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本意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引申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描述;《晋书·挚虞传》中有:"施之今日,则音韵和谐";古希腊哲人也曾有过生动的比喻:"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一."  相似文献   

2.
柳松 《职教论坛》2005,(35):59-60
一、庄子追求"出世" 儒与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镇,而道以老子、庄子为本.庄子哲学追求的也是人与世界的和谐,但它与儒学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与天、与道的和谐,追求的是与自然之大化流行之和谐,而儒学所追求的只是与宗法社会的和谐,因此儒是"人世"的,而庄子则是"出世"的.  相似文献   

3.
和谐管理理论是"和谐主题"基础上的"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针对目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学生危机意识不强,心理危机干预欠缺,重视程度不够,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应急管理预案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提出"和则"指导下的完善应急教育培训,加强大学生预防性心理训练,畅通沟通宣泄渠道;"谐则"指导下的健全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科学编预案,提升应急管理的工作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文试题回放:"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意思。冰雪化作春水是"融",人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请以"融"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批阅试卷时我们发现,考场作文泛泛之作居多,全然不像预计的那样乐观。考生多由试题材料中的"人际关系和谐"入手,进而推想到社会和谐问题,或  相似文献   

5.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全新命题.深入理解这样一个命题,必须对"党内和谐"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弄清党内和谐的概念内含、党内不和谐的成因、构建党内和谐的路径选择等问题,以期首先从理论上建构党内和谐.只有立足于理论上建构党内和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思考"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维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供电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企业,实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双赢"。现以山东沾化县供电公司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7.
高校和谐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发展求和谐,以人为本求和谐,以改善民生求和谐,以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求和谐,以完善科学管理机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以维护安全稳定求和谐。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他明确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阐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和谐文化生产力;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深刻阐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思想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和谐高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高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谐高校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促进高校管理和谐;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促进高校事业和谐;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升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王文不仅将孙奭之疏误作了林氏的观点,而且误会了孟子"因先王之道"的"因"字.<孟子>该章前半部分言说的重心乃在于"以"和"因"字上,"以"作动词"用"解;"因"则作动词"就"解,为靠近、凑近的意思,引申为利用、实行、操作、实践等,而非王氏所认为的作为××的标的或依据."因先王之道"、"以不忍人之政"("以仁政")和"行先王之道"同属动宾结构且语义完全一致,而"先王之道"和"尧舜之道"则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前者指汤武式之仁政,后者指尧舜式之善心(仁心).王文认为孟子"徒善一徒法"之句乃在于强调"先王之道",如制陶"模范"一样的"规整"功能,即强调"先王之道"作为标的或依据之重要地位,这就不仅未深究孟子"先王之道"的具体内涵,而且也否定了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法不能自己行)的明确论断.  相似文献   

12.
郭素媛 《现代语文》2005,(10):21-23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梁之际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其辑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因此诗以"孔雀东南飞"一句起兴,所以人们常称此诗为<孔雀东南飞>.后来元朝人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人冯惟讷辑<古诗纪>,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辑的许多古代诗集都对此诗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略有出入,最短的也有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被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誉为"长诗之圣",沈德潜的<古诗源>则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现已成为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自身状况和学校对其的管理现实都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关注,这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个必然诉求.20世纪80年代管理论丛中新兴的和谐管理理论通过确定"和谐主题",运用"和则"与"谐则"的耦合与互动,力求实现动态的和谐性改进.这为贫困大学生和谐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视角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辽宁教育》2006,(10):F0002-F0002
依清清凌水之神韵,临巍巍古塔之雄风,锦州市古塔区站四小学以“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校高则立、校特则活、校谐则兴、校美则润”为办学思想,以“全面发展、英语见长”为办学特色,使学校始终走在全市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宜宾学院学报》2007,7(7):119-120
大学和谐校园就是具有"外谐内和"的发展环境、"政通人和"的管理机制、"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相似文献   

16.
人与人之同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读者管理与服务工作,建立图书馆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闻的和谐关系,实现内部管理和谐和读者服务工作和谐,以促进和谐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7.
"竟陵八友"诗文集当以逯钦立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收最为详备,然尚有阙者.今人陈庆元<沈约集校笺>、林家骊<沈约研究>辑补了沈约许多诗文,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补辑了谢朓诸多作品,然很不完备.笔者在广泛涉猎资料的基础上,辑佚了"竞陵八友"散佚之作25首,存目24首.  相似文献   

18.
老作家杨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寓言诗创作,最近由“草原部落”创作室策划、编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幽默寓言故事精选》,是他这方面创作的结集,这些作品,短则十余行,长也不超过一百行,一篇篇都是短小精悍之作.作品共分为十辑,除第10辑写的是生活中的各种事象,其余九辑都以动植物为主人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有一定办学积淀的老学校,要在发挥自身已有优势的前提下,探求新的发展之路:以理念促管理和谐,以示范促干群和谐;以爱心促师生和谐,以活动促生生和谐,以诚信促家校和谐.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有一定办学积淀的老学校,要在发挥自身已有优势的前提下,探求新的发展之路:以理念促管理和谐,以示范促干群和谐;以爱心促师生和谐,以活动促生生和谐,以诚信促家校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