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览篇     
最早提出汉字竖写改横写的人 中国汉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有几千年的历史。当近代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等情况后,汉字竖写就感不便。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在《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刊载了他致陈独秀的公开信,首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他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  相似文献   

2.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大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之一.他发表的反对旧礼教,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化,赞助新文学的言论很多.“五四”以来许多记述新文化运动史实的文章,都是把钱玄同和陈独秀、胡适连称的.自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四卷四期),《汉文革命之讨论》(五卷五期),《罗马字与新青年》(五卷六期)等文章,提出废除汉字改用音标文字的问题,他毕生就以很大精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拟订许多步骤切实的计划,做了许多深入浅出的研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就有着良好的家风,从父亲钱玄同到儿子钱三强再到第三代钱思进,一脉相传,形成了忧国爱民、自强好学的好家风。携子参加五四运动游行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从1915年起,他先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后来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弘扬新文学,他曾用假名“王敬轩”致函《新青年》故意反对白话文学,再由编者刘半农具名复信,进行批驳,由此引发了一场新旧文学的论战。钱玄同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风云人物。钱玄同在社会上对旧文化…  相似文献   

4.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他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称为《新青年》),是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他实行“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方针,聘请许多新学之士到北大任教。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为文科学长。这时刘半农、钱玄同、沈尹默也在北大文科  相似文献   

5.
以《新青年》的创办、发展和影响为主线,通过铺陈若干历史细节,如袁世凯祭孑L,《青年》杂志封面,钱玄同、刘半农演双簧戏,刘半农改名,毛泽东、蒋介石阅读《新青年》,北大首开女禁等,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进而体悟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以茅盾、郑振铎等人为首的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为儿童创作剧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当数1922年创办了《小朋友》杂志的音乐家黎锦晖(1891-1968)。五四运动时期,这位音乐家受他大哥黎锦熙以及《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的影响,确立了献身新文化运动的志向。他不但倡导平民音乐,而且以《小朋友》为契机,通过发表儿童戏剧从而带动其“新音乐运动”。  相似文献   

7.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新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五四”后新文化阵营的几次争论中,他以一个纯粹思想家的身份参与其中,有时甚至是争论的一方和主要代表人物。争论中显示了他的理性主义态度和自由主义立场。但“五四”风暴过后,随着《新青年》阵营的分裂,以争论为载体,新文化阵营也随之分裂。钱玄同与原属新文化阵营的共产党人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并因而成为他没有信仰马克思主义、加人中国共产党从而走上革命家的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而受到了后人的批评和指责。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成了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所说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中“高升”的一个。还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思想“僵化”了,“落伍”了,甚至“倒退”了,说他躲进了宁静的书斋,从而与革命者分道扬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五四”后,钱玄同思想并未僵化和倒退,而是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同新文化阵营产生争论和分歧的原因在于思想家和政治家不同的认识逻辑。  相似文献   

8.
1917年10月,胡适把他一年来写作的白话诗编成《尝试集》,给钱玄同看,并请他作序。钱玄同和胡适还没见面时,1917年7月,他就对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些新诗提出过意见,说胡适的“白话诗”“犹未能脱尽言的窠臼”。胡适看了钱玄同的批评,给钱玄同复信里说:“此等诤言,最不易得……”所以胡适后来在北京所写的白话诗。就都不用言了。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推行简体字 早在1920年,名语言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方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的创立和刊行不仅为我中国近代史进程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明显标志。《新青年》在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使得其成为了新文化、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传播媒介。通过分析《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能够帮助哦我们更好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论坛的重镇,它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中国社会,为中国女性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新青年》上提出妇女问题的几个方面,比如,贞操、教育职业、婚育等问题,为备受封建宗法压制的广大女性走上真正的解放之路,起了理论前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文化运动。这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的出版为其开端。当时,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鲁迅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鲜明地树立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展开勇猛的进攻。他们反对袁世凯之流推行的政治专制和思想文化专制,主张政治民主和思想文化民主;反对对封建文化传统的迷信、屈从,主张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对文化传统进行重新评价;反对保守复古,主张革新创新,从而掀起了我国“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浪潮席卷全国,钱玄同等将《废除汉字采用新拼音文字案》和《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一并提上了“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第四次大会的议程。此后钱又在《汉字革命》中坚决主张废除方块汉字、走文字全盘西化的道路。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一度盛行,而且直至今日都不乏影响。本文分析《废除汉字采用新拼音文字案》本身存在的严重不合理性,进而彻底论证钱玄同所谓“汉字革命”观点的错误之处,并强调汉字价值,最终归纳出废除汉字既不可取也不可行,当代人对规范汉字应持尊重与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论坛的重镇,它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中国社会,为中国女性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新青年》上提出妇女问题的几个方面,比如,贞操、教育职业、婚育等问题,为备受封建宗法压制的广大女性走上真正的解放之路,起了理论前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曾给鲁迅带来希望,但革命后,袁世凯的称帝、张勋的复辟、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又使鲁迅消沉了,使它感到“悲哀”和“寂寞”,“便寓在这屋里抄古碑”(《呐喊·自序》).后来,“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掀起来了.当时,.《新青年》的编者之一钱玄同为寻友军来劝说、鼓动鲁迅重新提起笔来.钱玄同,便是《呐喊·自  相似文献   

17.
六月十五日,《光明日报》上《汉字“横行”与钱玄同》一文谈到,从钱玄同一九一七年五月十五日致函陈独秀,“绝对主张”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汉字排版“改用左行横移,如西文写法”,到解放后这一主张的实现,经历了好几十年的时间,使我不禁与作者有同感:“在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古’的泱泱大国里,要想搞一项改革也真难!” 走拼音化道路,这是文字改革的方向。但对方块汉字,我们也并不是没什么工作好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以来,我国的文学史科学在铸造过程中,都回避不了雅和俗的甄别;对俗文学、民间文学的总体把握.自然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学术话题。胡适是较早关注这一话题的学者,他在《答钱玄同》(《新青年》第四卷第1号,1918年)中,曾提到活语言与死文学、白话与文言、民间文学与贵族文学这三种文化联系的逻辑关系,也赞同别人提出的“自当从民间文学入手”这一说法。在《白话文学史》中,他勾勒了民间  相似文献   

19.
钱玄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与陈独秀、胡适齐名。学术界对于钱玄同的研究,已逐步走向科学、客观和公允,但有一些问题仍需强调说明,这就是:钱玄同语言偏激,但目的是疗救社会;他以唤醒社会、救救青年和孩子为其教育理念;有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删繁就简、嘉惠士林的社会关怀;另外,作为以思想家为主的钱玄同与政治家有着不同的认识逻辑。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识和研究钱玄同,才能给钱玄同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使后人了解这位为中国学术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20.
一在《新青年》、《语丝》同人中,与周作人最接近,思想最为契合的,无疑是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自己曾经说过:“我当初和钱玄同先生一样,最早是尊王攘夷的思想,在拳民起义的那时听说乡间的一个‘洋鬼子’被‘破脚骨’打落铜盆帽,甚为快意,写入日记。后来,读了《新民丛报》、《民报》、《革命军》、《新广东》之类,一变而为排满(以及复古)坚持民族主义者计有十年之久”。周、钱二氏确实有着共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