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做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即在实验过程中看不到溶液变蓝色,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和灰白色沉淀,无法向学生解释,形成比较尴尬的场面,只能草草结束。为了弄清实验事实,笔者进行了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1.将铜片加入到浓硫酸中,加热。现象:一是铜片表面迅速变黑,溶液出现浅蓝色,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9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的教学内容,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不同金属与稀酸的反应实验.实验后,当时有一个组的学生未及时清洗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准备做其他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上次验证"铜片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的试管中,溶液居然变成了绿色,继续观察,7天后试管中还出现了蓝色沉淀.  相似文献   

3.
庞涛 《化学教学》2000,(2):46-47,49
一、奇异的实验现象将锌粒、铜片一起放入浓的NaOH溶液中 ,不仅可以看见气泡产生 ,还可以看见红色的铜片上覆盖了一层银灰色 (若用锌粉则为银白色 )的固体 ,过一段时间取出铜片 ,刷洗掉松散的固体 ,原来红色的铜片表面变成了光亮的银白色 .这一现象看起来象电镀 ,跟微电池原理有关 ,姑且叫做“微电镀” .锌可以跟浓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Zn 2NaOHNa2 ZnO2 H2 ↑ ,但铜片表面的银白色金属是什么物质 ?从何而来呢 ?笔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探讨 :二、实验方案及报告在 2 5 0mL烧杯中分别盛入 80mL指定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对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高中课本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但类比铜与硝酸的反应可以知道,这个反应不是这么简单。利用浓硫酸、铜片、稀硫酸、浓氨水、浓硝酸、氯化钡溶液、蒸馏水,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对检验黑色物质中存在的其他物质进行了详细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要与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13):140-141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不易取得好的效果,硫酸浓度、铜片的大小和反应温度对此实验影响极大。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黑色物质常影响溶液变蓝的判断,必须对黑色沉淀物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6.
普通中学化学教材(必修)[实验6-5]是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1)实验中有黑色不溶物出现,干扰观察反应成生的蓝色的CuSO4溶液,影响演示实验效果;(2) 由于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原实验设计中SO2容易从试管口泄漏,这样不利于环境保护;(3)由于铜片在浓H2SO4溶液中,高温使反应继续进行,消耗未反应完的铜片,不利用药品节约.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装置:(图示药品为反应开始前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利用铜片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在 U 形管中被蒸馏水吸收(蒸馏水中事先放置几小片铜片),制得无色的硝酸溶液。生成的稀硝酸又与铜片缓慢反应,无色溶液逐渐变成蓝色,产生的无色一氧化氮气体经导管进入盛有氧气的烧瓶中,在烧瓶中被氧化为 NO_2,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6-5]中,浓H_2SO_4与 Cu 反应的实验现象表述为:浓 H_2SO_4与 Cu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_2SO_4(浓)+CuCuSO_4+2H_2O+SO_2↑笔者做该实验时,出现了异常现象,反应后的试管内有大量黑灰色沉淀,加水后溶液呈现蓝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现象不同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9.
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在人教版(旧)教科书中采用的是铜片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新课程化学教科书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进程,把铜片改成铜丝,尽管已经做了改进,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在橡皮塞上挖小槽,来回抽动铜丝的时候容易使二氧化硫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②当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时候不能看到蓝色溶液,通常是加水才显示蓝  相似文献   

10.
普通中学化学教材(必修)[实验6—5]是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1)实验中有黑色不溶物出现,干扰观察反应成生的蓝色的CuSO4溶液,影响演示实验效果;(2)由于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原实验设计中SO2容易从试管口泄漏,这样不利于环境保护;(3)由于铜片在浓H2SO4溶液中,高温使反应继续进行,消耗未反应完的铜片,不利用药品节约。  相似文献   

