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玲 《记者摇篮》2009,(7):57-57
“创新”就是要打破“定势”,突破常规,富有创造性。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思维。记者创新思维,实际上就是作为新闻实践活动主体的记者,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对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通过重新组织、整合利用提出新的方案或办法,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也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具备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2.
张文洋 《新闻窗》2010,(1):53-54
新闻报道的“创造性”劳动。指的是新闻采编人员遵照新闻规律和新闻业务手段来合理整合、运用新闻素材,对其进行创造性加工的生产过程。所谓创造性的新闻制作手段,并非“创造”新闻。而是一种在真正把握了新闻的内涵与外延的思维方式下所进行的。比如对记者而言,每一次采访,需要他们创造性地选择议题,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思维是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实现某些完全的创造和局部创新的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和把握记者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对于记者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开拓认识客观报道事物的新领域,采写富于创造与创新的好作品,是至关重要的。记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呢? 一是开放性。就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记者不囿于狭小天地,而是密切注视着广阔的国内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在各地区、各部门(以至国与国)的新闻机构和采编人员之间,积极进行交往和交流活动,广泛开展横向联系和收集反馈信息,多方位、立体地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编辑部,每当编辑看到一篇充满新意、有创见的新闻佳作,就会喜形于色,击节赞赏,并要在版面安排上作精心处理,以引起读者关注。但每当看到那些缺乏新意、千人一腔的稿件时,编辑就禁不住喟然叹息:“老一套,老一套,无法采用……”这种反映在编辑部对新闻稿件的褒贬,从一个侧面说明创造性思维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造性思维是共同的,新闻记者也应具备这种特异功能。当然,记者应用创造性思维,必须格守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的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所特有的能动性,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圈中有两种记者,一种是富有的记者,一种是贫穷的记者.富有的记者每天都有写不完的新闻,贫穷的记者则每天为无新闻可写而发愁.这两种记者的差别在于,前者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后者却面对新闻则熟视无睹.新闻发现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一名记者业务素质的高低.新闻发现由于自身的特点,其发现的内核是求新,其思维具有明显的创造特征.从表层看,新闻发现是由独具的慧眼、独特的感觉.独到的见解所构成,从深层次看,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凝集.由此可见,新闻发现与创造性思维是一对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创造性思维就是对习惯思维的突破,以多向性思维来拓宽思维的空间,更好地激发人脑的生理机能,步出俗套,另辟蹊径,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形成新的看法,发现新的角度,道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指出:“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而这对于思维的实际应用于经验领域也是非常重要。”新闻工作是创造性工作,它的特点是不断探求新问题,研究新问题,使自己不断有新的发现。因此,新闻记者的思维须有创造性。而创造思维中,逆向思维的运用是较普通的,记者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在新闻采访中运用逆向思维的能力。逆向思维是对定势思维的否定。也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将事物反过来认识,把原顺序变  相似文献   

7.
所谓“发现”,亦即“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现代汉语词典》)。“发现”的本质在于求新,因而具有创造性的特征。记者对新闻的捕捉,就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发现,它比一般人的泛泛观察更敏锐、更深刻、更高级。记者的职业特性决定其不应满足于一般化的肤浅观察,而应致力于创造性的发现。记者贵在具有创造性发现的才能。记者面对的客观世界和具体报道事物,是新闻的本源,是记者创造  相似文献   

8.
文摘     
新闻不能排斥想象沈世纬文认为,新闻不能排斥想象。记者的职业特点是探求地平线上冒出的新事物,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见解。记者的思维方式的本质特点就是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是离不开想象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发现、创见与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想象。把想象引入新闻领域,首先是对作为思维方式的想象不能作偏狭的理解。想象并非文艺家独占的“私产”。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离不开想象。想  相似文献   

9.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它与习惯性思维方式相对。新闻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要打破惯用的思维套路,不机械地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简单的再现,而是打开思想的闸门,对新闻事实进行“前后延伸”,在保证本质真实的前提下,探索出同一件新闻事实中蕴涵着的、他人应知未知的新闻价值。这种思维指导下写出的新闻,无疑会比人们看惯了的一般再现式新闻更吸引人。  相似文献   

10.
“原创”新闻的说法源于网络,意为非转载的自采新闻。在此,笔者将其定义为:本报记者率先发现采写、抢先发出、有创见、有影响的报道。它是融入记者创造性思维写出的报道,是与众不同的特色报道。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从内涵无比深远、外延无比丰富的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记者、通讯员能否娴熟掌握一些特殊的思维方式,对新闻采访往往能产生“质”的影响。笔者认为,我们除应继续坚持与完善诸如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科学思维等等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方法之外,更应将以下“四种”思维方式作为学习与操作的“主攻”方向。这四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一)创造性思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看上去,“写真”与“临摹”的比重很大,但它同样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源于生活的再创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报道也要在竞争中吸引受众,而独家题材、独家新闻的获得日益困难。这就需要记者在同样的题材中寻找新的报道角度,或在“老生常谈”的话题中挖掘新意。因此,记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出有新意的、独特的新闻报道。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例如,新的大型工具软件的开发,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具备的思维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3.
赵君芝 《大观周刊》2012,(12):292-292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不是低质量易碎易耗品,没有任何理由草率从事,粗制滥造,而应当如李普曼所说:“即使写街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也要像写诗那样精雕细琢”。新闻要有诗意美。谓新闻的诗意美就是说新闻作品要具有诗的凝练,诗的意境,诗的情趣,诗的韵味。诗意美来自诗思维。有“情景记者”之称的作家、《人民日报》记者白夜在《给青年记者的信》中,强调记者在描述事实时,应当效法我国的伟大历史家,也可以说伟大的记者——如太史公撰《史记》、范晔著《后汉书》那样,赋予文章以散文思维,赋予诗思维,赋予意境。他说:“新闻领域的意境的创造或加工,同纯文学作品不同,不是离开真实材料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求在真  相似文献   

16.
既然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形式,人类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都离不开,那么,作为两种思维方式都兼有的新闻工作,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想象。试想,如果没有“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怎能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变成语言文字传播出去呢?新华社记者阎吾采写的消息《战后谅山》中的这最后一段:“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  相似文献   

17.
新闻写作,也是一种创造,是记者以最新发生的事实为依据,运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对新闻素材归纳、取舍和提炼的过程,其中当然包括语言的运用和创新。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新闻语言,虽不至于此,但尽可能的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你可尽情释放你的激情,展示你的才华,在付出之后,它会给你带来成就感,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新闻工作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在这个领域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受到特别的恩惠,相反,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荷,因为要负重前进,所以取得成绩更不容易。据统计,全国15万人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地市报人中近一半是女性。女新闻工作者创造了诸多不凡业绩,在全国地市报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新闻工作者,她们中有全国新闻“百佳”,有省“新闻名人”、“双十佳”等。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刊特约“河北省新闻名人”、《秦皇岛晚报》副总编辑李宏伟,湖北省从记者成长起来的作家、《荆州晚报》新闻编辑室副主任王芸,“福建省新闻双十佳”、闽南日报社记者林艺群撰文,畅谈对新闻工作的感受。同时,也祝贺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节日愉快!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这是各新闻单位公认的一条经验。这“上”“下”之间的确存在必然的联系,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我们记者中的多数同志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为社会和同行们所公认的成绩。可是,毋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下农  相似文献   

20.
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记者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笔下的新闻就会出彩。有的记者善于用“逆向思维”,因此,他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有的记者善于“发散性思维”,那么,他的新闻作品就能举一反三,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最近我发现,使用“延伸思维”去观察社会,可以深化主题,写出主题深刻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