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明了观察与实验对中学生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各种能力所起的作用 ,结合物理教学中的典型事例介绍了通过“广泛观察”、“客观观察”、“辩证观察”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扩充实验内容”、“改进实验装置”、“加强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非常大。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沃土,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然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在十个自然学科类别中,按喜爱次序,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排在听教师讲基本理论和听老师讲解练习题之后。许多学生反映,演示实验只是看看有意思,学生实验只是做做有趣,并没有多大的意思。“看看有味道”和“做做有趣”主要是感知层次上的感受。而“没多大意思”主要是思维层次上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高考化学实验内容取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综合程度高,选拔功能强;题目形式灵活多样,立意突出以“能力”为主。学生在高三复习中要深入挖掘课本实验,归纳总结,对比研究,并且在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考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2005年各地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征宇 《物理教师》2006,27(3):53-55
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来鉴别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实验试题的设计本着“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应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基本实验、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电学实验谈培养学生的能力姚燮朋由于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实验课前不认真预习,实验中按教师开的“菜单”去盲目验证,实验后敷衍了事地写一份实验报告。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做并且有条件做的许多重要实验被人为取消,或者成为“黑板上的实验”,造成学生“听实验、背实验”的现状,这使得学生能力结构的发展不完整,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针对此现状,本文就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九个指标;并论述通过“加强平时实验教学,重视学生课外实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化学微实验可以使学生以较少的化学试剂、简单的仪器设备、具体的问题进行实验,其具有微型化、可操作性和探究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创新微实验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把化学知识和实验有机结合,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通过微实验设计与应用,用“自助式”“嫁接式”“类比式”“比对式”等模式的微实验提升学生化学逻辑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初步学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和技能等,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培养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凸显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对此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从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培养实验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出发,物理实验的复习策略必须注重“细致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我校针对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相对不足、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方位把“任务式”的实验改为“开放式”实验。  相似文献   

12.
“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索物理规律。“设计型”实验题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演示实验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三、培养学生选择仪器的能力;四、提高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的能力;五、注重“设计型”实验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薛亚玲 《学苑教育》2012,(23):72-72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必要途径。“兴趣实验”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能满足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实验倡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以提高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实验及科学探究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努力实现的目标,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是每个生物学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过去“传道”为“导航”,改“传授型”为“探索型”。在探究中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新大纲指出:“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无论是现在的试题考试方式还是将来的现场操作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目的都是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记忆程度、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能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兴趣和积极性与实验能力的形成呈正相关。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学生往往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第一次化学课的到来,教学时应抓住这一心理,认真教好第一次化学课,做好第一个演示实验,指导好第一次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心中建立起“化学是一门严格科学”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纠错型实验设计题是一种跳出课本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解为载体的新题型.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又考查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导”的作用.我们知道。实验的成功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上,目的明确、方法恰当、操作规范;客观上,实验器材、外界条件影响等.因此:我们设计实验时,必须针对以上因素,做到设计合理.选择的器材可行,科学方法使用恰当,理论与实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实验能力,贵在导引,实验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施“导”促“练”、促“学”。那么,如何在实验课教学中施“导”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提出了“四导(疏导→指导→引导→辅导)”教学,通过“四导”使学生真正地、全面地、深入地掌握每个实验。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1课前疏导与实验有关的知识每个实验都涉及诸如实验原理、设计思路、方法步…  相似文献   

19.
化学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觉到学生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方面显得较差,动手、动脑不够,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影响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和其他能力的养成。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应是广大化学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的取得,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欲望,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能力。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化学实验中,教师和学生手中都有化学实验报告手册,教师往往通过讲解、示范实验注意事项,学生“照方抓药”完成实验操作。这种实验非常被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要说扩展学生思维,因此,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就成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自主实验是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一种自觉、主动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自主实验能力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觉独立的去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