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做报道的时候,不是给政府,而是给所有当事人说话的机会。采访过程中要得到一个完整的、客观的认识,你才能写新闻。“妖魔化”的作用,不是媒体本身可以产生的,还是政府、政治家在操作。所有人感兴趣的故事都是关于人的故事。如果我能通过一个地方的一个人的故事,把一个大的情况,或者一个大的问题讲清楚,把它的性质、复杂性讲得清楚,我就满意了。  相似文献   

2.
邓凯 《新闻战线》2020,(2):43-44
《我家住在解放路》通过媒体间的大联合、大协作,打破媒介平台传播单一化、地域化,把散在各地的“满天星”聚成了“一团火”,把众生喧哗汇成了一场声音齐整、旋律雄壮又各具特色的大合唱。这是一个非凡的创意,视野宏阔,纵横捭阖,从一个绝佳的角度——“解放路”,讲述一串好故事,实现一次立体传播,从而成就一个广播融媒体传播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袁泉不是那种巨星式的演员,但她孤独、笃定的气质同样引人注目。在那个喧嚣的圈子里,她是那种少有的能用安静吸引人的女演员。她开玩笑说,自己不是一线、二线演员,自己根本在“线外”,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我一个角色,我把她演好”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编辑先生: 您好!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在央视10套看到“讲述”节目后,就被“讲述”的故事牵动了心。“讲述”的故事好看、好听,那些故事既有传奇色彩,又像是身边发生的事,而且故事的结构摆布、思想的提炼、内在的张力等等方面,既给人新闻写作思路的启迪,又让人从中感悟到人生中某些道理。遗憾的是:我对整个“讲述”栏目几乎一无所知,我很想了解“讲述”栏目从开播到今天的整个历程,我想“讲述”的历程一定充满故事。您能帮忙把他们的故事展示给我们及与我有着同样心理的读者吗?谨候!东楚晚报 孔晓红 2002年7月20日。  相似文献   

5.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01,(10):34-35
《韩非子》记载了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说的是楚国商人为给珍珠卖个好价钱,特意打造了一个精美的珠盒,结果有人花珍珠的高价,买下珠盒,把里面的珍珠还给商人。故事虽然有点夸张,却形象地说明产品包装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如何打造精美的“珠盒”,乃是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成功实现价值交换,赢得高收视率、高广告回报的关键之一,也是电视媒体在产业化道路上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薛宝海 《视听界》2013,(3):126-126
凭海观潮POINT 如果是你在采访,有个人用光着的脚给你倒了杯水,你会不会喝?近日在广州增城做纪录片《今日故事》,有一个难忘的故事,由于我的“温馨照顾”,让被采访者对我“照顾”有加。这期节目名为《无臂少年》,故事的主人公何志荣今年18岁,高二,5岁时遇到爆炸事故,两臂截肢。这孩子聪颖异常,很快学会了用脚写字(我注意到他的大脚趾比一般人要大),小升初时,名列全镇第一名,上高中后又获得一项广州数学比赛的二等奖。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来到他家。  相似文献   

7.
“想不想去韩国捞世界、赚大把大把的钱?”去年12月中旬一个寒冷的天,在黑龙江省某县一个小吃部,方京浩遇到一个老头儿。 “怎么去?” 老头立刻给大连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这儿有一个人想去韩国。”放下电话后,老头儿告诉方京浩:“坐船,从海上跑过去。”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在为CNN、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大唱赞歌,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巨大进步。但是,我的看法可能与很多人不一样。我这里所讲的新闻频道,不是针对哪一个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来说,这是一个整体的现象。目前,从新闻频道的走势来看,最危险的是它可能变成一个用新闻包装的“宣传频道”。24小时新闻频道要求节目不断更新,可问题是,电视台没有这么多的记者,也没有这么多好看的画面,也不一定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记者去各地新闻现场采集这些好故事和好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最省事和省钱的方法就是播放政府官员的讲话、直播新闻发布会现场。从…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在《喉舌论》一书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神仙可以点石成金,谁没有钱就给他点一块金子拿走。有一天来了一个人,神仙给他点了一块金子,他不走,又给他点了一块,他还不走。神仙说,你为什么还不走?那人说,你给我点那么两三块金子,用完了还不是没有,我要你的手指头!这个故事寓意很深。世界上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根本不存在,但有点石成金般功效的思维和方法确是存在的。同样一件事,在有的人眼里什么也  相似文献   

