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就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高等学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肩负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高校党委的职责,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把推进哲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努力营…  相似文献   

2.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新时期社会生活条件、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生的利益意识、平等公正意识、自主自立意识、发展意识和选择意识等不断增强.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央领导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整体看来也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前苏联的蓝本有很多不适应.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尚未形成.西方教材乘虚而入,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地接受.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中国在和平崛起,这是一个奇迹,我们有资格、有条件形成我们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编写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要编写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①这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总体精神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主义社会更为重要;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什么样的教材和教材体系、怎样建设教材和教材体系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基本思想原则、坚守和提升文化自信是根本依循、各学科教师的担当精神和学术使命感是关键力量、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基础和条件",对于新时代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信心有着重要启迪。要着力增强教材建设理论自信和学术自信,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学术智慧。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根本依循,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中,教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关键作用、怎样发挥关键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有着精神动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的功能和作用。高等学校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贡献,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此,针对当前实际,要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于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注重组织管理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一年来关于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3次重要讲话的认真学习,从6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贯彻讲话精神,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一是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三是树立精品意识,强化学术道德,坚决摒弃泡沫学术,抵制学术腐败,四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五是正确处理应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关系,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六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精神和精华,是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突出重点,协同创新,推动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一、认识现实要到位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要求,取得了重要成就,呈现出繁荣活跃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创新要素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力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创新主体、创新机遇、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诸要素的一般属性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的要素特征及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军队综合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要积极面向党和国家、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在为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各项工作的服务和贡献中,形成特色和优势;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属性,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学意识,倡导科学方法,提升科学品质,在创建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界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强化育人意识、坚持德智并进、构建合力机制等方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作出了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2.
推动理论创新,要全面贯彻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力量源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思想保证,与时俱进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在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了在新时期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生产理论,从精神生产的内在机制、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探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途径和意义,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意见》的精神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视野,对文明的积淀与传承及其人文特性是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期肩负着重大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命运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起着导向作用;对于文化、文明的概括、总结和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的全面繁荣起着促进作用;对自然、人类思维具有预见、前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和发展动力,提出以创新意识繁荣和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哲学精神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形上力量,是一个民族创新意识的核心。哲学教育是造化哲学精神的必然途径。哲学教育应着力培养人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实践意识、个性意识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重要讲话,是新历史条件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行动纲领。落实讲话精神,必须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把江总书记的“五点希望”和“五点要求”化作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熏陶和滋养;一个国家要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不能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软实力”的凝聚和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对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面临着极好形势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熏陶和滋养;一个国家要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不能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软实力”的凝聚和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对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面临着极好形势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  相似文献   

20.
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纲领。深刻理解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提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把它放在具有全局性战略地位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和贯彻《意见》的根本精神和要求。一、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在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社会形态中 ,社会主义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最为重要、最为明显、也最为迫切的社会。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通过对自己国家社会性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