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必须要具备的才能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此,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在此愿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让大家了解具备自学能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会迅速发展,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未来的人必须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从事终身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学校教育应面向未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许多学生的理科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授之以鱼,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会学永远比学会重要,未来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在  相似文献   

5.
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以前人们侧重于教师如何教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研究,致使教学质量不能大幅度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自学  相似文献   

6.
张俊 《现代语文》2014,(10):69-70
叶圣陶先生一生的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盲校的语文教学受实际情况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更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下面就把我所做的一些尝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未来社会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而非不识字的人。这说明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很重要。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教育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并培养他们严谨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和群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使他们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甩掉教师搀扶的这根"拐杖",阔步于数学学习之路。现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对其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埃德家·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的一种重要素质特征。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耍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习能力。 第一,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好课本…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学习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他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有终身自学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当然也要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什么,而且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1.
学法指导与素质教学□赵丽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就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1996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学会学习”问...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就是教给他们在未来社会里生存的能力。英语大纲指出:"英语课要着重能力的培养。"所以,英语课上,教师应重视听说读写以及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达到掌握运用英语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郑琳 《华章》2012,(11)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可见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爆炸式增长,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促使知识更新,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具有自学——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4.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先生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争取做到"授之以渔",因为"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教学大纲给我们指了一条"终南捷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教材的中心,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可见,以"本"为本,充分利用物理课本是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鸿辉 《考试周刊》2014,(44):57-57
<正>"新一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为了不让学生成为新一代文盲,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不仅应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变成记忆知识的机器,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有获得知识的能力而终身受益。笛卡尔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地摸索。"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主学习的人。”这一说法恰好符合目前课程改革的宗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使现在的学生将来不做文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人们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人们终身离不开自学。中专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所以说中专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中专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就有一个教学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埃德加·雷尔曾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学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多么重要,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教师,我们不能"手把手",领着学生"死记硬背"学知识,而应把精力投放在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积累、更新、探寻知识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要求从学会变到会学,关注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核心是阅读能力,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是最终目标。阅读能力包括语文阅读、数学阅读、外语阅读等多学科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