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劳动者素质提高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当今世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靠的是科技发展的支持,而科技的发展靠人才来实现,人才要靠教育来获得。没有现代教育,也就不会培养出现代劳动者,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现代化的经济。一、劳动者自身的属性以及教育对它的影响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要使劳动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使之与社会文明相一致。劳动者本质上是社会的人而不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要适应社会,运用自己的能力,推动社会进步。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的构成、性质和水平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新兴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迅猛发展,使得劳动者在生产中主要不是靠劳动经验和技能,不是靠体力,而是靠科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的分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实行四个现代化,必须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又是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增加社会产品总量,靠增加劳动量是有限的,而是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迅速而又没有限制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实践证明,依靠人海战术,采用落后的技术,落后的管理,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己要善于消化、吸收和创新,如果食洋不化,决不是长远之计。所以必须发展科技,振兴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合格人才,这是百年大计。发展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受教育者,特别要注意人口半数的女性受教育的问题。女性担负着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再生产的双重任务。在农村,女劳动者占劳动力总数的半数  相似文献   

5.
我国要实现四化,必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无疑要靠一大批具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农业劳动者。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力素质过低,是制约农业发展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没有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必须面向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为此,在1996年全国高教自学考试工作会议上,确定我国高教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使高教自学考试制度不断向农村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考向农村延伸的步伐还不是很快,  相似文献   

6.
专家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是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从我国社会发展及其对教育的要求来讲,现实的迫切需要的东西,是科学知识。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依靠科学知识;而我国这方面还是较落后的,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数量还少,在全人口中的比例很小,广大的劳动者缺少科学知识,还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是文盲或半文盲,从事物质生产或其他劳动,基本上仍然靠的是体力和手工式的技能,而不是科学知识,所以迫切需要科学知识。对现实中人们的某…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要素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对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尽管有多种说法,但一般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首要的能动因素。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没有劳动者也就没有社会的物质生产。但是,劳动者并不是单一和雷同的,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质量差别。劳动者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个总和的大小,也就是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劳动者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会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就能不断地认识和开拓自然资源,进而为创造社会财富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经济伦理的根本问题是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它主要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以及与此相应的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在邓小平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经济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邓小平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领域中的伦理思想作一简略的论述。 一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即人们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使用劳动工具,运用体力和智力,改变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这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包括道德在内的一切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并为它服务的。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法律、政策、准则等外在法则的约束,而且还需要经济道德准则这些内在法则的调控。邓小平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应遵循的伦理道德上有一系列的论述。 首先,高度重视人才。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没有对人的正确观念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巨大发展。因此,一方面,邓小平极为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拨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他说:“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二、新的科技革命对成人教育提出的要求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只谈谈对成人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1)要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教育程度。在新的科技革命条件下,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力。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是靠人把它应用于生产实践。一  相似文献   

10.
<正> 农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要巨变,农民要快富,农业大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技术,三靠投入。政策、技术、投入都在于加强农民教育。党的十三大提出,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不可能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国际上似乎有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教育产业观念:教育是一种潜生产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产业。但教育生产,不是一般的物质生产,向社会贡献的也不是货币和利润,而是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四、根据成人教育经济效益的特点,开展职工肖位培训同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职工岗位培训在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中显示出如下特点: 1、间接性与相对的直接性成人教育同其它各类教育一样都不是物质生产,不直接体现在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因此教育过程不是物质生产的过程,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是直接的。成人教育是对现实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在他们受完教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下极大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努力建设起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劳动大军”。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培训教育管理人员、师资重要性的认识。因为,科技进步必须靠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必须靠教师。没有稳定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再谈成人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尚道文一、农村成人教育是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最紧密的教育事业1.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一靠科技进步,二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教育的作用正是为社会输送科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人教育,因为其教育的对象是在职的干部职工,毫无...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产业化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中,教育产业化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将近两年来的讨论情况概述如下。有的论者认为,教育不是产业。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教师不是产业工人。教育不能直接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生产的,是“间接的”、“潜在的”和“可能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教育只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因素,不论其作用多么大,绝不等同于生产本身。教育既然不是生产,当然也就不是产业和产业部门了。第二,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和“教化”功能,不同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教育不…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表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有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做为生产力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使用生产工具来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不具备上述条件,因而不能参加生产或不参加生产的人,不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要素。肯定人是决定因素,并不是说,不要任何条件,人们就能凭空生产出物质财富来,更不是忽视或贬低生产力的其他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劳动者的培养。”为了尽快地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落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在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当前制约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当前制约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体制的僵化(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正在解除),不是资源的匮乏,不是群众不敢致富,更不是人们满足现状,缺乏进取精神,而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与劳动者难以适应、不能掌握运用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力要素间的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表现为劳动者素质对生产力的束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在开初几年发展较为迅速,这种发展取决于:1、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和发挥;2、劳动者素质与生产工具发展水平基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技术素质的劳动者,是盐池经济建设的需要。几年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证明,盐池县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完善现有职业高中的同时,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盐池经济建设的需要 盐池县地处宁南山区,经济落后,是全国贫困县之一。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可是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花钱一直靠国家。为什么国家在经济上给予了大力支援,但贫困面貌至今没有根本改变?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才,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差,说到底是教育落后。1987年11月13日宁夏日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各个部门可以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社会财富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社会财富,而是从物质生产部门通过再分配的途经得到和消费一部分社会财富。显然,教育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那么,能不能由此认为教育仅仅是一个社会财富的“消费”部门,而与社会财富的增长无关?如果不是这样,教育又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怎样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经济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同经济的发展最直接。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级专门人才的作用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从事物质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