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跨入21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制或修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其中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教学已受到普遍关注.中国新一轮的国家数学课程改革,已使数学史成为数学丈化的载体和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英国著名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史密斯所言:“数学史在今天已成为一门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的学科.无论从数学的角度还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作用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游国恩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学者,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古典文学研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发表文章和论著。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后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后改名山东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主要著作有《楚辞概论》、《读骚论微初集》、《先秦文学》、《屈原》、《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和《游国恩学术论文集》等,还主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对比文学史家与历史学家的文学史研究,可以看到,对于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真正作出“实绩”的,并非专门从事文学史的所谓文学史家,而多是历史学家的文学研究活动,本文分五个方面从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上探究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数学史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学数学史料的现状、使用情况加以分析 ,对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数学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进行数学史教学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人文价值长期被数学教师忽视,使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门乏味的学科。通过深挖数学史,建立数学文化的纵横脉络,挖掘血肉丰满的数学应用,揭示朴素而深刻的数学思想,从而实现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数学史对于中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导入课题时、探求数学知识本质时、开展课外活动时融数学史于数学教育中。要注意重视数学史知识细节的讲解、与具体知识的结合以及数学精神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7.
数学史是人们对创造的数学体系进行有意识、有选择的理性分析、思考、总结、提炼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经验梳理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和科技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研究数学史的重要目的是探寻数学发展规律,拓展数学发展领域,启迪数学教育进程.学习数学史,重要的就是要从中析理出其蕴  相似文献   

8.
正今日之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四重四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分数可观但情感消极,解题快速但理解缺失,学业辛苦但素养低下,负担沉重但自信不足。数学教学的这种消极现状对一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在让学生获得理想的考试分数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9.
10.
王芳 《教学月刊》2008,(5):19-21
数学史的问题设计是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是贯彻《数学史选讲》田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直接关系到数学史的教学效果,也将对学生的数学观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前苏联民族语言(非俄语)教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从苏继续政权建立之初至20年代末,是苏联民族语言教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语言在教育领域内的功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展;30-50年代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在保持其原有水平地基础上,开始重视俄语教学,属民族语、俄语双语教学并重阶段;从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由于前苏联在语言教育中明显偏重于俄语教学,从而使民族语言的教学受到了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之称谓是苏联人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后被中国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广为引用.其实,这一称谓值得推敲它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又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规范,因而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还可以偶尔使用.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一条由初级厂办艺徒学校和职业学校到培养劳动后备军的技工学校和铁路学校,进而发展到为现代化生产培养专业面广、高度熟练工人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和技术专科学校。存前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显著特色,就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本文试就这两个特色从苏联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4.
沙俄时代,中亚地区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边区,当地民族与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中部地区相比较,在教育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拉平各加盟共和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和民族振兴的要素,采取了各种措施大力兴办和普及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学者们写的文章已经很多,各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都有一定道理。本文从另一角度,即从民族政策、制衡机制视角对前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再探索、阐释,借此抛砖引玉,还望各位学者批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要比较苏联在经互会中的得与失,可以从国际分工、贸易关系、货币清算、共同计划、科技合作这几方面衡量。虽然表面上苏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从经互会的特征和结局上看,苏联及其他成员国都不是得益者,因为经互会的机制使他们失去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媒体上时有出现的“前苏联”的提法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讨论。“搭配也有用语的需要”论者通过对名词前缀的“前”的含义的归纳 ,并从各种类型例句的分析 ,引证出“前苏联”的提法能成立的观点。本文就上述论点及论证方式存在的疑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9.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影响。苏联剧变与苏共党内长期缺乏完善的民主制度密切相关。党内民主制度的缺失对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地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破坏了人民民主制度。苏共党内民主制度的长期缺失是影响苏联剧变的综合因素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苏联剧变标志着苏联式社会主义的败亡。党内长期缺乏健全的民主制既是苏联式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又是导致苏联式社会主义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振兴农业的一个最为宏大的行动计划,就是发动全民垦荒种粮。持续多年的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虽然具有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谷物产量、带动畜牧业发展等积极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将其放在一切经济工作首位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另外,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辽阔的草原地带以及半森林半草原地带开荒种地的同时,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结果产生了影响苏联自身甚至欧洲国家的沙尘暴现象,进而导致六十年代初期新垦区的土地严重歉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