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三十为什么幼儿穿衣服不要过多? 衣服的主要卫生作用是调节体温和保护皮肤免受灰尘、细菌的侵入。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幼儿穿的衣服要随气温和气候的变化而增减。冬天,幼儿穿的衣服不宜件数过多,不宜过暖。因为孩子的衣服穿得太多,就显得臃肿,活动不便。活动少,体内产  相似文献   

2.
伍海风 《早期教育》2005,(11):16-16
一天早上,颜权和王丰同时穿了一套蓝猫衣服来幼儿园,他俩特别兴奋,互相抱着又唱又跳,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孩子围观.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是蓝猫在踢皮球呢!""我也有这样的衣服.""我没有,但我有唐老鸭的衣服.""我有小熊开汽车的衣服.""看啦,看啦,我的衣服有小海豚在跳舞."第二天,班上竟然有大部分孩子穿上了有图画的衣服,彼此兴奋地交谈着,欣赏着,有的还在找"衣服朋友".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通过观察描述图片内容,创编故事,表演故事,不仅可以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表演能力得到发展,而且有利于幼儿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其社会交往与协作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因此,我决定顺应孩子们的兴趣导向,生成"衣服上的图画"活动.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常常要依赖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本身较为单调的生活能力训练活动转化成幼儿乐于参加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到学会自理的乐趣。活动一穿衣服目的:让幼儿初步学会正确穿衣服的方法。准备:每个幼儿一件衣服。过程:1.教师一边用缓慢的速度念儿  相似文献   

4.
梅晔 《成才之路》2010,(36):7-7
数学,看似抽象和逻辑,其实世界万物都包含一定的数量关系.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空间。比如.每天穿的衣服有各种颜色,花纹有的是对称的.有的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衣服上有扣子,扣子有大小、多少,还有各种形状;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分类、有序地摆放的;活动器械有高矮、形状、颜色之分……然而,我们的数学活动总是对这些视而不见,喜欢概念化的活动,喜欢以经过抽象处理的各种图、形来进行计数、排序和分类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1.了解着装的基本礼仪。2.简单了解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更得体,更合适。3.培养幼儿良好的着装习惯。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今天我们都穿了干净,整洁的衣服来上幼儿园,可是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衣服,放在那边的桌子上。我想请你们每人过去挑一件去穿一穿,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问题呆会儿请你告诉我,好吗?请你们轻轻地走过去。  相似文献   

6.
参观服装厂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尊重成人劳动,激发幼儿对服装生产的兴趣。2.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需要,体验与孩子们在一起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活动计划。2.请幼儿思考:我们穿的衣服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 1.通过儿歌《小小手》的教学,让幼儿知道人人都有一双能劳动、会做许多事情的手,教育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2.教幼儿学会儿歌《小小手》,念准梳、双、穿的字音。3.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图片六张,磁性黑板一块,玩具照相机一只。教室四周布置四个角:梳洗角(有小脸盆、小毛巾、小牙刷、小梳子、娃娃)、穿衣角(有各种衣服)、画画角(有蜡笔和纸)、活动角(有皮球)。  相似文献   

8.
我们小班幼儿对穿木珠的活动兴趣很浓,于是我就让幼儿通过穿木珠学习分类,在每个幼儿都学会了穿的方法后,我就尝试让幼儿进行“穿项链”比赛,先是一根绳子上穿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9.
1.在模仿中学习。小班的幼儿好玩、爱做游戏,组织活动时可以巧借这些特点,把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渗透其中,例如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让幼儿轮流模仿晨检老师,看看手和衣服。查查口袋,幼儿就很容易记住卫生习惯的要求。 2.在帮教中学习。针对教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系鞋带、洗脸、漱口、如厕等比较难的情况,我们开展了结对帮学活动,例如,小班幼儿入园初期,不会穿  相似文献   

10.
刘淑佳 《考试周刊》2013,(32):188-189
幼儿分类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儿童的分类能力与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有直接的关系。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在组织幼儿分类活动中的角色是"支架者"和"提携者",所以对指导策略的运用都会对幼儿的分类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本研究实践中,针对中班数学活动中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因素,梳理验证低结构、高结构活动中促进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从而使教师优化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高过程中的指导和分析能力,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要求幼儿在不同的底色纸上,用点、线及简单纹样来装饰衣服;用对折的方法裁剪衣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课前准备:课前带幼儿去服装商店欣赏时装。大张旧挂历纸每人一张,由教师涂上不同的底色,水粉颜料、剪刀、笔、水等。款式不同的实物衣服数件,用点、线及简单花纹装饰的纸衣服一件。教学过程: 1.欣赏时装表演:请5位小朋友穿上5种不同款式的衣服伴随音乐作时装表演,让全体幼儿欣赏。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2012,(34):31
目标:1.观察秋季人们的服饰变化,感知秋季早晚凉等气候特征。2.了解一些秋天的保健常识,知道要关心、照顾自己。准备:1.已完成《凉爽的秋天》的调查表,已了解一些与秋天相关的保健知识。2.幼儿在夏季和秋季穿着不同服装的照片。3.有关幼儿秋季保健活动的录像片段及秋季保健知识的PPT(演示文稿)。过程:一、观察秋季人们的服饰变化,感知秋天的气候变化1.引导幼儿比较夏季、秋季时幼儿穿着不同服装的照片,说说他们的服饰有什么不同。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穿的衣服,感知  相似文献   

