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祎 《声屏世界》2011,(8):36-36
作为健康传播的分支,医药类健康传播侧重于医药。近些年来,一些违法、虚假、夸大的医药电视宣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人们开始注意与医药相关的电视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医药健康类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医药广告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冬。2007来以来,国家大力整顿医药广告市场,加强了对医药广告的审查和监督,在有效规范医药广告市场的同时,也使得医药广告在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医药健康类节目是我国广播电台中普及率很高的一种节目类型,但广播研究者对此类节目的梳理和思考并不多见。北京电台的健康节目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的诸种形态,如健康医疗知识讲座、主持人讲解播报型健康知识节目、中医药保健品或社会性医疗机构广告等。通过对这些典型节目的分析,可以观察和解析我国医药健康广播的整体样貌。  相似文献   

4.
陶伟 《视听界》2007,(3):88-89
饱受争议的广播医药类咨询节目(俗称“卖药”节目),办还是不办,成为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反对呼声的加大和国家有关部门监管措施的逐步到位,“后咨询节目”时代已经清晰可见。所谓“后咨询节目”时代,是针对目前医药类咨询节目在广播中泛滥成灾而言的。在“后咨询节目”时代,医药咨询类节目要么与广播无缘,要么改头换面,以传递健康保健知识的形式出现,不管是哪种面目,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用大段的时间王婆卖瓜了。  相似文献   

5.
王彬 《新闻传播》2023,(6):50-52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健康传播提供新的可能,微博作为自媒体主要入驻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专业人员从事健康传播的新渠道。文章从“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以微博“V影响力榜”榜首健康医疗自媒体“许超医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博自媒体健康传播的突破创新,并通过归纳健康医疗类自媒体进行健康传播的特点,为社交媒体时代健康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作为媒体竞争“主战场”之一的广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从2004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疗医药市场进行清理整顿,部分医疗医药广告被封杀,地市报的广告“蛋糕”被削去了一大块。广告是报社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广告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报业的发展。地市报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将报业广告的“蛋糕”做大,增强创新力是重要途径,是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大背景下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谋求人类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是党的十八大对新闻出版战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都在憧憬中国梦,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之一。健康媒体如何满足社会对于健康知识、卫生保健、医疗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在服务上提高传播能力,成为媒体同仁共同探索的话题。向服务要传播能力。近年来,全国各地健康媒体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从而增强了健康媒体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9.
林鹤敬 《传媒》2003,(1):39-40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这种激烈竞争的态势,对于医药健康类报纸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目前,全国共有医药健康类报纸38家,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不少医药健康类报纸发行量萎缩,广告经营难以为继,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探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受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给健康类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面对市场需求的机遇和经营的危机,传统健康类媒体纷纷进行新媒体转型,利用长期积累的健康医疗资源,搭建起健康传播和移动医疗相结合的新型信息服务平台,新闻晨报健康版就是其中的典型,本文以其为案例,研究传统健康类媒体的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健康类节目是我国各地、各级电台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节目样态,在各种电台频率中呈横跨性分布,成为各专业频率的百搭元素.尽管都冠以“健康服务”之名,但细致分析后我们发现,它们的具体面貌却是五花八门,在单纯健康教育到咄咄逼人的卖药直销宣传这两类代表性端点之间,存在着数量可观的杂交成分体和混搭成员.对于以“健康传播”为旗号的广播机构主体来说,服务和营利,哪一个应是其社会角色的首选核心立脚点?这个问题将中国的健康广播运行推上了媒介自为与国情现实之间的两难境地.对此,我国广播业应当反思的是,如何在寻找自我和坚持专业性的前提下,提供真正有建设性和公共价值的服务产品,而非以健康传播之名包装似是而非的医药营销广告,一方面糊弄和愚化听众,另一方面加速透支消费已经不算充裕的自身信度资源.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1日,以"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为主旨的<中华医药>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面世,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界惟一一档以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健康栏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健康服务热线颇受欢迎。一种,是电台出面邀请专家、教授做健康知识的普及讲解;另一类,是医药产品的厂商与电台合作开办定期专题讲座,厂商代表参与节目,在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介绍产品。该类节目针对性强,目的明确。  相似文献   

14.
周玉静 《大观周刊》2012,(32):19-19,2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高,仉热爱生命的意识逐步增强,健康养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媒体传播的发达环境下,健康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它主要是以普及健康知识、介绍诊疗保健方法、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理念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电视服务节日形态。当前比较著名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等,各地方台也开办了不少此类节日,竞争力越来越大.服务质量以及创新形式是实现健康类节目新突破的最重要两点.本文从目前健康类节目现状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实现健康类节目发展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服务发展的精髓,从关注民生做起,以电视媒体为传播媒介提供信息服务,更好的传播国家意志与健康生活指导理念,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以生活服务类为主的电视节目更是从民生生活状态为根基点,旨在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并引导群众健康生活、积极乐观生活,更好的感受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论文为更加积极健康的传播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内涵,对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现状及特点做了简要概述,并总结了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余运西 《今传媒》2020,28(1):54-55
医学科普知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医学科普知识的需求量激增,使医学专家受到普遍的欢迎,医疗健康类媒体作为受众与医学科普知识之间的链接和桥梁,理应致力于科学知识的通俗化和实用化。文章从医学健康科普本身的特性,以及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互补关系出发,试论医疗健康类媒体在面向大众传播科普知识时,如何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增强贴近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类报刊作为教育类主流媒体,承担着"服务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师生健康成长"的特殊使命,在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多元、教育类报刊边缘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教育类报刊的内容生产要以构建传播力为核心,做有温度的教育传播、做有观点的教育传播、做有表情的教育传播,在不断创新中实现教育类报刊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广告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生活需求。本文以1930-1937年的《大公报》医药广告为研究对象,对常见医药广告进行内容梳理,发现性病、保健品、咳嗽及肺痨、戒烟四类药物广告较为常见。据此,本文从社会健康议题角度出发,分析造成这些药物盛行的现实原因及《大公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另外,健康传播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新闻史的角度研究民国社会健康议题设置,希望能给当今健康传播研究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从健康传播的角度丰富学界对近代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广大公众面临着不少健康风险,对健康信息需求与日俱增。近些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医疗健康类App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医疗健康类App起步虽然迅速,但还存在着内容、用户接受、盈利模式、法律监管等方面的问题。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新媒介在健康传播中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健康话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大众媒体中与健康类、养生类有关的新闻及节目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健康传播这一重要分支也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互联网被广泛应运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健康传播,如何塑造网络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公信力,这些都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