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价值,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作过这样精辟的评论: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是“红学”研究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见仁见智,厚此薄彼,甚至势同冰炭。而近几十年间看法渐趋一致,褒林贬薛,几成定论。但笔认为,评价仍欠公允。本从小说本的实际描写出发,并参照曹氏之论和前人评语,认为作原意只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鲁讯语)。书中的钗、黛堪称各极其妙,无所轩轾,所谓双峰并立,两水分流。这是《红楼梦》写实特色和现实主义成就的具体体现。中对评论古代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原则也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贾雨村,是个历采都被学界完全否定的坏人的典型,皆因其生性贪酷、劣迹昭著之仕途行径所致.然则,这种简单的结论同鲁迅所说的《红楼梦》的价值“其要点在敢于如是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的看法不甚合度,究其原委,他还有学问大、阅历广、识见多等诸多优长,他曾是才女林黛玉的启蒙名师。总之,他是个“真的人物”。时至今日,还能发现一些为师很有名,为官却劣的贯雨村型人物的踪影,这值得有关部门量才用人时鉴戒。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足堪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相媲美。对比,是《红楼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除了人物描写,在对事件与环境的描写中对比手法也常常被运用。曹雪芹常通过一些事件及环境描写的对比,突现出贾府的盛衰变化。  相似文献   

5.
鲁迅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过深入研究,尤其对曹雪芹的《红楼梦》颇具真知灼见,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定《红楼梦》为“人情小说”。笔者主要从题材取向、命意取向、故事取向、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论述了《红楼梦》作为人情小说的基本特征,肯定了鲁迅对《红楼梦》研究的独特贡献,指出他是曹雪芹的真正知音。  相似文献   

6.
旧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是鲁迅先生小说中两种主要的人物形象,闰土和孔乙己又是这两类人物的代表,本文就以《故乡》和《孔乙己》为例,赏析鲁迅小说的艺术手法,重点分析了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以便于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鲁迅先生的小说,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尝试使用对比手法,取得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洁 《现代语文》2006,(12):21-22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其在学、建筑、诗词、医药、服装等方面均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在小说中,作曹雪芹更是以服装来昭示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地位及其性格,可以说《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很好地刻画了人物面貌,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由曹雪芹所作,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行,具有其世界影响力,意义深远。一部古代名著《红楼梦》诠释了人世间的所有,从衣、食、住、行到人物家谱、人情世故,从养生补品、膳食药物到建筑风格、家具摆设。其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人物,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极具特点,成为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关于人物的刻画描写更是让读者回味无穷。在英译本中,关于人物描写的翻译效果是否和源语效果一致呢?本文将以其中的几个方面为例,简析古籍中人物描写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史记》的最大特色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但是,鲁迅先生又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又如何理解呢?我以为,鲁迅的评论,触及到了司马迁《史记》与屈原《离骚》所共通的某种理想主义精神和特色。也就是说,司马迁写作《史记》,在如实地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同时,还以炽热的感情探求着他心目中的理想。这种探求,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具有某种理想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的。这就使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史记》人物传记,带上了某些浪漫主义色彩。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谈得不多,本文就来着重论述一下。  相似文献   

10.
贾政新论     
鲁迅说:《红楼梦》“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的,叙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曹雪芹在我国小说史上的这一重大突破,自然也表现在他对贾政的塑造。贾政作为封建末世贵族地主阶级正统派的唯一男性代表,出现在《红楼梦》里,对于构成全书艺术形象的整体,以展示作品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人名浅探山东邹城孙治学对于姓名,国人自古就颇为重视。这自然影响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古典文学大师曹雪芹对《红楼梦》的人物名字就煞费苦心,甄士隐、贾雨村、元迎探惜,诸如此类的名字都颇具深义。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也继承了中国文学重视人物命名这一...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诗篇章。司马迁的史传学同屈原的辞赋、杜甫的诗歌、曹雪芹的小说一样,是中国古代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广泛且讲究,蕴含厚重的文化意味。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幼年和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钟鸣鼎食”的曹府,晚年则是穷困落魄,沦落至“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地。曹雪芹虽少时享受过精细饮食,但由于时间跨度之大致使其在创作《红楼梦》时已很难存留少时对于饮食的具体印象,因此小说中丰富且细微的饮食描写应是有所借鉴。因此,从饮食描写好“南味”的倾向入手,分析曹家渊源、明清时期饮食典籍及曹雪芹个人这三个层面,探究《红楼梦》中出现众多饮食描写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既继承了我国小说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又突破了传统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神奇性,在深厚的现实基础上,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是《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对我国古典小说艺术传统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霞 《考试周刊》2009,(2):35-36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既继承了我国小说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又突破了传统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神奇性,在深厚的现实基础上,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是《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对我国古典小说艺术传统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  相似文献   

17.
田浩东 《现代语文》2007,(4):121-121
曹雪芹既是诗人,也是学评论家。他在《红楼梦》中创作了大量有明显个性化特点的诗词,它们符合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经历及出身背景等,成为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他还以其深厚的学底蕴,多处借大观园诗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诗歌鉴赏观点。可以引导学生从诗歌鉴赏角度读《红楼梦》,将小说中有关诗歌鉴赏的字都找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所谓伴随语境,就是指语言交际中由表情、手势、姿态、身体动作等伴随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小说创作离不开必要的人物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又往往借助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完成,而人物在说话时又离不开独具个性的表情、手势等伴随因素,因而巧妙地运用伴随语境,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它又与一般意义的表情、动作等描写不同,伴随语境的运用总是与语言的交际相“伴随”,可以说没有语言交际,就没有伴随语境。因此成功的小说家总是在精心设计人物语言的同时,也苦心经营其伴随语境。鲁迅先生的名篇《阿Q正传》就是妙用伴随语境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凡读过鲁迅小说《祝福》的,对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备受凌辱、饱尝煎熬、最后悲惨死去的 情景,无不铭记于心。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与“笑”联系起来呢? 然而,在小说中,涉及 祥林嫂“笑”的描写却有三处之多,这在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刻画中,如《孔乙己》中的孔 乙己,《故乡》中的闰土等,是从来没有过的。鲁迅先生的小说,语言简练,含义丰富而深 刻,可以说字字珠玑,无一处不讲究。作者接二连三地运用这种神情描写祥林嫂,不是偶然 的。它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是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的。第一次“笑”。祥林嫂新死了丈夫,在家…  相似文献   

20.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在评论《水浒》的艺术成就时,曾经颇中肯綮地指出:“《永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其本事。”鲁迅先生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水浒》的人物语言描写是极为成功的。《水浒》人物语言描写,究竟成功在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