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主要表现有: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改编、调整乃至增删、更换;教师自主开发教辅、教具;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再创造;等等.究意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下面介绍的是本人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2.
我市初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已一年半的时间了,我们所选用的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版)。该教材编得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知道,使用同一版本教材的有全国各地的实验区,而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实验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复印者”,照本宣科,而必须根据本地、本校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校本资源,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大胆地对新教材进行重组优化,实现教材使用的“校本化”。  相似文献   

3.
吕海东 《学苑教育》2012,(19):44-44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教材走进了学校,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同。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教材、感悟新教材、领会新教材,才能把握新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标、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其主要表现为: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教师自主开发教辅、教具,资源共享,特色教学等,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认为可从“替换、调整、拓展、延伸、归纳、渗透、整合、反思”等方面探讨。现结合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教材,如何从教材出发形成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真正价值,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探讨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在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和新知识的增多,要求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挖掘教材中可挖掘的内容,广泛收集素材,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相似文献   

7.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再生教材,把教材当做活的资源来使用。只有认真研读新教材,感悟新教材,领会新教材,才能把握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体例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开发新课程资源,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标、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再生教材,把教材当做活的资源来使用.只有认真研读新教材,感悟新教材,领会新教材,才能把握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材”。在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国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新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东北师大版等。这些新教材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了儿童少年的认知规律,适应了新时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都是编写得很好的教材。但教材只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究竟“怎么学”还得靠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应在实践过程中依据新“课标”,遵循新教材,把握新教材,更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结合我们在使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世纪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周翠诗 《英语教师》2023,(5):16-19+28
教材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资源。在使用新教材实践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实现教与学的进步。从充分研判教材、优化活动设计、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评价框架四个维度,结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模块的教学实践,探讨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涂伟 《广西教育》2006,(9A):14-15
新课改是一场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的基础教育改革,所以其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反映在教学的载体——教材的变化上。新教材内容打破了过去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如何把握教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已经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高中新课程实施后,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变通教材中滞后于实际生活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强调了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的互相适应.也就是说新教材要求并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的理念和教师的教学实际存在着较大差距。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需要对教材二度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改善学习方式,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郁美华 《考试周刊》2012,(81):11-13
新课程的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深入挖掘教材,使教学立足于现有水平,挑战潜在水平,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作者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整体把握、适度加工、教后反思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田晓华 《农村教育》2006,(7):121-121
新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教材编排方式上,都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带来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9.
任亚 《中国教师》2008,(10):42-43
数学练习课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课型之一,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中关于练习课内容的编排具有开放性与探索性的特点,这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下了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以习惯性思维考量新教材,对新教材的“创造性空间”无所适从,教材的二度开发能力差,相应的数学知识储备存在缺陷,练习课的价值得不到很好地体现。要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方式,体会新的课程观和课堂教学观?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深入钻研新教材,准确掌握新教材的内容特点、编写体系、呈现方式,以便从系统的高度把握各部分知识之问的内在联系?如何更新教育观念,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观,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有效地架设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以达到启用新教材的目标?这些无疑是各地教研员和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迫切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