10.
徐迅 《新闻三昧》2003,(12):46-47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将采访报道的触角伸向法庭。我曾经在首都搞过一个问卷调查,法官、律师、记者各一百人,问他们“媒介关心法庭新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知情、监督、普法及故事这四个选项中,有53%的答问者认为,媒介所以关注法庭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这个词,是近代的叫法。历史上,许多人把它叫作“传奇”,用大戏剧家孔尚任的话说,就是“事不奇则不传”。就是说,情节故事新奇,引人入胜,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特色。近来,颇听到一些提倡淡化戏曲情节的议论。我觉得,一些小戏,作些散文化、写意化结构的探索是件创新的好事。小戏小品,篇幅不长,写出一种心态,一种意境,给人一种美感,可以发人思考。我看过一个小戏,写一条路上,路灯坏了,青年路过,摸黑跌了跤,却没有想到去修灯,而一个盲老人,听说好多人在这段黑路上跌跤,摸着把灯修好了。小戏没有复杂的新奇情节,就是再现了生活中的这么一个场面,给人留下了一种意境,让人思索为什么一个盲老人处处为别人着想,而那个青年眼睁睁,却连方便自己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专题是一个电视台不可或缺的节目。我在电视台专题部工作了将近4年的时间,通过对广大观众的收视调查以及采编体会,我发现故事化的新闻专题节目最受观众欢迎。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单纯讲故事的方式符合观众轻松欣赏的要求,而且观众对故事的喜爱是永恒的。所以许多专题节目我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制作的,效果非常好。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这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平常所说的故事,其实就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把一个客观事实“加工”成故事,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一条捷径。这里所说的“加工”,绝不是凭空编…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司、导演和编剧最重要的一个共识是,他们都希望电影成为一个温暖的故事。原著小说关注的中心是地震给人带来的“疼痛”,比较个人化;而改编后的主流电影当然不能去表达“人生是绝望的”.  相似文献   

14.
王世枚 《军事记者》2003,(11):64-64
大框框与小框框有一个故事:一歌星要在某市举办演唱会,该市某报派出一名记者去采访,不料记者空手而归,领导问其原因,他抱怨道:“那名歌星被人谋杀,演唱会被迫取消。”领导一听勃然大怒:“歌星被人谋杀不是更好的新闻吗?”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和教育。在此,笔者想引用“大框框”和“小框框”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小框框”就是记者事先获得的采访线索,“大框框”就是新闻记者发现和挖掘一切新闻事件的观念。显而易见,这名记者采访时只带着小框框,而没有带大框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报道新闻的机会。小框框之外有新…  相似文献   

15.
张勉之 《中国广播》2004,(12):25-27
近几年,在我们国家的广播、电视行业,“造大船”或“打造航空母舰”的说法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个又一个的广播影视集团诞生了。然而,有两点遗憾:第一,所造的“船”还不能说大,总资产十几亿、几十亿、至多上百亿元人民币,年收入几亿、十几亿、几十亿,也是人民币,能说大吗?第二,“船”或“航母”的打造不是靠市场的力量,而是不折不扣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霖 《声屏世界》2006,(9):66-66
《新闻联播》要不要换主播?这个问题屡屡见诸媒体。起先我以为又是哪个愤青给憋屈坏了,在“凯迪”这样的地方下的帖子,没想到人家规格可比这高多了,上了今年政协委员的提案。那就不一样了。一个电视节目要不要换主持人成了参政议政要讨论的内容,这不是绝后,也该是空前吧。像《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现在是否还有高收视率我们都可以不去深究,但是它越来越不被一些人待见却是一个事实。说实话,几位主播在这里干都不是一年两年,人家播得确实没什么说的,形象气质更是没挑。我自己就是播联播的,好歹也算个业内人士。作为后辈小子,也喜欢播整点新…  相似文献   

17.
刘震云策略性地写了一个上访的故事。上访和拦访的过程混杂着荒诞、无奈、悲哀和幽默。但这不是反腐报告文学也不是官场政治小说,作家想写的是中国人生活背后的逻辑"其实不是我要幽默,生活就是这样。"聊到新书的细节时,刘震云说。三年后,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的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出版。刘震云自己说,这两本书算是"兄妹篇",不是一个故事,但背后的"理儿"是一样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故事,讲述了李雪莲因与自己丈夫假离婚成真,继而被同村人误解之后,选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乔·吉拉德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游人经过一个城市,他停下来恰好看见一个工人耐心地铺着一块一块的砖头,虽然是例行工作,但他却很小心、很珍惜地做事。游人很好奇,就问工人:"为什么你要费这么大力气去铺这些肮脏的砖头呢?""我不是在铺砖头",工人回答,"我是在盖一座大教堂。"游人继续上路了,心想,"有这样的工人,这个建筑物必定可以屹立几千年"。在服务广告客户过程中,我们也要有这种盖教堂而非铺砖头的精神,为客户的品牌添好每一块砖、加  相似文献   

19.
两个多月前,我告别了自己的大学时代。
  说起大学生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往事。
  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编导班全体聚餐后,班主任拿出一叠文稿,对全班说:“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入学的时候,我让你们每个人列一个计划表,写出对自己大学四年生活的规划,现在你们都要毕业了,我会把这些计划表发到你们每个人手中,但是在发之前,我要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这是记录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历史的文字。撰写的这些人,不少是我熟悉的朋友,所描写的那些情节,不少是我知道的故事。但是,当把这些不同的人和事聚集到一个叙述体系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个群体的创造,一个事业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