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节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总复习课。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回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见学生摇头,教师又追问了一次)生2(不太情愿地):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相似文献   

2.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方法: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求6个面的面积的和。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或者(长×宽+宽×高+长×高)×2,用字母表示:S长方体:(ab+bh+ah)×2;正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由长方体的特征集体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十长×高十宽×高)×2,再用S、a、b、h分别表示面积、长、宽、高,从而得字母公式S=(ab ah bh)×2,然后出示例题,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4.
建立基本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先决条件。例如,要真正懂得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之所以是:(长×高 宽×高 长×宽)×2,首先就要建立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本中,用六个面相加的方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即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由于计算的面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判断计算各个面所需的棱长,常常发生重复或遗漏,造成计算错误。  相似文献   

6.
1.有一块长30厘米、宽24厘米、高15厘米的长方体,平均分成3块后,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解:若沿长将它分成3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增加:4×24×15=1440(平方厘米);若沿高将它分成3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增加:4×30×24=2880(平方厘米);若沿宽将它分成3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增加:4×30×15=1800(平方厘米).注:此题中表面积增加多少与分长方体的方式有关.要把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3块,分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分后增加的表面积会不同.2.A国人表示日期的方式是日/月/年,而B国人表示日期的方式是月/日/年.所以,对于1/6/2005这个日期,A国人会理解成2005…  相似文献   

7.
策略一:烟囱有几个面?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课堂练习中我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铁皮烟囱长20厘米,宽20厘米,高40厘米,做50个这样的烟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在教学反馈中,有不少同学的算式是:(20×20 20×40 20×40)×2×50=20000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6半方厘米,那么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与解]从问题入手进行推理和判断,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入手,根据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思考,具体的思考过程如下: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而题中长、宽、高三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就得从其他已知条件入手,分析、解  相似文献   

9.
巧求表面积     
<正>【例1】把一个长28厘米、宽2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平均分成4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思路点拨一】要求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可以用切开后木块表面积的和,减去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从图上可以看出,长28厘米被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这4个小长方体的长都是28÷4=7 (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5厘米,求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乘4就是切开后所有木块表面积的总和,再求出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问题就能解决了。  相似文献   

10.
[案例] 在复习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后,教师设计了以下复习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一层次,学生用"(6×3+3×3)×2"计算;第二层次,引导学生想象侧面展开图,得出侧面积的另一计算方法"底面周长×高"——(6+3)×2×3.  相似文献   

11.
如此求面积     
学完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10厘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出了(5×5 5×10 10×5)×2,5×10×4 5×5×2两种算式,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当我准备继续讲下一题目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  相似文献   

12.
学生初接触几何概念,教师可先让学生课下动手做模型,如在讲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前,老师先给学生看一组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并让学生参照书上的图样用硬纸做:(1)一个长2厘米、宽3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2)长、宽都等于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3)制作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同时布置思考题:(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什么?(2)六个面中,上下两个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出示长方体木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块木块,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体。师:谁来说一说这块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的体积指的是什么?生:它的表面积指的是这块木块6个面的总面积,木块的体积指的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师: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生:(长×宽+长×高+  相似文献   

14.
例1.表面积一定的长方体中,正方体体积最大。 证设a、b、。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面积为S,体积是V,则 V=abe,S=2(ab be ea)。由(ab·bc·ca)告‘些上专七竺一得F((旦) 6了当且仅当ab二bc=ca即a二b二c时等号成立,即a二b=c时体积最大。 例2·(22名 解 解方程(22刃 1)(2“  相似文献   

15.
讲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后的一节练习课上,当学生通过基本练习已掌握了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后,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敞口长方体纸盒,如图: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纸盒的表面积。由于学生有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学习基础,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以下两种解法:解法一:先算出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再减去一个底面积,就得到敞口纸盒的表面积。列式为:(长×宽+宽×高+长×高)×2-长×宽解法二:由于是敞口的纸盒,只要算出一个底面积,长×宽。再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长×宽×2,以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宽×高×2。最后把这…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课本在分别讲了“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后,又将其统一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统一,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而且好处有三: 一是能启发、诱导学生计算出底面是三角  相似文献   

17.
丢失的面积     
活动内容: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时表面积的变化问题。活动准备: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玩具积木12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2个(可用萝卜切成)。活动过程:一、面积会丢失五.计算:①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②二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2.操作:把三个校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计算:先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求出它的表面积。3.比较:二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长方体表面积哪个大?大多少?4.讨论:长方体本身就是用正方体拼成,为什么表面积会不相等呢?为什么正好是相差18平方厘米呢…  相似文献   

18.
黄艳 《湖南教育》2004,(21):41-41
我曾听了某教师上的一节五年级数学课,课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教师给出这样一道题,供学生练习:有一个形状是长方体的鱼缸,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对于这道题,有个学生在板演时作了如下解答:(40 15×2)×(30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听了一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新授课,这堂课富有艺术性的巧妙结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在课结束前,老师出示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请大家算一算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作业本上算) 生1:10×5×2+10×4×2+5×4×2=220(平方厘米) 生2:(10×5+10×4+5×4)×2=220(平方厘米) 师:(再拿出一个相同的长方体纸盒)如果把这两个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合拼在一起(沿长的方向连接),大家想想看。这个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220×2=440(平方厘米)。生2:440平方厘米。生3:440平方厘米。多数学生对此答案表示赞同。生4:应该是420平方厘米。(只  相似文献   

20.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章的难点。这是因为求长方体表面积时,要把长方体中的长、宽、高分别看成是各个面的长和宽。由于学生空间观念薄弱,计算时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