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读小学时语文课中勾勒的这幅秋景图,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森林里,是很难看得到的.去年初秋的一天,在赴灾后重建都江堰途中,蓦然在蓝天自云间发现了这群"大写的人"!大概有几十只大雁吧,排成整齐的"人字"阵,在领头雁的率领下,朝着它们既定的目的地,飞去,飞去……  相似文献   

2.
夏日,一位摆摊卖西瓜的农民,在摊子前挂了块牌子,上写“此处西瓜出售”六个字。西瓜卖得挺快。 张三看见招牌后摇摇头说:你只写“西瓜出售”四字即可,“此处”二字可省略,因西瓜就摆在这里。卖瓜人闻过则喜,即挥笔涂去“此处”二字。 过了一会儿,李四从这里经过,看见牌子上的字后说:你仅卖西瓜,并无它物,只写“出售”便已明义,“西瓜”二字也可不写。卖瓜人觉得这个意见提得有道理,于是又抹去了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读了第十一期《出版工作》刊登的《要让鲁迅先生满意》一文,深有同感。前不久,阅读《鲁迅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在1004页二十二日日记中有“得到刘鞾鄂信并木刻五幅,即复”。又1007页和“人名索引”24页,也有“刘鞾鄂”名字出现,但三处“鞾”字都误排成“鞾”字了。刘鞾鄂是我叔父,早在1938年抗日救亡工作中牺牲于河南新郑,年仅26岁。叔父1936年在上海美专肄业,名暐,字鞾鄂。曾给鲁迅先  相似文献   

4.
翻阅报纸,见有杜撰县名的。如: 5月22日健康报第二版刊登李家沅的来信,落款写的是“江西榆县”。 5月22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刊登吴共辉的来信,又出现“江西东方县”。笔者是个“老江西”,可从未听说过有叫“榆县”和“东方县”的。江苏省有个赣榆县,我估计写信者在落款时没写省名,只署上“赣榆县”,编辑以为“赣”是江西的简称,便自作聪明地将“赣榆”两字分开,改为“江西榆县”,结果反被聪明误。江西省有个东乡县,而无东方县。我估计来信者将“乡”字写得太草,排字工人排成“方”字,编辑又不认真核对,结果使“东方  相似文献   

5.
有些记者朋友兼为诗人,两行都很出色,我很羡慕。我不行,努力试了几回,都是失之于太实,不成功。新闻要求真实,是事实的真实。诗也要求真实,是感情或意境的真实。两个真实不一样,这两个行当也就各有一套本事。 文学史里有一个“推敲”的故事很有名。苦吟诗人贾岛有一回得了两句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他拿不定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骑在驴子上一会儿做推的姿势,一会儿做敲的姿势。那是在京城长安,结果冲撞了代理市长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是大作家,问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说用“敲”字好,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有人考证这个故事是编造出来的,因为他们早就相识了,这点我们暂且不管它。 我想说的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字表述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要看实际情况如何。说“推”,是自己推门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两个秀才赴京赶考,途中遇雨,跑到一座“文庙”暂避。一个见庙门上首写着“文庙”二字,便念道:“文朝”。另一个端详了一会儿说:“这哪里是‘文朝’,[注]明明写的是‘丈庙’嘛!恰逢一个化斋的和尚路过,两人便请他论断是非。和尚听了一笑,随口念出四句打油诗来,对两个认错字的秀才进行了嘲讽:  相似文献   

7.
看过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一列火车飞驰在青藏铁路大桥上,底下有一群藏羚羊横穿而过,前后排成一条纵队,与头顶上呼啸而来的火  相似文献   

8.
读报、看电视、听广播,常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的说法。有人问道:“‘贡献’还有消极的吗?”问得有理。既然叫“贡献”,肯定是积极的嘛。换言之,凡“贡献”都不会是消极的。新闻报道的用词遣字中,这类画蛇添足的现象可说司空见惯。 “一起合影留念”,合影就是一群人在一起照相,何必再用“一起”二字呢。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工人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用黑体字加框的特殊处理手法,就一条新闻标题中“辉煌”排成“煌辉”的差错刊出了一则“向读者道歉”的短信,读后为之一震,激发了我对工人日报同行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地》2011,(3):4-6
虎去兔来新年祝福短信●“兔”然之间,已到春节;“虎”然一下,即成浮云!骑神马驾浮云,给力一整年!Happy兔year!Me兔,You兔!●让快乐飞一会儿,让平安飞一会儿。让幸福的年飞一会儿,让快乐捎上平安,袭卷所有的祝福一起飞向幸福的你!你慢慢乐吧,我的短信还要继续飞一会儿……  相似文献   

11.
在编辑加工科技书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外文的正斜体问题 ,虽然国家有关标准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 ,但在编辑加工中 ,还会经常遇到一些不易把握和容易被忽略的外文正斜体问题。例如 :时间单位秒的符号为正体小写字母s ,如果排成斜体小写字母s ,就变为量的符号了 ,代表程长或比熵等 ,如果排成正体大写字母S ,就成了电导单位西门子了 ,如果排成斜体大写字母S ,就变成了量的符号 ,代表坡印廷矢量或视在功率等。又如“2m”代表“2米” ,而“2m”则代表“质量m的2倍” ,等等。因此 ,在编辑加工科技书稿时 ,一定要特别注意外文正斜体的正确…  相似文献   