13.
自制玩教具活动是补充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制玩教具活动,扩展了幼儿发展的空间,建立了幼儿的自信,让幼儿在自由、自愿、自觉的环境中发展了智力,也增强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制玩教具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能够让幼儿自觉地进行再创造,通过教师布置的自制玩教具任务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活动体现出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交流等促进人际交往的技能,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自制玩教具活动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创造快乐和自由表现的小天地,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幼儿园民间编穿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陶行知指出,"孩子能动手,就能促发思维能力".编穿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编穿活动也是一种精细的手工游戏,对幼儿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通过幼儿的动手动脑,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萌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编穿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于培养幼儿敢想、敢于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雨季话保育     
雨季里幼儿大多集中在教室,活动的空间相对变小了,相互碰撞的机会就比较多了,攻击性行为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幼儿玩耍嬉闹而造成伤害,可适当考虑多组织一些幼儿喜爱的室内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如看图书、听音乐、穿珠子、拣豆子、搭积木等,对小班幼儿可准备一些玩具娃娃和娃娃穿的衣服,让他们学习穿脱衣服的技能。雨季中室内门窗长时间关着,会使幼儿感到闷热、烦躁。因为,儿童对氧的要求比成人相对要高,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又比成人差。因此,只要室内温度达到18摄氏度以上,就一定要开窗通风。  相似文献   

16.
在培养小班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能力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能自己穿脱,完全依赖老师,这是因为一些年轻父母给孩子穿着的服装不够科学。有的家长冬天给孩子穿衣过多,大小不合身,衣服组合不当;有的家长以价贵或流行为美,许多女孩子常穿紧身短档的健美裤;还有衣服上过于繁多的装饰,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决定召开有关幼儿衣着问题的家长会,采用家长教育家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制作两例     
多变的绒线材料:晴纶线、缝衣针、旧挂历、编织针、钮扣等。玩法:教师根据游戏需要,事先编织好各种绒线块。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钉上钮扣,让幼儿练习扣钮扣。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启发幼儿用旧挂历剪的纸条在绒线块上进行穿编活动,并通过扣钮扣、打结等方法,把绒线块连成包、树、连环结等(见照片)。对大班的幼儿,教师可指导他们学习编织毛线,进行穿编活动。通过钉钮扣、扣钮扣、打结等手段,把毛线块连成娃娃衣服、裤子、房子、拎包等。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环境的危害。 2.认识“禁烟标记”,懂得禁烟的社会意义,引导幼儿为成人想办法戒烟。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教育幼儿从小注意保护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设置一个大场景,有电影院、舞厅、商场等大门,每个大门上都有一个禁烟标记。 2.用大纸箱做一只香烟壳,能穿在身上。 3.请一位个子矮小的教师或能力强的幼儿准备情景表演。  相似文献   

19.
吴怡琳 《考试周刊》2015,(44):191-192
"学习性区域"是老师根据幼儿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造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活动区),提供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环境中有效、系统地进行活动,从而全面发展。作者根据幼儿园课题开展,将本班"编穿艺术"融入平常学习型性区域中,因为编穿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中一个亮丽的品种。"编穿"集结了编和穿的技巧,它的方法种类繁多,图案花纹也变化多样、巧夺天工,是一种极富特色的传统技艺。在幼儿园中进行的编穿活动既是一种游戏,又是一门艺术。幼儿学习编穿,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活动能力,特别对手脑的协调配合,有极大好处;可以帮助幼儿深入了解祖国传统的编穿技艺,使其为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在活动中秉承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活动将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终生受用无穷的礼物。在大班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如何有效组织编穿活动呢?作者谈谈自己对大班编穿活动的一些实践和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内容和要求 1.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复习巩固等分、分类、排序等数学知识。情况分析全班幼儿喜欢做做玩玩,在语言、美工等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但有的在操作活动中比较粗心;有的对分类排序的方法不太熟悉,操作中容易出差错;有的孩子想象力不够丰富,拼图活动时只能模仿别人,表达故事内容只会使用简单语句;只有几位能力强的幼儿能正确排序分类,构图内容丰富,能生动地编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