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接受美学充分肯定读者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在文学文本中存在着一个“召唤结构”,也存在着“意义未定与空白”。“空白”就是指“作品中未实写出来或未明写出来的部分,是作者有意向读者暗示或揭示的内容。”“空白”不但赋予读者参与创造作品意义的权利,而且能够主动地召唤读者进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空白"呢?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部分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这种‘空白’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  相似文献   

3.
陈静 《考试周刊》2012,(94):52-52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艺术语言。“三分画,七分白”.艺术家在画面上的大片空白,往往能给欣赏者提供一个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完成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而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作家在文本中也会有所写有所不写,这就形成了文本的“留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空白,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广泛的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4.
在教材中,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简略,在叙述描写上留有余地,制造“空白”。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思考的余地。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中写到的内容来推测构思没有写到或写得简略的内容,把“空白”补充出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5.
“留白”本是绘画术语,指中国画构图中的无墨处。如八大山入画鱼,纸上唯鱼一物,其余全为空白,即为“留白”。观赏者可于此留白处感到满幅是水。诗歌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其中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作者已经在文本中明确表现了的部分,称为“实”写部分,它构成文本的浅层结构;其二是作者在文本中没有明确表现的部分,称为“虚”写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也有“空白”艺术的问题。教学上的“空白”指的是教材中文章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或已写出来欲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留给读者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时间,或使读者透过已写出部分去质疑、想象思考,从而获得对课文更深的理解和把握。为什么说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空白”是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呢?一、“空白”能使学生生“疑”,为探究提供动机“疑”是学之端,思之源,创之基。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使他们发展。”现代教育心理…  相似文献   

7.
读,是吸收,是积累;写,是倾吐,是表达。教师应指导学生紧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进去,写出来”。  相似文献   

8.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以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是教学的艺术性。那么,如何挖掘“留白”资源,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呢?下面我就教学《女娲补天》时的心得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一个个审美对象,创立新的审美视野与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学空白通过学生的再造想像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用不确定性和空白来说明文本与阅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他说“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的末定性”,“空白暗含着文本各不同部分的互相联结”,“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式和文本视点,同时触发读者方面的想象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陈庆新 《教育学报》2004,(12):14-18
本文试图从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角度阐释阅读教学的意义 ,教师的作用以及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首先要读“进去” ,从文本考虑 ,要努力缩小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从学生考虑 ,要帮助学生建立“前理解” ;从方式考虑 ,要创设多样的阅读活动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读“出来” ,落实大量读“进去”的积累 ,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规律的初步认识 ;借助精要的文本理论 ,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以写促读 ,促进学生建构成自己的文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材中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重难点、文本空白、典型句段、文章特色中寻找语文训练点,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努力实现“例”的增值。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历来倡导多读,多想,多写。多想是在多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想像、理解等多种综合心理机能,将学生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召唤结构”相互作用、相互生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把握和领悟作品深层意蕴的玩味过程,必须“以我之心”参与创造,填充文本的意义空白,完成  相似文献   

14.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结构,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教师如何善于发现文本隐藏的想象空间,挖掘文本加以想象补白?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紧扣文章的关键词想象补白;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想象补白;凭借文章中的省略号想象补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一、描绘词义,拓展想象课文中的一些中心词语,往往起着统领句、段乃至全篇思想内容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抓住这样的词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教师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艺术空白”的审美效应引发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应。以创新思维的开发为基点,结合心理学知识.从导语、文本解读、课堂质疑、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想像力所发挥的作用。同时点明运用“空白艺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书画创作中讲求疏密有致、计白当黑,往往会留下恰当的空白,引人想象。其实在语文的文本中亦是如此,作者也会有意或者无意留有“空白”,可能是文本中的情节、描写、语句,也可能是插图、意境、结尾等,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空白”,填补“空白”,诠释“空白”,不仅给文本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文蕴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巧妙运用文本“空白”,结合具体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现并填充“空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品味文本,从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9.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留白艺术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在书画篆刻、文学作品、园林建筑等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由于行文的需要,文章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之处。这种写作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文本中的这些空白,正是教材中的“空灵”部分,是作者专为读者感受人物内心感受、体验人物情感、从而进行合理再创作而营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文本空白.就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或者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是召唤读者想象的意蕴空间.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正是这些空白触发了读者的思维,使读者与文本更加走近了一步,在文本中可以填补自己的感悟,使读者与文本有了感情交融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