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资料卡     
主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哲学认识论基本范畴,指在与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中,作为认识、实践、创造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即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客体并创造价值的具体的人。(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P249)主体概念,在哲学史上曾把它作为本体论意义使用。如亚里士多德在其《范畴篇》中以“主体”表示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与“本体”“本原”是同一概念。从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开始,哲学界才更多地从与客体相对的认识论范畴来理解和使用“主体”一词。提出“我思,故…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论认为: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德性。人和人的生活,就是由他自己创造的。创造性关涉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成就为人的必不可少的德性。人学范畴的创造,就是在对美好生活追寻中,不断赋予生活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创造的本质就是“给予”。离开了人学的根据,仅仅在经济技术的范畴内理解和发展人的创造性,很可能给生活带来灾难。教育要正确理解和敞开人的创造性。要重构当今“反创造”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3.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到底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是人们对自然界截然不同的根本看法,“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0页) 围绕着对世界本质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着先进阶级与反动没落阶级之间在哲学思想和世界观上的根本对立,也是法家和儒家在哲学思想上,彼此进行激烈斗争的一个焦点。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其核心是“天命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帝”,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孔丘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把人的生死祸福和社会的富贵贫贱的等级制度,说成是由“天帝”决定的。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天帝”虽然不讲话,但是“天帝”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百物。孟轲说:“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就是说政权也是“天帝”授与的,社会的安危治乱,也是“天帝”的意志决定的。孔孟的徒子徒孙,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他的《兴贤良对策》中,更亦裸裸地鼓吹“天命论”,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总之,儒家认为世  相似文献   

4.
不能用世界的本质命题取代世界的本原命题常绍舜在讲到哲学基本问题或世界统一性问题时,国内很多哲学教科书都把世界的“本原”和世界的“本质”混为一谈,认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质问题,还有的教科书干脆用“世界的本质"这一命题来取代“世界的本原”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5.
德性问题总是给我们赞叹与敬畏,它正如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中所言:“开始于我的无形的自我,我的人格,并把我呈现在一个具有真正的无限性的世界中,不过这个世界只有悟性才能追寻出来。” 德性问题不同于认知求真,它涉及人的物我、有无、生死、乐忧、荣辱、贵贱等界限的把握,以及心灵的或超脱、淡远、清净,或自由、不朽、永恒,或烦恼、孤寂、畏惧等人生价值问题,它远远超出了认知或知识的范畴。这是自由意志问题、信仰问题、价值追寻问题,是个人自主把握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的揭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前提。然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在同时写作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詹姆斯·穆勒(政洽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中,却有两个不尽相同的定义。在《手稿》中得出的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的活动”的结论,在《摘要》中又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在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对象化”是一个人本学的范畴,而不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对象化”的人本属性在于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作用的对象性存在,其基本特征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或“类意识”。在这种“类特性”和“类意识”的基础上,人的对象性的生命活动才显示出全面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性和多维性的本质特点。对象化和非对象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非对象化就是与对象反向而行的一种异己化、异在化。非对象化是存在于对象化中的,离开对象化就无所谓非对象化。人的本质与对象性活动是统一的,这在逻辑上呈现为一个典型的三段论:人的本质是逻辑的起点,对象性的活动及其产物是中介,最终的归宿是通过关于对象性存在的反思而重新回复到自我的本质。“对象化”的人本价值在于它是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人的本质程度的力量和源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人本根源和根据。  相似文献   

8.
“本原性”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冷峻字眼,但它同时把我们带入到了一个追求本质、回归原初的境界.在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各种观点激荡对峙、各种教法令人眼花缭乱.无论是讲授还是活动、接受还是发现,对于教学形式的争论似乎让我们淡忘了“数学”的存在、上海市教科院的杨玉东博士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徐文彬博士,他们在两个城市分别进行着主题相近的课题研究——即如何用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课堂教学.对于“本原性问题”的追求也许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于“让学生学习到数学本质”的追求以及在寻求数学本质过程中的探询精神.本刊将陆续登载一系列他们课题的相关成果,希望引发读者的思考、争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叶祝颐 《云南教育》2014,(13):43-43
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我爱学语文》里有3幅图片:第一幅图是两个小朋友在写字,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会写自己的名字;第二幅图画的是两个小朋友在图书馆里读书,一个说:“我爱看故事书”,另一个捧着科普书说:“我要上火星玩儿”;第三幅图画的是两个学生在交流识字,一个说:“耳朵的耳字像耳朵一样,真有趣!”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爱背诵故事。”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比如,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记者看到了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而传统爱国主义篇目《吃水不忘挖井人》配的是挖空心思找来的“老水井”的新闻图片。一系列变化让人耳目一新。“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拿到书的教研员发出这样的感慨。(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0.
悲剧美辨析     
<正>在我国现有的美学教科书和美学论著中、一般都认为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美的审美实质就是崇高。如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中说:“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压倒,却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的和必然的胜利。这种悲剧的审美特性实质上是一种崇高美。”高尔太在《论美》一书中说:“悲、或悲剧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不等于这两个词通常所意味的悲哀,悲惨,失败与死亡。它的价值恰恰在于表现出人对这种失败与死亡的抗议与斗争。唯其如此,悲剧才同时显得崇高与雄伟。”在韦小坚等人著的《悲剧心理学》中也这样写  相似文献   

