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红 《新闻前哨》2007,(6):57-57
播报风格如何,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新闻节目的播报,应具备什么特色呢?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的运用,是以事实帮助记者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帮助观众把事物置于特定环境、条件中去理解、分析,从而引出深层次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新闻背景材料因新闻事件的发生而显现出强烈的新闻价值,它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可以增加新闻的厚重感,丰富新闻的信息含量,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和完整,同时具备独特新闻价值的新闻背景材料本身也可以作为新闻内容加以呈现,成为背景新闻。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新闻背景材料的来源渠道已经大大拓展,电视媒体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新闻背景材料,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电视是时代的“镜 子”,它不但内容应该充 满时代气息,“包装”也应 该反映时代的特色,跟上 人们审美眼光的变化。中 央电视台的新闻荧屏版 面就很富有现代意识,经 常创新,创造出一种跟上 现代化建设脉搏的风格, 不论栏头、栏题还是标 题,既庄重大方,又活泼 高雅。不少地方电视台的 电视新闻制作也颇有朝 气和时代气息,但是追求 猎奇和花哨的现象也不 少见。这就是说,当代电 视新闻仅注意导向性与 现代性还是不够的,美学 意识与文化意识应是当 代电视新闻相辅相承的 两个重要因素。 所谓美学意识,就是 指编辑要懂美学,编排新 …  相似文献   

6.
徐志东 《新闻前哨》2001,(10):29-30
电视新闻形态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空间形态上看,至少包含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从时间形态上看,有早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等等;从内容形态上看,就有诸如体育新闻、工业新闻、商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教育新闻等,显得十分庞杂,因为每一个新闻门类还可以细分下去;从形式形态上看,有消息类新闻、专题新闻、新闻特写、新闻背景、纪实新闻等等;从传播形态上看,大体上可分为直播新闻、录播新闻等。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形态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正因为如此,电视新闻才蕴藏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把握…  相似文献   

7.
参加电视台新闻节目多了,心中的感慨油然而生.一些电视节目制作人似乎还不明白新闻的本来含义,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程式化的语言,以反复排练的方式追求新闻的“尽善尽美”.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种对新闻负责任的态度,但从本质上来说,由于偏离了新闻的基本规律,因而制作出来的新闻给人一种虚假之感.  相似文献   

8.
郭之文 《视听界》2010,(2):79-80
“节目年年做,节目常常改”。电视人都知道改版的必要性,但改什么、改多少、如何改,有时却比较盲目。本文对电视节目改版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弋枢 《视听界》2002,(2):43-44
新闻一旦和“故事”《这两个敏感的字眼不加界定地并列,似乎就有了一点暧昧的意味,大抵就像“新闻策划”一样,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会引起传统新闻观的质疑。因此,当各地方台悄然兴起“新闻故事”类栏目的时候,代表权威和方向性的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5,(9):20-20
安陆市广播电视台(432600)赵玉兰在《电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一文中认为: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的重要一员,能否就新闻事实及时的发表评论,是对电视台综合水平的一个检测,是充分发挥喉舌作用的关键。时效性是电视新闻评论的生命线。通常有双重含义:一为时间,即尽可能缩短评论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二为时机.即重视因时因势,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这两个侧面是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娱乐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作为一种可以为大众带来娱乐消费的媒体早已被中国人所认知,人们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忙忙碌碌中,太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而娱乐经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还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于是中国的电视界就把娱乐作为其最大的发展生存支柱。眼下,娱乐在电视界大行其道,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其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变化,就是新闻娱乐化的潮流。新闻娱乐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  相似文献   

12.
13.
所谓电视新闻连线报道就是以主演播室为中心,单线、复线或放射线状与其它分演播室主持人或外景地记相互串联,共同来完成信息传输的一种报道方式。这种新闻播报方式不仅充分地展示出电视传媒高科技含量之强势,也可充分地、即时地发挥节目主持人、现场报道记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导播在主演播室的准确切换连线及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实现媒体融合,媒体从业人员应提高对于多维度报道的关注度,保证新闻报道具有先进性、深入性、准确性,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报道可能存在的客观性及倾向性失衡问题,从而实现媒体影响力以及公信力的提升。本文针对多维度报道进行分析,为从根本上避免新闻出现倾向性及客观性失衡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有未来学家预言: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连续性的录像将取代静态的新闻摄影。但这些至今没有实现。而现实是,图片的运用不仅仅只是依附于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还大张旗鼓地走上了有第四媒体之称的因特网,成为其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在电视上,也不乏图片靓丽的身影。上至权威的央视下至区域性卫视和城市频道,综合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图片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人物图片的运用。我们经常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这样的新闻: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背景材料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求对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作分析、解释,并交待有关的背景材料.新闻背景材料是深度报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新闻背景材料?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呢?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这一被西方媒体早就运用得驾轻就熟的电视艺术手法,虽然在我国尚处于蹒跚起步阶段,但这种手法一旦发力,便迅速异军突起,成为同业乃至媒体间竞争的一柄利剑,并越来越成为各家电视台倾力打造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8,(1)
本文从视频系统、照明灯具和新闻背景材料及服装化妆等方面,介绍了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如何保证图像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少忠  王巍 《新闻传播》2006,(10):60-60
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