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教师指导学生鉴赏诗词,要从诗词的语言特点、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点着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从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古典诗词的特点、起源入手,分析现代语文课堂诗词教学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改良诵读教学法,解放学生手足;提倡歌咏教学法,还诗词以本来面目;引导学生诗词创作,揭开诗词神秘面纱三大改善诗词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古典诗词学会感悟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分值一般在十分左右.在实际教学中,任何版本的教材中诗词教学所占比重都较大,例如苏教版除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中的诗词以外,还专门编制了《唐宋诗词选读》.教师在诗词解读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然而一般情况下只是关注标题、意象、抒情词句、作者以及书下注释等,却忽视了诗词以外的问题设置.往往这些问题也会给考生解读诗词很大的提示,甚至成为解读此诗词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诗词历来被视为语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近年来中考诗词分值更有升高趋势.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更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而且,近几年诗词赏析题又成为中考试卷中的一大亮点和难点.许多一线教师为"实用"起见,可能只重视朗读、背诵、默写的教学,而忽视了诗词的赏析.这样不但使诗词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更忽视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诗词赏析的教学只要遵循了由"面"到"线"再到"点"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词的语词积淀义、意象的深层义、意境的升华义等方面,探索鉴赏诗词的规律,以帮助今天的读者掌握诗词的灵魂,从而受到更深刻的艺术陶冶.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文革”前夕 ,毛泽东集中创作的数首诗词 ,从创作缘由去解读毛泽东彼时彼际的思想、情绪 ;从毛泽东诗词诗意化地表达情致、心态的角度 ,去欣赏其诗词大多作为“政治诗”的艺术特色。毛泽东在诗词方面一直较为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个性高扬的“三李诗” ,而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作。但到了他的晚年 ,随着心境的转换 ,在诗的意趣上却又不自觉地趋向杜诗的赅博沉雄。这不能不看作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应准确把握好“三深”原则,即深刻把握诗词的创作背景;深切领会诗人情感、诗歌意境;深入体会诗词审美特质、贯彻朗诵原则。这将是《大学语文》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变化,只要处理好这些原则,那就会得心应手,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8.
星汉是我国当代诗词界的著名诗人,其诗词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现当代诗坛泰斗臧克家大师所提倡的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的“三新”标准,这无疑对新疆乃至全国诗词创作的发展,都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本以唐宋“悼亡”诗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唐宋“悼亡”诗词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悼亡”现象所赖以产生的化的,心理的基础。透过“悼亡”诗词,可以窥视到唐床人们的婚姻状况,唐宋“悼亡”诗词的创作情况;唐宋“悼亡”诗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性和命运悲剧性两个方面。“悼亡”诗词的产生受到传统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究了中华古典诗词“和”与“柔”两个特质,以及产生的原因。在诗词内涵题材方面,崇尚“和”,和而不同,和谐互补。分论了家庭之和、天人合一之和、乐天安命之和、自我修养之和、典范唐诗之和,根源是“和”文化。在诗词情感心态方面,崇尚“柔”,温柔敦厚,以柔为美。分论了悲秋和伤春、乡愁、男作家之思妇婉约诗、柔性动植物、多泪,根源是民族心理。最后指出“和”与“柔”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词名篇.因此,古代诗词教学必然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些诗词篇目虽然因为篇幅短小,韵律整齐,容易熟读成诵,但是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须注意诗词这一类文体的特殊性,由此入手,破解教学难点,进而让学生深入把握诗词的特殊形式及其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2.
把中华诗词引入校园,让校园"诗声琅琅诗情浓"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刘轶青在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关于<诗词与素质教育>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人们的高素质从哪里来?毫无疑问,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首先是少年儿童和青年中普遍推行诗词教育,在中小学加强诗教,以增进青少年和儿童的文化素质,则显得更加重要……今天,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时代,我们不需以诗取士,我们却需要以诗育人."  相似文献   

13.
纵观流传至今的李清照诗词作品,由于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及诗人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照,在其诗词作品中,体现了“阳刚”与“阴柔”两种迥然有异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对面悬想是古诗词中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教学时,教师要从主客双方的角度转换空间,激发想象,通过情境描摹、对比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探析诗词的内涵,领会诗人的丰富情感,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朱淑真为宋代名家,纵观其诗词,有六十余首咏花之作。本文从海棠、梨花、梅花三种咏花之作入手,以海棠之感、梨花之怨、梅花之傲来探寻其人生和心灵的发展轨迹,解读其诗词“花”的审美意蕴和人生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针对《红楼梦》后四十回诗词与前八十回诗词相比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前后两部分诗词的创作特点,以俞平伯先生“光荣的失败”为眼,从体制,立意,衔接正交,塑造人物,语诗词等几个角度来论证,以说明后四十回诗词的不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韵类和韵式两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不同的韵具有表达不同情感的修辞功能,从而说明了古典诗词尤其是名作,之所以能使之声情相切,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与作者精心选韵、合理安排韵的疏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鉴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失分率较高的考点。大考当前,本文试图从创作的角度,结合实例,化繁为简,对古典诗词进行“傻瓜”式鉴赏,以飨众考生。  相似文献   

19.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的运用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得电影更加简洁明快、精炼含蓄、节奏快捷,以有限的时空表现更丰富复杂的内容,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第七艺术).有趣的是我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非常注重画面、声音乃至对白等的有机组合,与作为电影语言的蒙太奇非常相似,其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极为类似,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容量,使得作品蕴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是唐宋诗词富于意境美学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哀乐倍增.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曲笔运用最主要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