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老说:作文是为了满足发表的需要。现在看来,这句话仍旧经典。如今发表的形式很多,从我痴迷作文教学起,就将向报刊投寄孩子习作和推荐参赛作为激发其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的“催化剂”。因此每有好稿件,总满怀希望地寄、寄、寄。果然,孩子们的习作热情、创作灵感就在这频繁的编读往来中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可是,每当回想起那一篇参赛习作的落榜时,一直令我不是滋味。先来看看它吧,我随文将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习作带给我们的思考 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方新珠 《考试周刊》2014,(80):66-66
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表白,促使孩子情感迸发,不吐不快,让孩子的习作之路充满快乐。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让学生快乐习作;教师通过下水引路,引导学生模仿创作,提高学生习作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体验。我曾布置一篇作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其中廖必顺同学的一篇作文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件有趣的事──青蛙解剖今天是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妈妈说,今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学语言和用语言的碰撞中,才能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习作单元时,我们要牢牢把握单元整体教学要素,灵活处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平时“化整为零”,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并实践“下水作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小戴是我班里语文基础较差的一个学生,每次的习作"惨不忍睹",我也是一筹莫展.一天中午他跟一位同学打架了,他们在我面前互相指责对方,拒不认错,眼看陷入僵持,我打算"以退为进":"写一篇300字以上的反思,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反思一下自己和对方错在哪里?"过了半个小时,小戴同学的"行为反思"首先交了上来,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 今天,我们在上课时××同学在我衣服上贴纸头已经忍无可忍,但还是忍住了.下课时,当我知道××同学得寸进尺又要来贴,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挥起了拳头,打在××同学的脸上.直到老师给我们调解后,我才知道下课时小××同学并不是来贴的,而是打算去扔贴纸的,是我误解了他,此刻,我感到后悔不已,觉得刚才的行为太鲁莽了.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下水思想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比重不但逐次增大 ,而且有信息表明今后还将继续增加。理由很简单 :作文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综合体现。为此 ,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方面 ,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由于教师对写作理论和知识的介绍多 ,对学生作文的讲座多 ;而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少 ,身体力行、亲手写“下水”作文的少 ,所以收效并不明显。诚然 ,理论指导和习作讲评固不可少 ,但下水作文往往是由于建立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了解把握基础上的 ,因而更具有引导性。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 ,曾…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天都在大街小巷穿梭,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熟知的交通规则,但是,却总有一些人不把它放在心上。①(加分:开篇就指出对交通规则熟悉但不放在心上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简洁有力。)那是暑假中一个闷热的黄昏。天空阴沉沉的,不时还响起一声闷雷。我和爸爸打完网球,急匆匆地想赶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骑车回家。  相似文献   

10.
吴勇 《四川教育》2003,(7):71-71
邻班的王老师临时有事请了假,教务主任吩咐我去给她代课,我便一头扎进了准备工作中。不能不好好设计一番,因为在我自己所带的班中指导这一篇作文《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时,就不尽如人意。今日又恰好要上这一内容,心中不免有些担忧。我心里“咯噔”着,走向了教室。  相似文献   

11.
下水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布置相应作文题目后,先于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命题,进行构思、立意,从而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面对作文教学越来越模式化的现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勤于动手,把写作心得与作文指导相结合,让写作训练课充满趣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此,笔者认为个性化作文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技巧和语言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一个"模仿——大同小异——小同大异——个性创意表达"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习作由模仿到个性化的转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只动口,不动手",理论严重脱离实践。教学实践中,教师撰写的"下水作文"对学生的习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下水",是指导学生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许多老师对于"下水"的技巧却知之甚少,因此不能在作文教学中自知地"下水".文章作者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师通过写“下水作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达到了预定的写作教学目的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教师下水文的内容要讲究实际性、形式要讲究灵活性、应用要讲究目标性、呈现时间要讲究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领域,对于作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题。其原因具有很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阐述,探讨怎样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希望为今后的语文作文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小学向初中转变的过渡期中,作文教学尤为困难。通过对初一学生写作现状的分析,以教学实践效果为依据,展开对下水作文的思考,探索下水作文在初一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对一位教师的习作课进行了跟踪指导交流,前后课堂气氛和效果差别很大,初始课的设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师课后感觉也不理想,但苦于找不准改进的方法。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在第二次平行班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节习作课的要求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习作内容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教学中要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秦艳 《中小学电教》2008,(10):85-85
<正>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撕开突破口溃围从而走向更为开阔的地带。这不仅让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茫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责难。为此,我们应该力求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拓展习作教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郭根福 《四川教育》2002,(12):38-39
习作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这两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习作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