时”和“有人在场”时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在“相互影响”的层面上,人更产生出个体活动中所没有的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机制。有的实验还证明,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表现在个体身上的受暗示性和顺从性等也会增加。如果教师仅仅是冷处理,那么很容易为其他儿童提供不良的行为榜样,影响健康的班级风气;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压制处理,则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我认为,根据学生不同的扰乱行为(言语扰乱和行为扰乱)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问题行为在“问题行为”的确认上,国内外学者存在着许多争论。美国学者林格伦在其《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过,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干扰学生或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的行为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他把问题行为分为“行为问题”“性格问题”“情绪问题”和“社交不成熟”等。前苏联学者常把问题行为称为偏离行为,与不良行为作为同一语用。我国台湾学者在讨论教室气氛时,也曾交叉使用以上概念,还有将问题行为和个体发展结合在一起,直接称“问题少年”“问题儿童”的。我国《…  相似文献   

20.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勒温曾把"场"理论引入到心理学中来,按照他的看法,任何个人在特定时刻的行为都是在心理场中同时进行运转的力量的净效果。"场"即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共时性传递实物(包括信息)间的相互作用。用场论的观点剖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可以发现,它具有"场"的特性,"场"内的各物质之间相辅相成。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教师要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来组织教学,重视“场”对学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