11.
陈嘉映  田春雨 《大学生》2016,(Z1):112-113
陈嘉映,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价值的理由》等;翻译了二十世纪西方重要的两部哲学经典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近日,陈嘉映出版了《何为良好生活》,这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专著,而是一部有关"我该怎样生活"的通俗哲学读本。陈嘉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我该怎样生活"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他认为,所谓良好生活,首要维度是有所作为,所有的德性都是在作为中体现出来的。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先后从两条逻辑进路界定了人的两种不同本质:应然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实然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种本质在《资本论》时期达到统一。应然本质和实然本质分别集中体现了价值的马克思和科学的马克思,二者的统一证明了“两个马克思”的一致性。因此,所谓“两个马克思”的断裂不过是一种认识佯谬而已。  相似文献   

13.
关于禅宗美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只能在一种本体论上建构完成,它们都是以心性作为本体范畴,而以心本原说为本体论的最高形态。而《般若》之荡相遣执之妙用与《中论》之体法空,乃是各宗之共法,而非各宗据以建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本体以及本体论。而禅宗把“心”(禅)作为本体范畴,作为自己在终极信仰中安身立命的源点,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禅宗哲学与美学是以“禅”作为本体范畴,以“立心”在“禅”的本体上建构了心性本体论。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是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一个问题。”《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尽管教育可以传授给人改变命运的知识。但这种看似有无穷大力量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能否使人成为有着博大的慈悲心、高尚的道德伦理与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还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华君武有一幅名为《加盐》的漫画。画面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问:“怎么把盐洒在报纸上?”另一位正在看报的人说:“这篇文章淡而无味。”这幅漫画无疑是在讽刺报上的一些文章满口说教,味同嚼蜡。其实,这种淡而无味或味同嚼蜡的文章,在我们一些同学的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在对王国维“古雅说”的研究中,传统的看法是以“古雅”为“风格”“技巧”“功力”或“艺术形式美”作为“古雅”的主要内涵,这些观念并不能反映“古雅”的本质,“古雅”是指以艺术符号的形式美为审美对象,以人在符合创造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审美内涵的一种审美范畴。“古雅”说揭示了艺术活动的符号性质,县有重要的美学意义。阐释王国维“古雅”说的独特观念,使它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对话和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意义,这是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季振邦 《新读写》2011,(9):54-54
丁雨涵同学的这两篇文章,总的感觉写得还是不错的。一、不错的内容。应该说这两篇文章,都是有比较充实的生活内容的。《路》写了“我的卧室正对着一条马路”给作者带来的烦恼,并慢慢习以为常的过程;又写了在一次春游中见到一位乞讨老妇人受辱后麻木不仁的情状。《谁把流年暗偷换》写“我”的叛逆,写“我风华正茂”而父亲却如何“逐渐老去”。从这些内容看,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社会“高、大、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失缺了主体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导致德育工作至今仍没有走出低效的困境的局面。要走出困境,笔者以为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价值取向应“生活化”,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一)回落学校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轨。”因…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07,(8):13-14
《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品读(春夜喜雨)》《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诗意的生活》《怀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季节》……面对这些“富有诗意”的作文题目,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是在鼓励学生做诗呢,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呢?  相似文献   

20.
“侠”作为中国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早在《史记》和《汉书》中就专门列出“游侠”的范畴关注这一现象。但由于所谓的“雅俗”之分,当前专门研究侠化的专并不多。陈平原在2002年为其《千古人侠客梦》新版写后记时还说:被人看作武侠小说研究专家,不是一件很舒心的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如曹正《中国侠化史》、陈平原《千古人侠客梦》等少数作外,侠化研究专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