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南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描述和评价了野生花卉的观赏特性、花果期及资源状况,共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180种,其中草本花卉75种,木本花卉85种,藤本花卉20种,分属于48科.同时对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面开花硕果累累河津市教育局局长赵荣泽我们河津市地处山西南部的秦晋交通要冲,北倚吕梁山,西濒黄河,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重点工程云集,经济发展迅猛。全市辖11个乡镇、148个村,面积593平方公里、“八五”以来,我市的成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丰富的花卉资源可以开发为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可按照花卉主题来预设活动方案,也可由幼儿引发生成活动课程;既应以生活为契机,借助环境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也应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有效互动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实际英语教学中发现,地方方言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对英语语音的习得,有一定的影响。山西方言在我国北方方言里是比较复杂的。从山西的地理位置看: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而南部又隔着一条黄河,这种地形地貌的封闭性,对语言的演变发展造成了诸多影响,如喉塞入声尾的保留。单音节词和古语词的丰富都反映了山西方言封闭性的特色。同词汇和语法相比,山西方言对学习英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即音素的变读和换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和统计,浙江丽水白云山野生花卉有160种,隶属于55科92属,按生态类型可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木本花卉和水生花卉等四类。各种野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有关方面应重视野生花卉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西部,中部及山西南部地区进行了调查和发掘,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重点发掘地之一。此处考古地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四个时期,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瑶族的起源,应区分清楚"源"和"流"的问题。根据考古、狗图腾、语言等材料,可以认为瑶族真正最早的"源"在山西南部。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四川南部地区泸县境内石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的花鸟兽石刻浮雕画像,其中花卉雕刻内容有:莲花、菊花等;鸟类有:双凤、双孔雀等;兽类有:狮、鹿等(图1)。这些石刻浮雕画像表现内容丰富、雕刻精美、艺术风格独特,体现了南宋时期川南泸县独特的人文风貌与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02-103
右玉道情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因流布区域在右玉县而得名,主要流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边界地区,是一个具有极强地域性的戏曲种类。右玉道情是研究民间民俗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剧本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然朴素,体现了右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0.
花卉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是当前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以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区的小型城市——衡水市为对象,对其花卉市场的花卉种类、销售情况、市场行情、花卉市场现状以及花卉业的发展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衡水市的花卉产业正在逐步地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衡水市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花卉需求的不断加大,衡水市花卉生产和消费能力具有巨大潜力,花卉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清代河东池盐,即今山西运城池盐。河东池盐行销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河南西部地区一百一十九州县,是清代前期全国范围内比较大的行盐区之一。乾隆五十七  相似文献   

12.
汉唐时期山西文学地理环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古代山西的文学创作实践。这一点可以从海鸥在古代中国的活动谈起。海鸥在古代中国的活动表明在黄河流域中游曾经出现过一个“泛水乡”的气候地理现象。与此相一致,10世纪前,黄河流域中游特别是包括山西中部南部地区的气候地理具有“水乡”特征。这一自然禀赋直接影响着当地的人文环境,影响着唐代诗歌的繁荣发展。牧童驱犊、竹喧浣女、莲动渔舟、独坐幽篁等水乡意境无疑也是“山西水乡”的真实写照;从这一大背景下来理解《清明》诗所反映的气候地理,不仅使得《清明》诗的创作归属地与山西杏花村高度契合,而且有利于理解宋代以后山西杏花村气候地理变迁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高山花卉资源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区属温带气候,高山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文中通过对长白山区的野生球根花卉和野生草本观赏花卉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长白山野生花卉蕴含的潜在竞争力并提出合理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量出土文物证明,早在一百万年以前,我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其地都在山西南部。从文献资料和汾河下游文化遗址来看,在夏代,山西南部已是夏人聚居活动的地方。从公元前十七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山西的一些地方就为商王朝所统治。西周初分封诸侯,在山  相似文献   

15.
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山西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经调研得出其有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非遗产品众多的资源优势,对此提出了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通过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特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宣传营销机制,探索开发形式,加强文创产品开发力度等的措施,进一步推进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朝时期,河东地区包括现在山西全境。当时中央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中都、北都,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河东地区南部的黄河边修建了蒲津桥。政府如此重视河东地区,是因为河东地区不仅是唐王朝的根基,而且当地有优良的粮食生产条件,有丰富的盐业资源,是政府的“粮仓”与“钱柜”。  相似文献   

17.
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山西岁时节日,随着时代的演进,它已从满足信仰、趋于功利的樊笼中走了出来。山西人民调动各种手段,丰富充实节日内容,使山西岁时节日在承续传统精神的同时,闪烁着浓烈的娱人娱己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山西南部油橄榄的引种驯化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引入的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相关指标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选出抗性品种。结果表明:山西南部引种地的气候条件大体适合油橄榄的生长,气温是主要限制因子;实验所测的6个品种(鄂植八号、配多灵、佛奥、莱星、阿斯、皮削利)中,佛奥、鄂植八号、莱星3个品种丙二醛含量低而脯氨酸含量高,抗寒性强,是优先引入品种,其中鄂植八号最为适合;配多灵、皮削利、阿斯3个品种丙二醛含量高而脯氨酸含量低,抗寒性差,不利于山西南部引种。  相似文献   

19.
山西古建遗迹资源众多,却受许多因素制约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虽然山西府城玉皇庙零散分布,目前关注度不高,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如何让这类古建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是山西文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山西古建厚重历史底蕴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念来丰富文旅融合的功能价值,用文旅融合来拓展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涵养空间,能够为山西古建筑旅游发展注入活力,对山西旅游业长效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升山西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旅游产业规模小、层次低,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质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山西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增长。要把山西建设成为旅游大省,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管理与服务,进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