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也就是说,干什么,就得要学什么、钻研什么。 8年前,24岁的我被招聘到铜山报当记者。过去,我曾写过几篇稿子,自我感觉良好。可到报社后,两个月过去了,勉强见报的多属配发稿。问题在哪儿?我决定请老师——掏出半月的工资,把县书店里的新闻书抱来了一摞。白天下去“采购”,晚上回来啃  相似文献   

2.
中国首家由记者开办的“记者书屋”日前在天津开业。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女记者施莹担任书店的总经理。和她一起“下海”的还有四个记者。他们找企业家借了二十万元,想把书店办成全国新闻类书刊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书店。  相似文献   

3.
记者书屋     
中国首家由记者开办的“记者书屋”日前在天津开业。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女记者施莹担任书店的总经理。和她一起“下海”的还有4个记者。他们找企业家借了20万元,想把书店办成全国新闻类书刊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书店。  相似文献   

4.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捅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字。若要抢,干脆事先声明“我反对同步”,那就大家各显神通好了。对那种缺乏信义的行为,同行们加以谴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报道新闻是否需要“同步”,我在根本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大家知道,目前全国报章杂志已达几千种,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老师邓军江一纸调令将我推到新闻干事的位置上。从未涉足新闻工作的我,顿时慌了手脚,感到肩上担子突然沉重了起来。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没有只言片语变成铅字,心情别提有多糟糕了。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满怀委屈和苦恼的我,第一次给她──我的女友写了一封报忧信。得知了我近况的女友,居然一改往日的恬淡,变得分外热情。她来电话说要我立即参加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我颇纳闷地问她是怎样知道部队有这个中心,她格格地笑而不答。把学费寄出去的那个星期六下午,我在办公室里加班,竟意外地接到女友的电话。她问我是否已参加函授,又问…  相似文献   

6.
在我近三年的新闻采写实践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新闻写作实践的重要,即要多写。这样才能逐渐地掌握新闻采写理论。不然的话,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我在开始搞报道时,特别注重新闻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大多花在看书上,《新闻采写知识》、《人物专访三十问》、《新闻知识讲座》等,凡是有关新闻方面的理论书,我看的确实不少,知识也学到了不少,对同行写的消息、通讯,也能指出其中的毛病。开始实践时,觉得自己采写的新闻,构思的完全符合要求,五个W也能想进去,但是,同行们看了却直摇头,找出一大堆毛病,都说我讲理论头头是道,可写的作品相差甚远,判若两人。打那以后,我就暂时把新闻理论书放  相似文献   

7.
多做些科学与文化相结合事情卢嘉锡全国科技大会后不久,柏生同志便兴奋地告诉我,应出版社同行友人盛情相邀,她正在忙于选编又一本她的新闻采访集子。她把这本集子取名《文泉集》,请冰心大姐题了字,而要我为她这本新作写几句话.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列宁预言的“自然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界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甘阳在《将错就错》里提及芝加哥大学的书店,我至今记忆深刻。那是一家很小,却能把芝加哥学派的众多教授吸引过去的书店。书店对书市的反应非常迅速,能及时把各种优秀的图书提供给读者,同时书店也为学生提供门类齐全的教材。因此,那是一家备受师生欢迎的书店。作为一名学生,这大概就是我理想中的书店。  相似文献   

9.
经常阅读《光明日报》的读者,多数会注意到这个名字:樊云芳。这位四十一岁的女记者,近年来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报道。从1981年到1984年,她每年都有新闻作品入选全国好新闻,有的新闻作品还被作为范文,选进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写作课教材。今年,她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几个头条,又有了新的高度,引起了读者很大的兴趣。在上海、在北京、在武汉、福建……我都听到过一些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樊云芳的报道,广州的一位同志给我写信说:“樊云芳的报道,已形成了她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并讲有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很想了解她是怎样学习和写作的。这里,我把这位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女记者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序章已在,开启未来.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口述实录”的新闻兼文学的模式,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殊荣.她把沧海装进杯子,她把历史收进一页;她记录过去,她开启未来.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做记者属于科班出身.在她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出版了《我是女兵,也是女人》(1983年)、《我还是想你,妈妈》(1985年)、《锌皮娃娃兵》(1989年)、《被死亡诱惑的人们》(1993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1997年)、《二手时代》(2013年)等作品,并创作了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创刊十周年了,而这位良师益友与我的关系却是已有二十几个年头。 是她和她的前身《北京日报通讯》,把我从一个插队知识青年引上新闻道路;又是她二十几年陪伴、引导着我,帮我不断  相似文献   

