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经典诗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这让学生接触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为教育教学增添了一道光彩。同时,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优越性和价值。因此,经典诗词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前,文学社团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学社团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为经典诗词诵读提供了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因为为文学社团中,经典诗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能够拉近教师、学生与经典诗词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文学社团中诵读文化知识,便会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文学社团中进行的经典诗词的诵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均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活动,这也能够看出国学文化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和推崇。而高中的语文课堂重点就是为学生的后期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把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教育工作之中。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课堂的教育工作展开思考,了解到经典诗词在其教学中起到作用的同时,详细地分析其教学方式的开展,以期能够为高一、二年级语文课堂的教育工作找到最佳开展路径,保证学生在潜移默化影响下,文学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经典诗词教学应立足于当下,融入时代风云际会,在教学诗词文学性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荣辱观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明辨荣辱的民族,作为民族优秀文化载体的经典诗词涵有丰富的荣辱思想。又因为诗词言简意赅、蕴涵深隐,富于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以在诗词教学中加强荣辱观教育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创作诗词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经典的诗词更是以文字的形式承载着古人的思想意志,不同的诗词包含着不同的情感,同时体现了古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学习经典的诗词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根据诗词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古诗词产生兴趣,并且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增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将学习经典诗词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现行的新教材加大了古代诗词的比重,对诗词的教学要求也有所提高,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多读些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实现语文的美育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使用“通讲”这一手段对字词逐一讲解,或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考试填空、默写之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古代诗词呢?一、品读节奏…  相似文献   

6.
经典诗词意蕴深远,诵读经典,能潜移默化地浸润心灵,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经典诗词赏鉴活动,使学生在查找、积累、交流经典诗词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增强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诗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意教育”的内涵核心是关注“人”的精神状态,是寻找美的教育,是涵养教师精神家园的教育,是滋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教育。“诗意教育”可以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品赏古诗词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着力倡导全新的诗词品鉴方法:在感悟诗词的意境与音乐欣赏的结合中品赏诗情;在反复吟咏和深情的朗诵中品读诗韵;在古代诗词和现代歌曲的对比中品析诗境;在诵读经典诗词和歌舞完美结合中品味诗律,从而得到全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在音乐创新与文化传播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和诗以歌,诗画合璧,深化“思想—艺术—技术”的传播。节目以经典诗词引发其中的精神内涵,带给观众文化的新记忆,为传统诗画作品赋予新时代的表达。诗词教学和《经典咏流传》的完美结合,能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让经典诗词与音乐相互交融,为其注入一汪活水,使其吐故纳新,绽放芬芳,也让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产生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美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在我国现在的社会教育体系教学的大环境下,经典诗词所具有的民族传承和民族文化、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结合小学生最喜爱的声乐表演,使经典诗词焕发生机,也让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文章从小学语文经典诗词吟诵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阐释经典诗词吟诵的内涵价值,提出了提升教师经典诗词吟诵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2014,(11):10-11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国几千年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魂宝,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粹,历来都是学子们倍加珍视的学习经典。学习一点古诗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爱国热情大有裨益。文章就学校“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论述了开展“古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必要工具,因此将古典诗词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符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中国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融合;二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课文主题的融合;三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节日文化导入的融合。古典诗词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活动是在有限时空内传递有限知识,知识的选择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什么被视为是值得传递下去的经典"问题上,蕴含的是对经典的判定,对教育功能与目标的设定,对学生成长方向的预期。从诗词教育现实看,学校诗词教育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调控着学生的社会情感。诗词不仅仅给学生留下了自由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组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气质最完美的呈现。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李园园 《考试周刊》2014,(86):10-10
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习与鉴赏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初中生对语言精练、手法多样的诗歌理解能力弱,即便是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诗歌,他们也可能在解读、诠释、探究与品鉴方面能力严重欠缺,制约语言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古代诗词教学中教会学生通过诵读涵咏促进语文素养提高的问题做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的历史大浪淘沙下,所流传下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词中的精华,具有很大的鉴赏能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学习中国诗词可以有利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审美水平,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视小学语文诗词教育,对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主要讨论在小学语文诗词教育中引导小学生对于诗词的审美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康巧云 《甘肃教育》2020,(3):162-162
情境导入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教师能充分利用情境导入来优化经典诗词教学,无形之中也会提升古诗词在语文学科的地位,并给学生埋下热爱诗词的种子,从而以诗词滋养学生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换的需要。通过综合性学习可以增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沟通,还可以提升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笔者在班中尝试以经典诗词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学习实践与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有效推进经典诗词的学习,在教室中开辟了“诗词经典园”,即在教室里开辟张贴经典诗词的专栏,以供学生学习、交流、展示等。丰富了班级的书香氛围,也学习的经典诗词。学生能够随时在教室中学习和感受祖国的经典文化。在近一年的综合性学习研究中,笔者把诗词研究和“雏鹰争章”相结合,为提高研究的实效性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