11.
题目 某校科技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 .实验依据 教材演示实验 .理论依据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浓硫酸中S显 6价 ,在反应中可能降至 4、0、-2价 ;Cu可从 0价升至 1、 2价 .查阅文献 ①Cu2 O是碱性氧化物 ,呈红色 ;②CuS、Cu2 S是黑色不溶于稀硫酸的固体 ;③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 和Cu ;④Cu与浓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⑤金属硫化物高温灼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SO2 .⑥ 96%浓硫酸加入CuSO4·5H2 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实验设计 可选用药品 :铜片 ,96%浓硫酸、品红溶…  相似文献   

12.
我在化学教学中,努力探索提高效率的途径,从中悟出了一些粗浅的道理,现整理如下:一、重视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巩固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1.做好演示实验.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我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在教师指导下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如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在引导学生观察气体颜色,溶液颜色变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后,提出问题:“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蓝色溶液是什么物质?”、“铜与盐酸不反应,而铜和浓硝酸却能剧烈反  相似文献   

13.
铜和氯化汞的反应,由于条件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如铜片跟氯化汞粉末摩擦,铜片表面上就“镀”上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汞。如铜片投入氯化汞溶液中,很快就蒙上一层灰黑色物质,溶液的颜色看不到变化;如稍加热,灰黑色物质脱落少许而露出一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Cu(NO3)2溶液呈蓝色,但Cu和浓HNO3反应后残留液颜色却为绿色,而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其水溶液的颜色浓时也呈绿色,稀时呈蓝色。课本中只给出了CuCl2溶液颜色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改变这一解释,而且此知识在教师用书及高等无机教材中均有详细说明。但对于Cu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为何呈绿色?在课本、教师用书及相关资料中都没有作说明,这样给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本文通过相关实验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与老师们共同研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15.
1 .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会看到溶液变蓝 ,继续通氯气溶液蓝色褪去 ,为什么 ?答 :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会变蓝 ,是因为发生如下反应 :2KI Cl2 2KCl I2 ,生成的单质碘跟直链淀粉反应溶液呈蓝色 ,与支链淀粉反应溶液呈红紫色。通常的淀粉都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物 ,所以我们在做实验时往往看到蓝色溶液中略带紫色。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质是淀粉同碘分子生成了一种包合物 ,包合物是一种以大分子包容小分子 ,借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化合物。当通入过量的氯气时 ,氯气与包合物中的碘分子发生如下反应 :I2 5Cl2 6H2…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碘遇淀粉变蓝色.然而,学生在做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实验时,笔者发现往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加热,发现溶液的蓝色会变浅甚至会消失,冷却时,又恢复为蓝色.这是什么原因呢?为此,笔者从温度、溶液酸碱性、溶剂、试剂体积分数等方面设计系列实验,探究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 SO()CuSO+SO+2H O浓↑24422Cu实际操作时同学们发现,与浓硫酸共热,溶液开始呈现并非蓝色,而是黑色的浊液,并且反应时铜丝表面由光亮逐渐变黑了。为什么会出现与教材叙述不同的这些现象呢?我们对铜丝变黑提出了一连串的假设:①黑色物质可能是铜被氧化为CuOCuS;②晶体铜表面被氧化后凸凹不平而影响光的反射而显黑色。③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也是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过程是: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铜和稀硝酸反应,由于试管内存在空气,只能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观察不到无色气体。另外,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观察到现象后,反应不能及时停止,只能等到硝酸或者铜片反应完,以免造成对药品的浪费;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过快,产生的NO2可能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19.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置换反应概念以及一些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比如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及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教师在演示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应该看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的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后发现铜丝表面立刻出现黑色固体物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生成银白色固体物质,如图1所示.且经过很长时间才从黑色固体物质上长出银白色的固体(银),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0.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演示实验,由于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硝酸的还原产物也不相同.(1)铜与浓硝酸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一小块铜片,滴入浓硝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反应剧烈,放出红棕色气体,溶液很快变成绿色.(2)铜与稀硝酸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一小块铜片,滴入稀硝酸后,也有气泡产生,反应缓慢,反应开始阶段,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气体逐渐变浅,最终呈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