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薪琪 《视听》2016,(1):81-82
本文通过对台北金马影展和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比较,试图找到一些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不完善之处,并且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以加强其文化功能定位和引入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6月12日,关于数字电影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放映了一批数字电影,令观众耳目一新。据了解,这是数字电影首次在国内放映,其观众也成为国内首批数字影片观众。 这次放映的数字电影共有5部,放映影片的上海影城是世界上近20家数字影院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能够放映数字电影的影院。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引进了DTS、SDDS等高科技放映技术,而DLP(数字光影技术)是其最新引进的技术项目。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告诉记者,DLP技术的运用是世界电影发展史的重大革命,该技术用计算机和数字放映机代替传统的35毫米电影,…  相似文献   

3.
4.
5.
正几代梦:辛苦一年成现实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电影事业迅猛发展,一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张骏祥、徐桑楚、谢晋、白杨、秦怡和吴贻弓等顺应电影发展的潮流,积极倡议要在上海举办国际电影节。吴贻弓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导演系列丛书·灯火阑珊》中这么回忆:"我们要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这是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他写道,"1993年,在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我和我的同事们靠着我  相似文献   

6.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我国惟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今年已是第九届。从规模来看,这次电影节达到了其历史的新高,除了有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亲自领衔评委会,李安、成龙、徐克、陈凯歌,顾长卫等著名导演到场,各国影星云集,参赛影片的数量也达到746部,比2005年增长了42.3%。似乎冷清很久的的上海电影节开始出现了繁荣的曙光。然而,一派风光仍遮不住其境况的尴尬和苍  相似文献   

7.
在上月结束的第22届上海电视节上,聚力PPTV电视作为官方合作电视品牌,旗下多款经典型号在现场助力白玉兰奖成功举办。6月11日,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包括伊恩·麦克莱恩、皮尔斯·布鲁斯南、李安、王家卫、周润发、成龙、范冰冰、舒淇、张静初、李敏镐、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第10届,历经10届,在国际范围却应者寥寥,虽有不少知名影人赏脸前来,却多为了推销新电影,或顺便旅游观光,极少冲着电影节本身而来。 作为中国内地电影行业最重大的国际性盛会,何以历经10届依然在苦苦找寻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有着相似背景和“届龄”的韩国釜山电影节,至今年秋是第12届,它如今已经成为亚洲影响力规模最大的电影节。两者之间,不同的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今 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不幸”遭遇世界杯风暴 ,但还是显示了足球以外的另一种激情。9天里 ,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600多场次 ,票房近500万元 ,吸引海内外嘉宾四千多人次。然而 ,在这些令人自豪的数字和热闹的场景后面 ,以及透视电影节之外的种种怪现象 ,我们却看到了媒体的悲哀。层出不穷的尴尬电影节同样是媒体的狂欢。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五百多名记者 ,90 %来自国内 ,通讯社、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各路兵马聚会 ,电影节的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而尽管电影节上…  相似文献   

10.
徐健  严兰 《新闻世界》2010,(11):139-140
全球化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文化传播也不例外。电影无疑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之一。本文以戛纳电影节中获奖的华语电影为参照,解读国家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好莱坞的成功模式探讨华语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14-14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21日晚上谢幕。丹麦电影《原创人生》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导演万玛才旦的藏族题材电影《寻找智美更登》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此前广受关注的《白银帝国》则只拿到了象征性的评审团奖。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民主与公民政治——桑德尔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美]迈克尔·桑德尔著,曾纪茂译,刘训练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被公认为"社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本人对此有所保留)。桑德尔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从1980年开始就一直在哈佛大学任教,目前是哈佛大学政府系Anne T.and Robert M.Bass教授。2007年5月底,桑德尔到上海访问演讲,我们曾有过愉快的交谈。12月我到哈佛大学拜访他,现场观摩了他讲授的本科生课程"正义"(这是哈佛有史以来注册学生最多的课程),还得到他惠赠的两本著作《民主的不满》和《公共哲学》。不久前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民主的不满》一书的中译本,在我的提议下桑德尔教授接受了这次访谈。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刊》2014,(1):1-3,69
2013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范并思应邀来到辽宁省图书馆,为全体馆员作了题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理论问题》的专题学术讲座。理论研究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对图书馆学这门正在生长着的年轻学科来说,如何在当前理论研究多元演进的格局中正本清源,为图书馆理论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在研究制定中国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公约》。今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上,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作了题为《法治环境和国际视野下的图书馆员职业伦理》的学术讲……  相似文献   

15.
<正>刘金霞:为庆祝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200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从此,"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的一个盛大节日登上历史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9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举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路程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近年来走出去和海外传播的成果斐然,但不可否认在短时间内中外文化逆差的现状仍然难以彻底扭转,中国影视产品为西方社会和市场所接受和认同仍然任重道远。本期专题研究聚焦中国影视产品的国际传播策略问题,本刊约请各方学者分别展开讨论,希冀专家观点对业界与学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栋 《传媒》2016,(4):8-10
2015年12月20日,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微电影节从2015年初的正式启动到年底的颁奖典礼,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微电影行业和新媒体影视的风向标,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直深受青年电影从业者的热捧.三天的会议在嘉宾规模、现场人气、媒体关注、评奖质量上均获得空前成功.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由优秀影片展映、行业论坛、网络影视创投会、光年盛典几个部分的丰富活动组成,以“光年奖”的颁奖典礼画上完美句点,其不仅是新媒体影视人的一场年末庆典,也是对全年微电影行业的一次整合升级.  相似文献   

18.
柏林电影节中中国大陆电影获奖不少,它不仅成就了一个个国内新锐导演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途径和方案.回顾中国大陆电影的获奖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产业的真正成熟和可持续的良性的对外拓展与传播,既需要“强攻”式商业主流大片的“高歌猛进”,也同样需要“细水长流”的“中小成本”电影的“浅吟低唱”,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向度和题材类型共同建构和完善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蓝图和格局,承载着对外树立和传播中国主流形象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媒介重任.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在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中国电影频繁摘取国际影奖,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显示出中国电影外宣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独立电影三人类影片入手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政策引导、业界重心、人才培养和策略把握上探究下一步电影外宣的发展对策,探索如何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古籍整理与保护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理论上,如何解决研究工作的分散性,将相关知识融合,形成一个专门学科,将给古籍事业提供理论指导。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运用新技术去解决古籍整理与保护面临的种种问题,把握学科发展中的新机遇,已成为该领域从业者无法绕过的议题。基于此,笔者对著名文献学专家柯平教授进行了访谈。柯平教授就古籍整理与保护学科定位、面临挑战、研究范式、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详尽深入的阐释。从文献学视域下深入研究古籍整理与保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籍的本质,并有望实现对古籍更加全面、深入的保护,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