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提高,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学习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训练是否“务实、得法、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转移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其次,要让教学的主体——学生——真正站到教学主体的位置上来;第三,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要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学习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训练是否"务实、得法、有效"。有的放矢,紧扣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如果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毫无成功的把握,那就首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在不断地加大对英语教育的投入,不断改进英语教学设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在今天已经不再使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重结论,轻过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效果很不好。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到学习中,我认为首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反馈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我们采用反馈教学法,关键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所以,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学习,不在于教师讲多讲少,讲深讲浅,而在于学生自己能否发现问题,主动参与,积极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能大胆地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努力才能有效果。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问题的设计及提问方式是语文课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就小学语文课上的提问方式谈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实现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把“实践”引进课堂,让他们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获取成功体验。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以及他们进行思维实践、参与操作训练的程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要调动学困生认知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让他们不但看到自己的不足,更看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是我们教师的不懈追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尺。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全面细致固然重要,但如果敢于作出一些舍弃,收效有可能会大不相同!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教学中的舍与得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余莲 《小学生》2010,(12):15-16
课堂教学效益高低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我认为首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广大教师的心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再看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参与教学活动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学生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不能积极去探究学习,那么教师讲得再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理想。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谈谈从学生发展出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收效甚微,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并没有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真正体现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治理的主体性,没有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多少科学依据.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取决于“严密”的形式化监控体系,而在于培育一种与崇尚学术相匹配的治理文化,以及广大教师自我规制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对教材的领会和掌握一般都比学生深刻、系统,并能挈领扼要,所以教师恰当地讲有利于学生正确有效地接受知识,节省教学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发展,不在于教师讲与不讲,而在于教师讲什么、选择什么时机讲和怎样讲。一般地说,下列情况,就需要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15.
王小丽 《小学生》2012,(10):26-26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大家极为关注的,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大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  相似文献   

16.
丁娜 《考试周刊》2013,(95):155-155
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存在问题。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多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调控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 一、详略分明,调控教学内容。 教材中储存的信息既有学生已知的,也有学生未知的,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惰确定教什么,教多少。凡学生自学能够弄懂的东西,就应尽量少讲或不讲。有些内容,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能理解、掌握,也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则应浓墨重彩,讲深讲透。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加选择,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会学生什么,而在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提高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等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不在于教师解开了学生头脑中的多少个问号,而在于学生又产生了多少新问号;不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严密,而在于是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否树立了足够的自信。在教学中,以疑促读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便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摆正教和学的关系,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和学的过程就在于,教师借助教材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简单地直接灌输。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三向结构。从而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