12.
“目录”是若干篇名(书名)及其说明的总称。目录有两类:一类是一书的目录,一类是群书目录。汉代刘向《七略》云:“《尚书》有青丝编目录。”这里“目录”二字便是指《尚书》一书的目录,这也是“目录”二字出现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汉书·叙传》云:“爱著目录,略述洪烈,述艺文志第十。”这里“目录”二字便是指群书目录。本文专谈一书的目录。远古著作没有目录。那时人们写文章,并不是先列篇目,后写正文,只是把个人的见解写完了事。同时,由于简策的书写制度,图书多是单篇流传,也不需要什么目录。后来出现了大部头著作,这些大部头著作是由许多篇集合而成的。这样为了区别各篇,就有了篇名。篇的命名有  相似文献   

13.
他一会儿姓张,一会儿姓李。但自从当地媒体用头版篇幅报道他“导演跳楼秀”之后,圈子里的朋友都开玩笑地叫他“李导演”。  相似文献   

14.
报头求变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3,(7):I0004-I0004
报头是报纸的“商标”和眼睛,是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标志.一般来说,报头固定在报纸的一个位置,极少有变动.但是,为了让自己的报纸版面表现得更与众不同,时下,一些美编开始尝试在报头上求变化. 报头移动位置是报头求变最常用的手法.大多数报纸在版面需要时,会使用报头变色、横排改竖排、加底纹或字反白等变化手法,以求视觉新鲜感.图一为了配合横式图片竖排的编排需要,不仅将标题与图片说明“竖排”,还将报头也跟着倒排成竖式.乍看,似乎是对报头的“大不敬”,然而只要读者拿起报纸往右旋转90度再翻阅,不就成了一张十分规矩的报纸了吗?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美编在报头求变上的一丝新意.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万能”画面呢?就是怎么用都可以的画面。比如,某电视台的一名摄像师拍摄了一个反映劳动模范如何抓企业的片子,画面上是这个劳模一个劲地走。一会儿走在厂区的大道上,一会儿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一会儿在公园的树林中徘徊,一会儿又在路灯下漫步。解说词的大意是:改革开放后,他在苦苦思索工厂的未来,他酝酿出一份宏伟蓝图,要在今后五年内,将  相似文献   

16.
忠字舞     
王琳 《档案天地》2013,(2):11-12,25
看过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人们一定记得电影里女主角静秋在台上跳忠字舞的片段。一群学生身着绿色军装.全身心投入到舞蹈当中.口中反复高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既平常又有趣的事,一群人在一起,其中一人突然发现不远处有火警,大喊一声:火!便完成了向在场人报火警的任务。于上语言学家便认为仅这一个“火”字完成了交际任务,破格晋升它为“句子”。由于它只由一个词语构成,又给了它一个特有的“封号”—一独语句。意思是说,它只靠一个词语就完成了一个句子的交际任务.然而,还是这个“火”字,还让它起报警作用,只是稍稍变换一个条件,它就会现了原形。请看,还是这个人,现在要用电话向消防队报火警,如果它还用那个“独语句”——“火”字,去进行交际,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要说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汉字中精英的“精”,“米”字边,“月”作底。这似乎冥冥中注定了这群“精英”们的宿命:永远以追求柴米物质或荣誉为生命的第一目的,而花前月下的安详与浪漫将只出现在他所有目标实现之后……  相似文献   

19.
朱旌 《山西档案》2003,(5):42-42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仔细想想 ,这场面也真够凄凉的。———一群曾经的佳丽 ,早已越过了口衔红纸染芳唇的年华 ,黯淡了一双秋瞳 ,雾锁了两黛春山 ,只剩下白发如霜 ,只留下皱如鱼尾 ,为了打发寂寞 ,她们竟能围凑在一起 ,有一搭没一搭地念叨着天宝年间发生的旧闻。她们会聊些什么呢 ?老主子唐玄宗当然是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可以聊一阵子“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可以谈一会儿“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同样也可以不无嫉妒地去回忆“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可惜 ,在盛唐宫廷的华丽景致里 ,她们自…  相似文献   

20.
一字立骨法     
“一字立骨法”,就是用一个字来统帅主题,结构文章,锤炼字句。 一字立意,突出主题。就是利用一个最恰当的字确立文章主题,点明文章主旨,统帅整篇文章。 一字谋篇,结构文章。常见的文法是“一线穿珠式”,即以一个字为线索,结构全文。这个字就像一串珍珠的红线,起经纬全篇的作用。 一字见义,调遣语言。一字见义,是“一字立骨法”在散文炼词方面的表现,它可细分为“一字绘景”、“一字言情”、“一字摹状”等。 在短新闻的写作中,无论是运用一字绘景,一字言情,还是一字摹状的方法,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副词、形容词。 (洋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