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文献典籍和民族学资料的分析研究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研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并划分为封建时代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这 3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都有很大差别 ,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你到过雪域高原,到过神秘而美丽的西藏,除了醉心于这里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外,还会被那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宗教文化所吸引,而唐卡便是藏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有1300年多的历史,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建设中国武术博物馆之目的在挖掘、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国武术文化宝库;汇集精品典籍,一展武学精髓;激扬民族豪气,教育中华学子;展现研究硕果,拓宽国际交往。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从"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和"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武学典籍有着独到的文化功用,为中国武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民间体育是指非官方的在民众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它不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可以在某一时期出现,又可能在某一时期消失;民俗体育是指那些与民间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特点;民族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民族体育指曾在历史上反映和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为该民族享用的一种特殊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狭义民族体育是指近现代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反映并承载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该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一种体育文化形态;传统体育是指由历史沿袭下来,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体育文化,体现在健身、养生、娱乐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体育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它物化媒介(如棋盘、武术器械、文献典籍等)得以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6.
龚剑 《收藏》2010,(1):125-128
藏族是一个强悍尚武、有着悠久历史及文化传统的民族。随身佩刀是千百年来藏人的风俗,藏族长刀不仅是重要的兵器,也是个人身份和阶层的标志。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人藏时,陪嫁了珍宝典籍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并有大量工匠作为嫁妆,其中即包括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立谋 《收藏界》2014,(10):108-1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如藏族使用藏文,蒙古族使用蒙文,新疆少数民族使用回文,云南纳西族也有几近失传的纳西文……遗憾的是这些文字在铜镜上尚未发现过,或者说他们当时没有制造铜镜的条件或技术。尽管如此,仍有极其珍责的少数民族文字镜出现,它像晨曦中闪烁的星星,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铜镜史中的奇葩。今将本人收藏及所知的几种少数民族文字镜从历史的背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古代武术典籍稀缺是一对矛盾。文章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东方独特的认识论是导致武术典籍稀缺的根本原因,武术修炼过程中所产生的“神秘体验”的不可表达性是导致武术典籍稀缺的直接原因,也是塑造古代武术典论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郝导济 《中华武术》2006,(12):53-53
什么足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我没有做过系统研究,不敢妄加议论。但太极典籍是太极文化的主要载体,只要认真阅读一下太极典籍,就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现根据个人的学习体会和打拳实践.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供喜爱太极拳的朋友参考,并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0.
李铁锤 《收藏界》2012,(7):43-47
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文字的便捷化带来了文化的突飞猛进,促进了文物典籍的整理、  相似文献   

11.
一、藏刀的历史沿革藏族生活在我国西部藏、甘、青、川、滇等地,是一个强悍尚武、有着悠久历史及文化传统的民族。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唐太宗除陪嫁大量珍宝外,还以典籍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和大量工匠作为嫁妆,其中即包括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新中国邮票上共出现5种少数民族文字,分别是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满文和东巴文。一、藏文。1952年发行的纪13《和平解放西藏》邮票上,首次出现藏文,也是新中国邮票上第一次出现少数民族文字。这套邮票全4枚,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一词的出现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与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似乎不大相关,但这一舶来的词语出现较晚并不表明中国在古代就没有体育,相反,绵延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体育密切相关而又不曾称之为体育的内容,只不过是我们的先人并未称之为体育而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对生命最为珍视的民族,在汗牛充栋的典籍当中随处可见古代哲人对人体自身的思考与喟叹。正是在这种基础之上,生活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民族形成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民族体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基于译介理论,运用“他者”视域对武学典籍——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海外译介作品从译介材料选择、译介主体、译介原则和译介传播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从“他者”视域观照下,《全书》的译介过程中,西方译者和出版商不再是将弱势文化按照“自我”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归化,而是在帮助弱势文化在西方建立其文化形象和身份。这种武学典籍的译介传播模式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论述一直以宗教文化或医学的视角展开。本文基于历史典籍,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加以梳理,旨在为少林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新内涵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9,(1):28-38
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以身体实践表达国族记忆、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文化形式在新时代承载着走向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包含"根""魂""力""本"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文化源点"乡愁"的社会记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的交往记忆,民俗文化所营造的"记忆之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之根;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风格,表征的中华民族精神,隐喻的哲学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之魂;能为生活所需并为生活所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加强国家制度上顶层设计和有效治理、推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复兴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反思,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的观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是必要和重要的。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中,应该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正确地文化定位;坚持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强调体育文化的民族个性;通过各种途径推广普及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广场文化是民族健身操的载体,民族健身操是广场文化的灵魂,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协同发展是民族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典范.民族健身操对广场文化人文环境的创造、开展教育活动、加强群体间的交流和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工作、学校教育等措施,以保证民族地区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国武术的当代教育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维系着民族精神的动力和源泉.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强势文化随着经济的崛起而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冲击,也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因此,建立起民族文化的安全防御机制十分有必要,作为民族文化之重要载体的中国武术应该在捍卫民族文化安全的严峻形势下起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当前历史形势的需要,也是延续中国武术生命力的一种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