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要将更多关注点放在生活化教学组织及实践性活动创设中,为幼儿搭建多元化的生活实践学习平台,强化幼儿实践学习感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瑛 《新教育(海南)》2023,(S2):206-207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趣生活”视域下大班幼儿叙事性讲述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创设了更丰富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机会。经过实践,总结策略,帮助幼儿逐步习得叙事性讲述核心经验,有效促进我园大班幼儿口语叙事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活德育论——幼儿道德教育的科学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之题中的应有之意,生活德育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生活内涵、实验思想及改造的心理学基础决定了生活德育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读生活德育论,对正确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性,深入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活世界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活世界”的视域反思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乃是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其根本主旨在于将成人世界的生活规则通过情境、活动、语言等传递给幼儿,使幼儿的心智和行为不断地得到发展。显然,道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当然,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差,要使既定规则顺利传递,家长、教师还需要讲究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幼儿美术教育应该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文章通过对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的简单描述,对如何更好地让美术回归生活,让美术教育适应幼儿实际需要做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 ,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学生对道德的实践理性知识的掌握 ,以及他的德性的真正形成 ,须仰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 ,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 ,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  相似文献   

8.
曹颖 《学周刊C版》2020,(2):171-171
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幼儿美术教育应该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文章通过对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的简单描述,对如何更好地让美术回归生活,让美术教育适应幼儿实际需要做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幼儿生活行为和道德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社会成员素质的高低,幼儿园要在教育目标体系、教学内容、教师自身建设等方面切实抓好幼儿行为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出,学前期是儿童获得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关键时期。生活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而且也对幼儿的自主性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可尝试从环境、兴趣、实践、家园四个维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从而有效地为幼儿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肖川 《江苏教育》2007,(7):15-16
由于我们谈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因此它的含义就远远超出了生物学上“生存、活着”的意义,而有着深厚的文化旨趣与价值内涵。如果说,“生活”指的是生命的存在状态,那么.“生活世界”指的便是生活实有与应有的畛域。“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所常用。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知觉地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生命展现于生活。生活是生命的形式。人在世界中展开人的思想与言行.展开人的生命与人生历程,与个人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涉”的世界的总和构成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生命教育的概念,不同国家的学者都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我国学者张淑美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将它定义为“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濒死、丧恸的主题与现象,促使人们深切省思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能够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融合的产物为心理道德教育,它既有心理教育的特征,又有道德教育的特征,体现了培养完整人格的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理念。三重视域分别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德心融合视城,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三个抓手。从上述视域出发,从理论基础、操作内涵和学科特色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旨在对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4.
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授只能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理性知识,并且主要是理智理性的知识。学生对道德的实践理性知识的掌握,以及他的德性的真正形成,须仰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相统一的基础上,亦即向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回溯,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找回它的价值和效能。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23):165-166
自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更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践行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本文尝试着从观察并追随幼儿经验,走进课程游戏化;进而去预见并推动幼儿的经验表现,积极利用游戏实践课程;再有是在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经验创新下,努力形成游戏化的课程文化,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验的完整建构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重视幼儿的经验。以生活创意区活动为例,教师应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收集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多元评价幼儿的创意作品,在此过程中支持幼儿主动建构完整的经验。同时,教师也应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胡晓霞 《教育与职业》2008,(17):120-122
文章对生活世界、道德教育和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解读,并对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运作进行构想,认为生长起点是生命教育,前提是自由教育,环境氛围是隐性教育,而让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应是交往教育。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可见寓教于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充分挖掘幼儿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功能,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指导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立足生活、超越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核心理念。全球化时代的核心理念应是‘共生’;只有共生才有世界的和谐”。教育作为社会化的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基本需要及生存方式,必须积极回应社会现实,因而,要使“共生”和“和谐”理念真正确立,就应重新反思教育教学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弹性地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新事物、新现象,在精神世界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和融合,并由共识走向共生,由融合走向融通,这样才能使个体从精神的深层体悟“共生”与“和谐”的真实蕴意,进而确立“共生”与“和谐”的理念,而这体现为根植于教学核心元素——师、生和文本之间对真理的无限追问、反思的视域融合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同样是祖国的未来。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的雏形是在幼儿时期奠定的。是否拥有良好的道德,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关乎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将来的人生轨迹。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个体的要求,同样是现今社会的需要。如今。幼儿早期的道德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的重视。作为幼儿教育行业,作为一名幼儿教育的从事者,更应该明确幼儿道德教育的目的,研究幼儿道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