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7月,大兴安岭电视台党委决定对节目进行改革。确定了节目频道化、频道栏目化的思路,将大兴安岭电视台现有的无线频道和有线频道,按社会领域细化定位为新闻频道和生活频道。节目改版两年来,深受观众好评,观众都说节目新颖,有看头,正是这样一种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贴近百姓,使栏目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王哲平 《视听界》2007,(2):99-102
教育电视有没有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关键看节目。节目是教育电视经营者实现价值的载体。节目定位主要解决“办给谁看”和“怎么办”的问题。准确进行节目定位有助于提升教育电视台/频道的价值,这个价值既包含难以量化的社会价值,也包含可以货币衡量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生活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群同时也是教育电视节目收视的主流观众,精确节目定位,增强为主流观众的服务意识,显然既可以直接增加频道的“含金量”(因为观众有“含金量”),又可以促进由此启动的市场价值链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山西电视台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省级电视台,1960年正式开播。面对日趋激烈的荧屏竞争态势,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的世纪,山西电视台提出了“以改革体制促发展,用综合管理出效益,靠节目质量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从今年3月起,对全台两套节目进行全面改版。 这次节目改版,山西电视台首先根据观众需要和节目收视情况,改变频道定位,确定频道宗旨,并通过节目、栏目的合理调配体现频道特色,实现由节目、栏目经营向频道经营的转变。山西卫视频道仍定位为以新闻为主体的综合频道,各类节目将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以质取胜。自办栏目将少…  相似文献   

4.
我们所理解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初河北电台经济频道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百姓30分》,在节目里有反映“百姓身边事,群众心里话”的“百姓新闻”,有快节奏服务生活的“民生资讯”.有解决消费投诉和生活烦恼的“热线反馈”,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百姓展开的。开播一年来,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5.
一、栏目策划我们先来看个成功的例子,中央二套的《经济与法》。其栏目定位为“经济人的法律顾问”,是一档专题类的法治节目。该栏目目标观众是民营经济人士以及所有对法律问题感兴趣的经济界人士;栏目宗旨是用案例说话,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栏目风格不是刻板的宣讲法律条文,而是用案例说明层层递进,选择和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用电视语言深入浅出地诠释法律条文。它很强调规则的力量,用规则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用规则来打动观众。以“规则”为核心构建而成的节目理念,使《经济与法》拥有一片独有的、可拓展的生长空间。运…  相似文献   

6.
《记者摇篮》2010,(2):F0003-F0003
2009年丹东电视台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优质化”的总体思路,对全台节目进行改版,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一小时电视新闻杂志《第一传媒》节目。在栏目个性定位为:百姓视角,  相似文献   

