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短跑途中跑技术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方法对我院20名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进行训练实验,训练实验表明:有针对性的造反下肢摆动伸髋和着地技术训练,能有效的改进途中跑技术,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炜  陈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720-1722
作者曾在<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1]一文中提出"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理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划船式短跑技术",采用与"后蹬式或屈蹬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经典理论"对比的方式叙述"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3.
后蹬动作作为途中跑的核心技术,它决定着跑的技术特征和效果,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技术因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途中跑的后蹬角度人手,对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指标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外优秀短跑运动员“以伸髓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和我国短跑运动员“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提出了改进我国运动员100m途中跑技术,由“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转变为“以伸髓为主导”后蹬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专家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针对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点,设计了与短跑途中跑"送髋"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发力特点相对接的技术训练方法,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二年级短跑组学生22人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训练实验,并对实验对象的专项成绩、送髋技术效果以及其它相关运动学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受试对象的100米成绩和途中跑"送髋"技术及相关运动学指标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短跑途中跑支撑脚后蹬扒地技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短跑运动员支撑脚后蹬扒地技术进行理论分析,认为运动员在途中跑过程中,支撑脚后蹬扒地是推动人体快速前移和提高大腿前摆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支撑脚后蹬扒地能力训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技术.探索影响男子100m跑成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0-30m所用时间和最大速度值是影响男子100m的关键因素.其次最大速度值也是影响男子100m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中外100m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影响中外优秀100m运动员成绩的主要技术环节途中跑技术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短跑运动员在着地缓冲、后蹬、摆动技术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所在,得出,在途中跑技术训练中运动员下肢肌肉离心收缩能力及适宜的缓冲蹬伸膝角是我国教练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实现了支撑腿机能节省化,才能解决我国田径界在短跑训练中一直强调的提高运动员放松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短距离跑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场地和其他因素的不断更新与改善,对短跑项目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献资料、专家访谈、分析对比的方法,就现在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现代短跑途中跑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为短跑项目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着地缓冲对我国男子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中外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特点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途中跑整体技术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短跑传统技术原理和长期采用的技术专门练习是造成中外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差异的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短跑途中跑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周年。后奥运时代需要反思媒体在其中的表现,以及奥运会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深刻变化。本文运用框架理论的分析方法,对《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媒体此次报道视野开阔,国际化思路彰显,树立了理性、建设性的报道基调,采取了宽泛的报道框架,从而最终为公众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但是,今后媒体需要加大深度报道力度,坚定“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进一步克服“金牌至上”的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12.
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开展完整意义健康教育提供背景参考。并从大体育健康教育的视角,建设性地提出了改进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性和补救性对策,为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军人体能训练长跑的不同着地方式,目的是改进着地技术、减少训练伤病。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目前有脚前掌、脚全掌和脚后跟三种着地方式;现有研究表明,跑速小于3.3m/s时多以脚后跟方式着地,跑速大于5.5±0.3m/s时多以非脚后跟着地方式为主,而对我军长跑训练中4m/s左右跑速时的着地方式缺乏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与比较是以语言学习思维模式为主体来研究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跨文化交际需要的。比较是通过一种逆向思维,把异域文化嫁接或移植到己域文化范围的过滤器。英语教学可借助于这个过滤器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记忆网络图,使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比较法可以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开拓思路,从而推进语言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23C+1动作落地技术的动力学分析,揭示了落地技术的力学原理和影响落地稳定的构成因素.从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角度,着重分析缺乏自信、过度紧张或过度兴奋等心理因素,视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等生理因素对323C+1落地技术稳定性的影响,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高精度三维测力台(kistler9281B)与高速摄影机(A—16)同步,对不同水平高栏运动员下栏支撑水平力量和速度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①A组和B组运动员不同的下栏支撑水平力曲线特征以及水平缓冲和蹬伸冲量比值使其下栏支撑水平速度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②减小水平缓冲冲量的关键是缩短缓冲时间,以期缩短整个下栏支撑时间;增大水平蹬伸冲量在于加大水平蹬伸力量。③下栏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支撑点的水平距离,着地支撑角度大小以及身体躯干角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下栏着地支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謇在实践“教育救国”过程中,以南通为实验地开展近代体育事业。他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与造就健全之国民的教育思想与主张,注重体育教育从南通师范学校到众多新式学校的推广,又筹划社会大众体育。其体育业绩与成就远远超越了一县范围,而领先于国内其他地方,并惠及今日南通的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8.
思维演练是发挥大脑的特点,利用语言,动作表象刺激相应机肉运动,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是加快实现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自我控制动作,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在排球教学中运用思维演练的方法,通过教学的试验研究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观察和统计方法,对2007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中跳马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完成的动作以第3组和第4组类型为主,整体训练水平处于中等;在落地方面的完成情况存在着稳定性差、扣分点多等问题,应进一步强调和强化落地稳定性训练,以提高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健康素质、艺术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现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健康素质:(1)生理健康:82.54分,处于良好下限水平;(2)心理健康:70.27分,处于中等下限水平;(3)社会健康:76.17分,处于中等中限水平.2)艺术能力:23.76分,处于30分以下,艺术能力一般.3)审美能力:63.33分(智商90-109),处于中等水平.4)创造发明能力:13分,处于-100~19分区间,没有创造发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