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秦生平事迹,主要载于《战国策》和《史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又为研究苏秦生平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综合各种史料及古今学者所论,尝试得出苏秦约为前366-前319年间人,年寿在三十七八至四十七八岁之间。其行事略早于张仪。  相似文献   

2.
“二百五”成为人们的口头俗语,用来称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形容让人又气又恨还有点怪的人.其实,这里边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缉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贴出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自己杀了苏秦.  相似文献   

3.
苏秦生平事迹,主要载于<战国策>和<史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又为研究苏秦生平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综合各种史料及古今学者所论,尝试得出苏秦约为前366-前319年间人,年寿在三十七八至四十七八岁之间.其行事略早于张仪.  相似文献   

4.
鸡口牛后     
你又来干什么啊?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推行自己的主张“纵横学”。不见不见,让他走!秦惠文王不愿意见他。大王,苏秦求见!我们应当帮助秦攻打那些弱小的国家!苏秦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家里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都不愿和他说话。聚集在秦国周围......大王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取材于《史记》中的《苏秦列传》、《张仪列传》,但是在《史记》的基础上,剧作家通过采用情节移植、设置悬念、改简略为具体的艺术手法,实现了叙事焦点的转移。《史记》关注的是苏秦的政治作为,而杂剧关注的是苏秦在争取功名前后亲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苏秦前后的落魄与富贵来表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重历史到重人情,苏秦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司马迁笔下的苏秦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纵横家形象,而元杂剧中的苏秦还参杂着落魄文人的形象,并且恩怨思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二百五"成为人们的口头俗语,用来称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形容让人叉气又恨还有点怪的人。其实,这里边源于一个历史故事。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缉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贴出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能冒充呀!"四个  相似文献   

7.
《苏秦始将连横》中苏秦的言行时时展现儒家士子精神风貌。首先,苏秦身上有着《论语》中所诠释的"士"精神。其次,苏秦与《论语》中的孔子一样执着于自己的道。第三,以家人前后对苏秦之态度,反衬苏秦形象的挺拔、坚韧。苏秦的形象随着《战国策》的流传而逐步深入人心,本文根据《论语》中提出的"士"精神尝试对苏秦形象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8.
捉刺客     
请小朋友想一想,齐王用什么办法抓到了刺客?战国时期,谋士苏秦经常为齐王出谋划策,齐王很赏识他,为此一些人便妒忌苏秦。一天晚上,一个刺客闯进苏秦的书房,把正在读书的苏秦刺伤后逃跑了。齐王听到消息,大为震惊,立即来看望苏秦。捉刺客$粹介动漫工作室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官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和位置。读《战国策》,苏秦合纵联横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最初苏秦以联横说秦,未被采纳,失意落魄,形容枯槁,面目黎黑,回到家中,看到他这副模样,父母妻嫂都不理他,视同路人。悲凄之下,他夜以继日,刻苦钻研,期年,揣摩成,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大获成功,以一人之身而挂六国之相印,尊宠至极。再回到家中时,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子更是蛇行匍伏,前后之反差,皆因此时的苏秦位尊而多金,也就是既有权又有钱。难怪苏秦会感叹:富贵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啊!  相似文献   

10.
小泉纯一郎首相上任伊始 ,宝座尚冷 ,便急匆匆访问了美国和欧洲 ,而没有环顾任何亚洲国家 ;而在他的政府先审定通过了“新历史教科书” ,继又对中国的部分农产品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 ,旋又于“八·一五”敏感期的前两天 ,其本人迎着国内外一片喊打声参拜了靖国神社之后 ,面对睚眦欲裂的亚洲人民 ,他才恬着脸提出了访问北京和汉城的请求 ,意在熨平邻人的愤怒。就日本外交权谋而言 ,小泉此招不失为权宜上策 ;但就深受日祸的亚洲人民来说 ,仍不难看出其远交近攻的真意和睦邻友好的虚伪。远交近攻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战国时期 ,苏秦…  相似文献   

11.
《战国纵横家书》所见苏秦散文时事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七章中有十五章为苏秦书信或说辞,为研究苏秦事迹和确定苏秦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帛书所载苏秦事迹判定不一的现状影响了帛书的利用价值。苏秦主要事迹在前312年到前284年,结合战国史实,整合诸家说法,可基本断家苏秦散的年代和先后顺序,同时为研究其他典籍中菌秦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苏秦忽然被人暗杀。齐王十分恼怒,决心要给苏秦报仇。但,捉拿凶手谈何容易?齐王想出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人头从身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上书:苏秦乃一大内奸,杀他为齐国除了一害;杀死他的人,当赏黄金1000两。  相似文献   

13.
苏秦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曾掌管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相印,统率六国军队,是个运筹天下、炙手可热的人物。当谈到他的成功时,我们不能不说他得益于其父母的激将法。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他和张仪、孙膑、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向鬼谷子学得了一身本领后,来到东周想见周天子,以显其能。遗憾的是当时无人推荐,正所谓“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枉徒劳”。于是他又来到秦国。他给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写苏秦张仪列传,说他们二人尝俱事鬼谷子先生学术,其后苏秦先贵,约诸侯纵亲,佩六国相印,因恐秦之东攻诸侯,念莫可用于秦者,乃设计激怒张仪入秦,仪渐得秦柄,由此才演出一幕合纵连横的壮剧。此说故事性强,多类小说家言,又得太史公一枝妙笔,更觉娓娓动人,二千年来迷惑了无数读者。然而它的疑点随着它的流传也越来越为学人所注意,往古姑且不论,单现代学者中,就有唐兰、徐仲舒、杨宽诸先生,先后在文章或著作中,针对苏秦、张仪问题,提出过  相似文献   

15.
《甘肃教育》2009,(24):33-33
战国时,苏秦提出共抗强秦的“合纵”主张,获得各国支持,派出代表聚集赵国,由苏秦担任主席,商讨如何攻秦。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在秉笔直书历史人物时,偶尔也针对当时的世态人情,来一点小幽默。如《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早年游说诸候大困而归时,其兄弟嫂妹妻妾皆肆意讥笑怠慢,但到苏秦后来合纵成功,身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时:“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踞而后恭也?’嫂委蛇匍匐,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身佩六国相乎!’于是散千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一些傻瓜叫“二百五”,其来历为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齐国国王很恼怒,决心给苏秦报仇,他亲自抓破案,可一时拿不到凶手,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京城的大门上,旁边贴着榜文说:“苏秦里通吴国,是个内奸,谁杀了他便为齐国立了功,自报者当赏黄金千两,并加升官职。”看榜的人中走出四条汉子,揭下傍文,同进京城向齐王说苏秦是他们杀  相似文献   

18.
苏泰刺股     
阳正坤 《初中生》2007,(3):48-50
一天,苏秦走在大街上,突然看见前面围着一大群人,苏秦也去看热闹,挤了半天才总算挤进去了。  相似文献   

19.
姜启时 《新高考》2007,(11):22-23
苏秦(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  相似文献   

20.
苏秦刺股     
阳正坤 《初中生》2007,(7):48-50
一天,苏秦走在大街上,突然看见前面围着一大群人,苏秦也去看热闹,挤了半天才总算挤进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