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们必须坚持新闻宣传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着眼于稳定、鼓劲和大局,但同时又要正确实行舆论监督。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与以往相比,党报的批评报道,在量和质上都有较大提高。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有时一篇报道遇到理不清的“关系网”,惹出许多麻烦,甚至有打不完的“官司”。近三年来,我在湖北日报采写和编发批评报道16篇,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罗玉蓉 《新闻前哨》2002,(11):26-26
开展批评报道,是增强党报战斗力和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在开展批评报道时,哪些可以选择哪些不可以选择,有没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呢?通过黄冈日报舆论监督专刊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党报所选择的批评报道,既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又要是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且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使批评报道能够起到帮助领导部门改进工作、解疑释惑,增进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只有从这个结合点出发,才能达到批评报道应有的效果。从事批评性报道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以建设性批评为主。把批评报道的…  相似文献   

3.
加强舆论监督,这是党的十三大赋予党报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去年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报纸上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抓不可;只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我省各级党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了新闻舆论监督。各报纷纷推出了一批新的专版、专栏,各种形式的批评报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舆论监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仅以石家庄日报为例,5月份以来,该报除在原有的“读者来信”专版上继续刊发一些批评报道之外,又在一版开  相似文献   

7.
从事新闻批评报道的同志,深感批评难,促使被批评的人和事得到处理更难。从人民日报去年全年和今年1至6月一至四版批评稿及其反应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点。人民日报一至四版,一年半共发批评稿187篇,平均每月10篇,比各中央级和省市级机关报刊登的要多,这说明人民日报开展批评是比较经常的。批评后有处理结果的报道,计31起,占187篇的16.5%。由于有些批评稿是泛指的,不要求批评者公开答复;有些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为了加强报纸批评,辽宁日报在一版新开辟了《警钟》及《警钟回响》专栏,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是十分宝贵的。其一,贵在体现了报纸批评的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党报辟专栏刊登批评报道及报道后的反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难,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更难.一些地方的领导总是以保持稳定等种种理由,限制党报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因此,掌握优势新闻资源的党报,却不能同时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导权.一位研究者对人民日报1993-1997年期间的批评报道作了抽样调查.根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5年的1825天的报纸中抽取420天的报纸,共得批评报道1082篇.  相似文献   

10.
常州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公开亮牌,开设了以批评报道为特色的《街头巷尾》专栏,实行舆论监督。这个栏目从去年7月7日开播至今,闯过了道道难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一、确定栏目宗旨,正确把握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报道,不能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相悖。也不能同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开展的中心工作唱反调。加强舆论  相似文献   

11.
党报工作人员,每发一篇批评报道,都要认真思考它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这里,重要的是让读者尽快地看到批评以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力争做到“不把问题留给读者,不把问题留给版面”,采取相应措施,着力抓批评结果的报道。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我们一、二版和读者来信版发表的较有影响的批评稿有三十一篇,其中批评后有结果,并已在版上发表的有二十五篇,其余六篇所批评的问题,也大多  相似文献   

12.
党报工作人员,每发一篇批评报道,都要认真思考它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这里,重要的是让读者尽快地看到批评以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力争做到“不把问题留给读者,不把问题留给版面”,采取相应措施,着力抓批评结果的报道。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我们一、二版和读者来信版发表的较有影响的批评稿有三十一篇,其中批评后有结果,并已在版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3.
党报除了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外.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舆论监督.实践证明,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时.讲究不讲究宣传艺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如何讲究舆论监督的艺术性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  相似文献   

15.
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去年以来,我们《孝感日报》把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作为改进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办好读者来信的同时,注意同市纪委、监察、组织及公检法司等部门取得联系,有组织地选择一些违法乱纪、违反政策的重点问题或案例予以曝光,抓住一些反面典型事例开展批评报道。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受到了领导和读者的普遍好评。 加强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报道,要始终围绕有利大局、有利发展、有利稳定、有利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来开展。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把握法规、掌握政策。在这个前提下,注意把握事实的准确性,做到真实、准确,防止片面性和弄虚作假。我们所说的新闻舆论监督,并不是指乱批评一通,而是根据所监督的对象进行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艺术性的、适度的批评,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从而使党报的舆论监督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具体说来,就是要使舆论监督具有权威性、服务性和群众性。  相似文献   

16.
在报纸上实施舆论监督,正确地开展批评,是发挥报纸(特别是党报)应有的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宣传报道中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经验教训不少.实践证明,搞好批评报道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全局观念,讲究批评艺术,改进批评方法,努力做到只帮忙、不添乱,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加强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级党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注意开展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6月19日到7月16日,丽水日报开展的“鸡舍事件”的批评报道及续后开展的“马上就办”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加强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级党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注意开展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6月19日到7月16日,丽水日报开展的“鸡舍事件”的批评报道及续后开展的“马上就办”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批评报道的同志,深感批评难,促使被批评的人和事得到处理更难。从人民日报去年全年和今年1至6月一至四版批评稿及其反应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点。人民日报一至四版,一年半共发批评稿187篇,平均每月10篇,比各中央级和省市级机关报刊登的要多,这说明人民日报开展批评是比较经常的。批评后有处理结果的报道,计31起,占187篇的16.5%。由于有些批评稿是泛指的,不要求批评者公开答复;有些是不久前发表的,反应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上述比例可能低了一些。但总的看来,是不够理想的。中共  相似文献   

20.
党报必须贯彻执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党报应按党的要求,发挥自己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政治优势,为搞好舆论监督做出贡献。根据以往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发挥党报优势,搞好舆论监督,应该做好几个方面、几个层次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