12.
石翼 《军事记者》2001,(1):17-19
在当今军事新闻记中,高级记江永红是公认的一把硬手。随着他的新闻作品频频出现和在军内外连连获奖,许多读和新闻界同行迫切想知道他在军事新闻写作上取得成功的奥秘。其实,任何新闻作品的成功,都往往缘于作在选材和表现两个方面倾注的匠心。这里,我想仅就江永红同志在新闻选材方面的特点作一点初步的探讨,就算我学习江永红新闻作品的一篇粗浅体会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是一份高品位的新闻业务刊物。我同许多同行一样,把《中国记者》视同自己的良师益友,从创刊的第一期开始,每期必读。其实我对《中国记者》的这份感情,渊源很长,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伴我漫长的记者生活的,就  相似文献   

14.
委屈大奖赛     
有一位女士,孩子刚满月,她就把奶给断了,因为她要喝咖啡。她说,我太屈得慌了,为了孩子,我都一年没喝咖啡了。她表妹劝她说:咖啡对自己的骨骼也不好呀。她说:我一边喝咖啡,一边喝钙奶。刚丢了工作的表妹就觉得受刺激,以后就不再找她,而是和一个过去来往并不密切的女同学热乎起来。女同学守着一个小报摊,表妹就常常到她那里聊天,  相似文献   

15.
费士廷 《军事记者》2005,(11):50-50
以前,虽然在部队干过新闻干事,但仅仅是比着葫芦画个瓢而已,从来没认真想一想:什么是新闻?新闻怎样写?年初,我在书店买到这本《穆青论新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解渴。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杰出的领导、当代名的新闻记,穆青这本由85篇新闻理论章和工作总结结集而成的书籍,无疑是我入门和学习的教科书。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和触动是多方面的,但觉得读书笔记还是要集中一些为好,就把穆青有关记与调查研究的论述梳理了一下。  相似文献   

16.
网上书店     
美国加州有一家书店经营15000种小说,早在1994年开始,就用一台IBMPC机管理整个书店的供、销、存。有了电脑之后,每天的盘点工作只需按几个键就完成了。她自称是在WWW网上第一个拥有自己网站的书商,每周她都会更新公布的书目,其中包括库存的和预定的图书,很多是平常书店中买不到的。读者可以通过EMAIL或电话直接订购,书店接受支票或信用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初踏新闻的新生。很幸运和《新闻爱好者》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是今年九月份认识了《新闻爱好者》,初次相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每次打开她,便浑身有力,兴奋充满每个细胞。在全天紧张的学习之余,拿起她,全天的紧张、高强度的训练、烦人的琐事便随之消失,从而使我的生活慢慢充实起来。 拿到《新闻爱好者》这本书就如拿到一把金钥匙,打开这本书就如打开知识的宝库。名家名记者的坎坷经历和绝妙的手笔,使我的思想一次一次的升华、洗礼。就像婴儿吮吸乳汁。通讯员园地尽现来者的酸甜苦辣和心得所悟。 有的新闻人说,学新闻…  相似文献   

18.
写下这个题目,禁不住心里一阵惶惑。从来没想要把“新闻”与“广告”放在一起研究,更不用说“思考”了。然而事情往往出人意料,就像我,写了十多年的新闻,从没有想到要干广告,但忽然有一天不由分说就成了广告人。角色变了,新的感受接踵而至,自然就有了比较,有了新体验,时间长了,又有了些个人的看法,觉得怪有意思的,于是就有了这个题目,这篇文章,聊且与过去以及现在的同行们共勉。从事新闻工作,一大特点是接触的人多,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期间少不了听到各种评论,对记者,有恭维的,有讽刺挖苦的,也常有  相似文献   

19.
时光飞快流转,以九十高龄谢世的黄宝珣,离别我们有七个春秋了.说起当年,生活书店的小青年都得叫她一声大姐.因为她在生活书店孕育时期,<生活>周刊只有两个半人的时候就走进<生活>了.  相似文献   

20.
何潇 《新闻前哨》2000,(4):43-44
我不知道各位新闻界的同行是不是与我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如今的记者,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不久前,我参加了一家企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大家都知道,一般像这样的会,都会发点礼品或者红包什么的,但就其新闻价值而言,没有啥内容,顶多是个一句话新闻,或者简讯什么的。可当我拿着请帖前往会场时,我发现那里已经有十几位我的记者同行了,有的甚至是一个新闻单位就来了五、六个人,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以为自己跑错了会场,与别的记者撞车了,就试着问了一下负责接待的人,他说:“每一个新闻单位只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