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省从1982年冬季开始推行图书寄销以来,局所属全部出版社已与近三分之一的销货店建立了寄销关系。实践证明,寄销较之包销,有许多优越之处。第一,扩大了发行量,提高了满足率。长期的征订包销制,存书损失完全由书店承担。书店因担心积压,进书往往是“宁少勿多”、“宁缺勿压”。实行寄销后,书店解除了后顾之忧,敢于根据“以需订进”的原则,尽量少  相似文献   

2.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社、新华书店曾携手合作,试行国书寄销制,并初见成效。但和其他新事物刚出现时容易受挫一样,寄销机制在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3.
4.
专人负责 分月登记 及时清退 搞好结算 寄销图书解除销货店的后顾之忧,扩大销售。实践证明,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深受欢  相似文献   

5.
10多年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功,全国形成了“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格局。这种发行体制比过去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发行体制有许多优越性。出版社可以通过办发行直接参与图书市场,了解信息,取得了及时出版适销对路的图书主动权。新华书店不再垄断图书市场,加强了开放意识和竞争观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图书发行的覆盖率。集体和个体书店(含书贩),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经营,对活跃图书市场,协同新华书店解决“买书难”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6.
去年下半年以来,发货店(所)和出版社发往销货店寄销的图书越来越多,受到了基层店的欢迎。但也存在寄销过量、结算误期和图书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一、数量要恰当。现在一些单位主动发货寄销,数量过多。基层店因销货有限,不得不大量退货,致使双方都不满意。最好,事先发函征求寄销数量再寄。 二、结算要及时。寄销时间一般以三个月为好,时间一到,发货店(社)应主动通知基层店结算。千万不能一发了事,增加基层店负担。  相似文献   

7.
寄销制在图书市场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各国出版发行业的销售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也把寄销制作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寄销制在购销体制完善和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图书实行的是完全寄销制,即代理商如不能销售可无条件退货,这就把风险完全甩在出版社这一边,因此,重新审视寄销这种图书销售模式已经搬上了图书出版业的日程.  相似文献   

8.
图书主发寄销,就是出版社根据本社的出书情况和全国各地书店的销售情况,主动将图书分发给书店进行销售的做法。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做法。如日本的东贩等发行公司,每年所主发的图书约占全国图书总量的70%左右。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由发行公司...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到某渔具及出售观赏鱼的店去购买观赏鱼,见该店柜台内陈列着《钓鱼技巧问答》《金鱼饲养基础知识》《热带鱼饲养二十八题》等小册子。当笔者问起这些书的来路时,店主毫无隐瞒的告诉笔者:有一天有位从新华书店来的发行员到店中购买钓鱼杆,他触景生情般地向店主推销有关图书,店主也许见有利可图同意其书实行寄销,结果使店主去年仅售这几个品种方面的书就额外获利近两千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解放前后曾尝试过图书寄销,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售制没有推行开来.1982年7月,文化部发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重新提出寄销问题.1984年4月,经过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实行寄销制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关于购销形式改革的意见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发出的《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我们对“寄销”形式进行了不断的试验,它给出版社、发货店和销货店带来了喜和愁,如若把它的愁变喜,则寄销的前途大矣! 一、寄销创局面1987年初,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编辑调查市场了解到城乡居民常常为沙发上面的墙壁选不到合适的画而发愁。于是组织作者绘出三幅横推双对开沙发画(即《幽谷飞瀑》、《海之歌》、《梦幻》)。这时,作为年画已错过征订期(既未发缩样,又未发订  相似文献   

12.
在寄销问题上,有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重要因素,就是社店双方的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最初往往来源于自身的经历。当一项改革尚未显示其效益之前,人们免不了忧心忡忡,举棋不定。包销与寄销都是历史产物,前者不是一无是处,后者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弊。寄销是从包销脱胎而来的,实际上更多地表现为社店往来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国的出版社和书店,谈论图书寄销的越来越多,有关文件也较明确指出,今后要逐步推行图书寄销,现在,一部分地区正在试行。 1984年,我们曾在日本进修出版业务,参观了二十余家书店和图书批发公司,考察了日本的图书发行。在这里,我们只就图书寄销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新华书店(简称书店,下同)销售费用中的商品损耗支出逐年增多,以上海地区为例,1985年已上升到占费用总额的17%,占同期利润总额的11%,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书店历年的资料分析,商品损耗通常占费用总额的10%左右。最近几年之所以出现上升的势头,一方面是新的经济形势与出版、印刷、发行体制不相适应等原因所致;另一方面,书店现有的滞销图书报损核算办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商品损耗费用的持续增加。因此,如何正确核算滞销图书在现实水平下的合理损耗,应成为发行部门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根据书店现状,我认为,如能采用待摊法核算滞销图书资金,将能较好地反映出书店商品损耗的实际程度。下面,试从几方面对这个问题作  相似文献   

16.
自1982年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在积极推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减少流通环节的试验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根据我省历来社店关系密切这一有利条件,我们首先抓了社店联合寄销。这种寄销调动了基层书店发行浙版图书的积极性,扩大了发行量,缓解了“买书难”。  相似文献   

17.
出版业图书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往往滞后于其实物的形成过程。图书已经销售,实际成本无法按时结转,这是一个通病。主要原因是多数出版社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将图书印制业务委托给其他印刷厂进行加工。由于图书印制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以及时间和银根的松紧、地理和环境的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图书成本费用的按时归集。近年来出版业加大了深化改革的力度,管理层次和经营模式趋  相似文献   

18.
项目管理在图书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社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管理要效益,管理上去了,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在出版社的实际业务工作中,图书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造成出版管理始终制约着出版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前进的步伐。当今出版社的实际业务工作中,出版图书的成本是以利润中心或成本费用中心来核算的。这些业务的核算量大且统计要求频繁,利用传统的科目核算方法有以下弊端:1.科目体系庞大,工作量增加,且错账率较高。2.统计相关核算不方便,不及时,增加了劳动强度,且造成管理层获取会计信息滞…  相似文献   

19.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20.
编辑如何利用Excel核算图书成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对编辑工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图书的成本核算成为编辑工作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一般而言,图书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计算比较繁琐.能否让繁复的成本计算变得简单轻松呢?Exeel强大的运算功能可以轻松地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