7.
随着频道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视竞争在多频道竞争时代更多地表现为同质竞争,即相同或相近定位的类型化频道之问的竞争。目前电视媒体市场的现状,传受众感到“有节目,无频道”即品牌节目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陈亚军 《视听界》2004,(4):69-71
频道化时代的当今电视媒体,传播模式正在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化,受众的地位日益提升。各级电视台都加强了对受众的研究,纷纷以受众的兴趣和爱好来衡量与裁度自己的传播内容及方式,着力以平民的理念、视角去办平民的节目。盐城广播电视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原有的6频道重新定位、包装,创办了法制·生活专业频道。运作五个多月来,我们将频道的形象设计、打造特色栏目、创新采编手法和广纳百姓参与作为“安身立命”的四大支柱对频道节目进行整体建造,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民生大参考》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频道开播三年后,通过对频道资产存量的盘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结合媒体市场运行环境,全力打造的新型新闻资讯栏目。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打,提出“百姓无小事,民生大参考”的节目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以来,一批高举“游戏”大旗、以娱乐为宗旨,吸引百姓参与的综艺节目成为荧屏热点。其中最为红火的当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中央电视台的《城市之间》。《快乐大本营》定位是文艺与游戏相结合,《城市之间》是从法国引进的大型趣味体育竞技节目,总体来说这类节目就是“输送”快乐,让观众开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宽频带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在各地的延伸,城市电视台在节目套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台多道”的格局。这样,在确保节目质量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努力优化专业频道之间的分工,将频道功能按照受众的多方需求进行定位,就成为各城市台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顺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频道”这一与城市观众关系最为密切的节目组合思路,已经开始提上城市电视台节目规划者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台生活专业频道开设,生活节目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节目主持人作为百姓心目中的特殊“成员”,其主持的风格个性也必须具有独到的一面,方能扬起生活节目的风帆。首先,主持人要树立朴实、亲切、真诚的形象,成为观众的知心人。我国最早从事电视生活节目的主持人首推中央台主持《为您服务》的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沈力老师。在主持节目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沿着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求生存、谋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打造频道品牌的理念,以“大策划、大制作、大品牌、大活动”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走出一条“以活动带动节目,以节目促进活动”的新路子。频道实施“品牌战略,精品战略,营销战略”,着力构建节目制作、营销的三条战略通道,实行“以百姓经济拉动收视率”;以“老板经济”和“美丽经济”拉动频道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凸显频道特色,强化服务功能。成功举办了“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评选”, “青春中国、魅力福建”、“CCTV电视模特大赛”, “梦想中国,飞越福建”, “商标评选”等品牌活动;培育了《热线777》、《企业家之路》、《海峡西岸论坛》、《纠风之窗》、《07大看台》等精品节目。频道连续七年夺得全国节目一等奖,被评为全国“三五”、“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第四届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相似文献   

15.
傅萌 《视听界》2011,(5):101-102
财经新闻节目通常在非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惨淡。有些频道开办财经新闻节目,只是为了满足精英人士的需求。但由于专业性不强,那些脱离生活的枯燥数据和苍白教条,往往很难吸引精英人士,而普通观众又难以从干巴巴的专业术语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于是,财经新闻节目专家不愿看,百姓看不懂。一些财经新闻节目只是提升频道“品位”的一种点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台的频道越来越专业化,各个城市电视台纷纷开办了以都市市民为最大化目标观众、以反映市井人生、服务百姓生活为基本内容的都市生活频道。作为频道主要内容的经济节目,要办出特色,就要突出服务特点,充分体现经济节目的服务价值。而要增强城市电视台经济节目的服务性,就要找准节目受众定位、做好节目前期策划、提高节目编导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7.
《民生大参考》是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频道开播三年后,通过对频道资产存量的盘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结合媒介市场运行环境,全力打造的新型新闻资讯栏目。2004年元月一日与公众见面。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打.提出“百姓无小事,民生大参考”的节目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许阳超 《视听界》2011,(6):44-45
近几年,面对观众日新月异的收视需求,各地收视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民生新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式更多样化。作为《零距离》向民生服务维权方向衍生的节目,江苏城市频道的《石头会说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和国内其他同类节目“大而全”的服务理念不同,《石头会说话》始终坚持以“投诉维权”、“民生服务”为两大核心特色,着力于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和  相似文献   

19.
1996年7月1日,一个电视经济栏目的全新品种《生活》栏目出砚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它立足于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新生活为主要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经济生活、服务百姓经济生活、引导百姓经济生活。丰富的报道内容,优美、朴素的语言,清新淳朴的画面、亮丽的色彩,美观的设计,受到了观众由衷的喜爱,成为一档百姓喜欢的电视节目,“锁往频道,关注《生活》”已成为观众的必然。《生活》作为中央电视台二套的主要栏目之一,与百姓的现实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它在传递、沟通经济生活信息、指导生活。探讨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一、电视生活频道面临的困境现在全国的电视生活频道发展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困扰了电视生活频道的运营,主要表现为:1、内容广泛,定位模糊之所以全国的电视生活频道定位明确有广泛影响力的还尚未出现,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定位问题。“生活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装,”则典型地反映了全国电视生活频道定位所面临的尴尬。由于生活频道没有亮点,没有看头,于是成了观众眼中的“鸡肋”,并极大地损害了生活频道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