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考察决策者经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具体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上市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工作、学习及其他经历指标体系,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决策者经历多样性综合指数,研究发现:决策者经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决策者经历多样性通过提高失败容忍度、促进协同创新、识别并激励高水平发明家等途径促进企业创新。决策者经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高科技企业、成长性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双元创新对家族企业的价值提升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CEO对家族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创始人CEO会促进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家族创始人CEO相比,继任者CEO会抑制家族企业创新,具体来说,继任家族成员CEO会抑制利用式创新,而职业经理人CEO会抑制探索式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创始人CEO会促进利用式创新的相对投入,而继任家族成员CEO则会抑制利用式创新的相对投入;与继任家族成员CEO相比,职业经理人CEO会抑制探索式创新而促进利用式创新;CEO任期和海外经历会抑制职业经理人CEO对探索式创新的负向影响,而CEO持股和海外经历则会抑制职业经理人CEO对利用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揭示了不同类型CEO影响家族企业双元创新的差异性,亦为家族企业如何平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鉴于从企业文化维度分析企业创新的经验研究较为匮乏,用文本分析有效识别“诚信”导向的企业文化数据,以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诚信”文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微观的公司特征层面与宏观的制度环境层面检验了此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视“诚信”为首要文化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驱动”影响在国有企业、两权合一的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作用更大。本文从普适性的企业文化视角对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情境进行了解释,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绩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程博  熊婷  潘飞 《科研管理》2006,41(2):239-247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信任文化对公司创新的影响以及信任文化与薪酬差距对公司创新的交互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信任文化对公司创新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与不存在信任导向企业文化的公司相比,存在信任导向企业文化的公司创新会有8.56%的提高;扩大高管团队/员工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创新水平有正向激励作用,且增强了信任文化与公司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不仅考察了文化力量如何影响公司创新行为,丰富和拓展了相关研究文献,而且对公司创新战略实施,乃至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玉明  李荣  闵亦杰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17-1425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行为。研发投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其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及其情境因素尚缺乏广泛的经验证据。通过构建企业创新文化、研发投资以及制度环境和两职合一的理论模型,以2009-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文化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和两职合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文化能够从价值观念、制度以及企业行为实践等方面影响企业进而促进研发投资;(2)制度环境负向调节了上述关系,即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差的地区创新文化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更大;(3)两职合一正向调节了上述关系,即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创新文化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胡永平 《科研管理》2022,43(3):117-124
   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前后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IPO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和不同融资依赖企业IPO创新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实证结果表明:IPO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下降,且外部融资依赖企业IPO后创新投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内部融资依赖企业,因为外部融资依赖企业风险投资参与比例和持股比例较高,IPO后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负影响显著,体现了IPO后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在市场短期盈利压力的“短视”行为。这为科创板市场弱化短期盈利的监管以强化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郎香香  尤丹丹 《科研管理》2021,42(6):166-17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裁军活动,军人管理者已成为中国商界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烙印和高阶理论,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者早期从军经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面板模型回归,研究发现:第一,有从军经历管理者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第二,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创始人从军经历管理者企业、无政治关联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高竞争程度行业中更加显著;第三,管理者风险承担性在管理者从军经历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者从军经历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还能够提高企业的专利技术申请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管理者异质性领域的相关研究,打开了从军经历管理者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黑箱”,对上市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任用管理者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组织创新的生命周期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着重于对企业进行全过程的研究,强调组织的历史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从生命周期观的角度研究组织创新主要有三类模式:第一类模式把组织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分别研究每个阶段组织创新的重点工作:第二类模式从企业中的基本管理问题出发,认为企业每个时期的组织创新都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些基本的管理问题;第三类模式强调文化变革在企业组织创新中的作用,认为企业应该通过对其文化及认知体系的分析和诊断来促进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管认知与企业创新投入——管理自由度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管理者在创新方面的认知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本文依据2010年在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由文本分析法所测定的企业高管在创新相关方面的认知程度,以管理自由度为调节变量,实证研究了高管认知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层管理者在创新方面认知程度的提升会带来企业创新投入的显著增长,同时,我们将管理自由度的两个代理变量——公司年龄,是否国有的调节作用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当高管享有较高的管理自由度时,其认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效果将更为明显;本文也讨论了研究结论的理论和管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创新的触发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石。