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自然状况及面源污染现状出发,初步分析了水源地内的农业生产、水土保持等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流域面源污染成因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加强流域内治理面源污染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市为例,采用单元分析与多元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一种基于城市水环境容量估算面源污染负荷削减率的方法在环境规划中的实际应用.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OD指标,67%~74%的面源污染负荷削减率即可满足深圳市规划后环境容量的限制;而对于NH4-N,TP和BOD5,仅依靠削减面源污染负荷则无法满足规划要求.因此,在城市水环境质量规划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流域及目标污染物种类,制定"量体裁衣"式的水环境控制策略,而非采用一成不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全新的水质指数对丹江口水库及入库支流19个监测站点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入库支流中主要污染河流为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浪河、老鹳河,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氨氮、总磷、溶解氧等.库区与其他入库支流水质状况良好,除粪大肠菌群之外,其他指标监测值基本满足Ⅰ类水标准限值要求.在SPSS软件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污染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主要污染指标两两相关性较好,很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15个水样中含氮量在Ⅲ类水标准以下的水样占93.3%.磷污染较为轻微,含磷量在II类水标准以上的水样占水样总数的80%.氮素输出强度随无雨、雨前、雨后三个时段依次增大,而磷素输出强度随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其输出强度与降雨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源”地类对地表径流氮、磷输出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各集水区中农业用地、居民地所占的面积比重与三个采样时段TN/TP输出强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56,0.871,0.764/0.824,0.546,0.737,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源”、“汇”作用因空间而异,其扮演的“源”、“汇”角色取决于不同地类的空间布局.此外,地形因素对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影响,但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滹沱河岗黄段湿地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滹沱河岗黄段湿地是石家庄市重要的水源地,其水体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采用相关加权污染状态指数法对研究区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植物修复技术对滹沱河岗黄段湿地污染的治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滹沱河岗黄段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机类、重金属类及氮类污染物.传统治理方法治理这些污染物比较困难,而且成本较高,而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处理费用低、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并可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毒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毕节市倒天河水库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PSS软件,对2003年0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倒天河水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水体污染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而且不同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总磷和粪大肠菌群所占份额最大,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0%。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对水体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库区水质总体上属轻度污染,但饮用水取水口水质尚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7.
丽水市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丽水市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丽水市农村农业面源的重点污染源为畜禽养殖业和农用化肥的流失。其污染物COD、氮、磷排放量已超过了工业企业。提出要加强对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高畜禽粪尿、人粪尿、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提倡使用可降解农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尿、污水治理工作,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等措施防治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农业自身、农业发展趋势、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政策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利用三峡库区重庆段的面板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农业发展和环境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国家财政对化肥和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存在正向影响,即会增加面源污染;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存在负向影响,会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科技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农业环保投入对农业面源污染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及污水灌溉行为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农村水环境污染源中,种植业面源污染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论文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从化肥污染、农药污染、污水灌溉三个角度分析了种植业水环境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指出种植业水环境面源污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宣传教育、农业污染优先控制区划分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种植业水环境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现阶段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政府、企业、农民以及认识、制度、科研等多个侧面有针对性地对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6条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及污染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及特点,并阐述了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非点源污染的概念、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同时结合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手段,提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涉及面广、分散性强、隐蔽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环境的一大主要污染源.为此,阐述、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几点相关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景观生态过程与非点源污染--小流域的农田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入手,分析小流域农田景观结构及其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发生发展的影响,从有助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角度,对不同的农田景观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刘超 《培训与研究》2009,26(10):67-71
农村的面源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污染原因,但我国的正式制度在应对农村的面源污染却存在着空白状态。我们可以探讨寻求对面源污染的控制时其他的理论和制度资源的绩效,城镇化、村民自治与水权制度这些制度资源对农村面源污染起到了抑止作用,但效果不能尽如人意,还是存在制度与理论上的困境。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一切能发挥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河流水质模型和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在三峡库区水质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探讨了河流水质模型中水质组分在三峡库区多介质环境的迁移与转化机理.以及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在三峡流域污染负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流溪河流域为例,运用输出系数模型对该流域1990与2008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并初步探讨了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流溪河流域的非点源BOD/COD/TN/TP污染负荷都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其中BOD/COD增幅较大;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GDP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Jones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2010年农业非点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负荷,包括种植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3个方面,并结合环境经济学防护费用法估算非点源总氮、总磷流失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TN非点源负荷中,畜禽养殖产生负荷最大,农村生活负荷产量次之,种植地产生负荷最少;TP非点源负荷中,畜禽养殖产生负荷最大;农村生活产生负荷次之,种植地产生负荷最少。农业非点源TN、TP流失经济总损失为73.323亿元,畜禽养殖流失损失占总损失的57.43%,农村生活流失损失占25.71%。种植地流失损失占总损失的16.86%。综上,TN、TP流失的控制应注意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方面,其中重点为生猪、牛和家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