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了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并重点论述了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期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相关理念,并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出应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从变革目标、重构内容、提升方法、转变评价方式、完善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心理问题,更要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矫正和补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析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心理学领域研究当中,积极心理学理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积极心理学理念其本身可以让人们自身对于自我价值进行更好地认识,同时提升其幸福感。在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对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成效,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本文就对于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以及发展潜力。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高校大学生自身积极因素作为研究重点,可以有效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与实践路径。但由于实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较为滞后且与其他专业配合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实际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高校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然而就实际状况而言,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部分问题,如教育理念相对保守、教育内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指出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即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师资建设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主要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把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作为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中积极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