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动力效应,它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可以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并以CQGPE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为基础,总结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中心、四根支柱、四大任务的轮式发展综合策略机制模型,并阐释了其中间主体层面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于飞  苏彩云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3):203-210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探讨研发模式和知识距离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选取2013-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合作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强,自主研发次之;知识距离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负相关,知识距离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近条件下合作研发对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优于自主研发,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远条件下自主研发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工作满足感,提高员工的创造表现行为和工作绩效.促进企业组织创新.人们的经济行为又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从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出发,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到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和社会网络嵌入性,然后对创新型企业文化、员工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和员工的创造表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创新型企业文化通过作用于员工个体的社会网络作用于员工的心理和决策,从而使员工产生创造性表现行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主创新型企业合作文化的建设,对武汉城市圈光谷地区部分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针对武汉城市圈自主创新型企业合作文化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析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文化构建的要素和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主要原则,最后探讨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文化构建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机结合,企业文化缺乏中国特色。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裴瑱彭飞  杨国豪 《科研管理》2021,42(12):185-194
   种植历史影响了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不同影响了群体信任进而影响协作创新。文章基于 “南稻北麦”理论解释文化差异,使用 2007—2014年间16 795个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文化差异对企业协作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水稻文化形成的群体信任对企业创新有很大帮助,但是相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这种正面效应更主要体现在外形设计专利上,尤其是对长期的累积有效专利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小麦文化形成的一般性信任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更有促进作用,并且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有更强的累积效应;各省份政府R&D资助对于发明专利的贡献要依次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贡献要高于民营企业。各种检验均表明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积极传承文化,鼓励协作创新,重视文化因素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坚持加大对创新、对R&D的投入,完善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关系国家创新能力的发明创造方面,还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重点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增强国企及其经营者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激发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行业竞争程度与财务困境等企业生存环境指标作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CEO继任来源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CEO内部继任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行业竞争程度越高,CEO内部继任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财务困境则会削弱CEO内部继任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CEO内部继任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对非国有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CEO内部继任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内忧”会抑制内部继任CEO进行创新,而“外患”却有利于内部继任CEO创新。  相似文献   

17.
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路径,同时也是企业在遵从环境规制的压力中塑造战略性优势的必然要求。传统研究聚焦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合规性,但忽略了合规性绿色创新与战略性绿色创新的和谐统一。据此,本文基于最优区分理论,以我国2013年~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将绿色创新分为合规性绿色创新和战略性绿色创新两个维度,旨在探究绿色创新两个维度对企业绿色形象的影响机制研究。研究结果发现:① 合规性绿色创新和战略性绿色创新均对企业绿色形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战略性绿色创新相比合规性绿色创新更能提升企业绿色形象;② 环境伦理文化正向调节合规性绿色创新/战略性绿色创新与绿色形象的关系;③ 政治关联正向调节合规性绿色创新与绿色形象之间的关系;但未能显著调节战略性绿色创新与绿色形象之间的关系。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研究范畴,深化了绿色创新对绿色形象的作用机制研究,同时对引导中国企业积极落实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高  刘景江 《科研管理》2007,28(3):13-18
运用企业创新理论、能力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个先进制造企业--万向集团的深度案例分析,本文提炼出先进制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关键途径:(1)执行有效的战略领导;(2)塑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3)建设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冉戎  聂军  谢懿 《科研管理》2020,41(12):82-92
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但地区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的研究却不充分。本文以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地区社会资本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社会资本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其协同创新的可能性越高、投入力度越大。同时,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在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问题较为严重的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法制环境较差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较弱、融资约束较为宽松等协同创新意愿较强的企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下海潮”在公司高管团队中形成了学者型CEO的独特现象。本文从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实证检验了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CEO学术经历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约10%,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地,当CEO权力越大或来自内部晋升等CEO对创新决策的影响力越大时,其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越强。作用机理的检验表明,当CEO从海外取得学术经历或具备高层次学术经历时,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水平更高;同时,有学术经历CEO所在企业更有可能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从而为本文的“创新精神塑造假说”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企业创新和高层梯队理论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及推动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