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国家观对中日教育现代化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观对中日教育现代化影响的比较研究蔡宝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日两国的教育现代化从近代以来同时起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两国教育现代化发生的文化传统不同,特别是由于对现代国家的认识不同,对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与国家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洋务运动为开端的近代化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近代化的不同结果引起学术界的质疑。笔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以及造成这一制度的深刻的文化背景,当然,其结果也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合办的第二次中日高等教育论坛,于2005年11月7日至9日在日本广岛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日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具体议题有:“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大学的教育”、“大学运营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环境、目的和主持者及市场基础等方面,对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在早期现代化过程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形式,一败一成、命运相异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现代化是在同一时期,即19世纪中期开始的,但两国的现代化速度、进程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为确立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和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日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中国特有的大国国情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尤其是现阶段的现代化进程,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会像日本那样快速。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存在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误区,福利化和产业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有害的。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应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走高等教育宗旨公益化、投资主体社会化、教育理念国际化、管理体制现代化、科研产品产业化及后勤服务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持也越来越大,这就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比较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同在亚洲且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高教改革与发展的异同,使我们能够取长补短,让中国的高教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1917年蔡元培发起的北京大学改革,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和发展起了转折作用,促进了现代大学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而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的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蔡元培发起的北京大学改革的意义予以阐述,分别为:优化师资结构、转变学生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开创女生入学先河.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分别于1840年和1853年被迫开国,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中日两国分别建立了大批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京师大学堂和东京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中日两国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标志着两国高等教育新篇章的揭开。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 ,中日两国开始启动本国早期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 ,作为一个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 ,留学生在两国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留学生既是西学东渐的承担者 ,又是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 ,也是社会制度的变革者。由于两国的国情不同 ,两国留学生作用的发挥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响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被西方理论界喻为“最佳现代化模式”的美国,其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却深受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对经济发展具有超前性的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三个时期的几次重大改革的背景,及其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以期说明美国  相似文献   

14.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日报》高级评论员马立诚说话客气,温和,甚至有些小心过甚,好像害怕惊扰了别人。但实际上,马立诚一向以胆子大、敢说话出名,为他带来这种声誉的早先是他和凌志军合著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这本书;现在,则是《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这篇文章。该文后来发表在2002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第6期上,后来又被贴在网上,在这个冬末春初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在这篇文章里,马立诚笔锋直插中日关系这个敏感领域的要害,其言论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他认为:国土狭小、能源贫乏却经济上高居世界第二的日本,是亚洲的骄傲;中国要有战胜国和大国的气度,对日本不必过于苛刻;日本道歉问题已经解决,不必拘泥刻板的形式,对日本未来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趋势要有心理准备,“要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马立诚还以“赵薇泼粪事件”、“姜文参观靖国神社事件”为例指责国内一些民族主义狂热是“义和团再度还魂”。马立诚认为,刚刚闭幕的“十六大”强调创新,在对日关系方面抛弃旧观念,启动新思维实为当前切要。据报道,2002年日本《读卖新闻》的问卷调查显示,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好感降至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人只有37%;而2002年11月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日本“感到亲近”的只有5.9%。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教育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柳屹立高嵘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响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被西方理论界喻为“最佳现代化模式”的美国,其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却深受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审美意识是在儒、道、佛三家审美观、艺术观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民族受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比较深,在接受过程中又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敏感性和创造性。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理论沉积和东方智慧的结晶,既有儒家风雅和入世的一面,又有道家虚无和出世的一面。它所具有的丰富理论意蕴,对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和渗透显而易见。禅宗被引入日本之后,其风骨意趣在日本的文学艺术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中禅意禅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禅宗思想影响为中心来探讨和把握中日两国审美意识的特色和价值,对中日审美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有之义。当前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建设面临立法难以满足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执法难以适应高等教育行政方式转型、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回应权益保障诉求等困境。应着力健全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以良法促进善治;完善高校多元纠纷机制,满足权益救济需求等措施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日早期近代化领导集团之比较郑永军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早期近代化几乎是同时起步的。但是经过30多年的时间,日本逐渐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它的一系列不平等的屈辱条约和许多特权,一跃而成为亚洲第一个完全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国家,而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日本两国大体上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迈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步伐,而两国发展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日本的维新是由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主动在全国推行,明治政府为了集中政府权力,成立了专门负责引进、移植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中央机构。这些中央机构,都以"激进改革派"人士执掌。而中国只是由地方上的几个大员,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其他对洋务有兴趣的总督或者巡抚在他们的辖区办理。洋务新政时期,未能建立任何一个推动资本主义改革、引进西方学术和技术以及机器设备的专门机构,没有一个机构来设计、制定有关推动洋务新政的方针政策。在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方向上,中日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洋务新政初期引进的军事工业,全部是官办,此后开设的民用工业项目,大多是官督商办,民办企业极难生长。清政府没有提出促进民营企业的任何政策。日本则实行了两个并举:引进资本主义企业与引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举,举办官办企业与鼓励民营企业并举。尽管两国都具有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但与真正的现代化进程相比较,尚有距离。洋务新政与明治维新,实际上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难以作真切的比较。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逐渐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日本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这些改造刺激了日本社会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生,推动了日本社会向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转变,从而促进了日本产业政策向自由资本主义方向转换。这个转换,标志着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可见,落后国家只有转换国家体制,才可能全力推进资本主义的产业政策和文化政策,才可能赶上现代化的潮流,而中国在19世纪内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很难迈出大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