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佛教律部经籍被系统地翻译到中国,促进了中国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和发展。虽然比丘尼具足戒严格规定和限制了比丘尼与世俗社会的联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两晋南北朝的比丘尼们并不能做到超然世外,她们与世俗社会的联系和受世俗社会的影响是很深的。可以说,主动或被动地纠葛于佛教戒律与世俗社会之中,是两晋南北朝比丘尼信仰与生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佛教"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来有“冥界”说,而无“地狱”说。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国传统冥界思想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佛教地狱观念中的道德审判、罪恶惩罚的观念。地狱信仰与中国家庭宗教、祖先崇拜相结合,是佛教融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反映地狱观念的“入冥”故事,是在佛教地狱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对最集中地收录“入冥”故事的《冥祥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佛教地狱观念为中国冥界思想增添的新内容,以及佛教地狱观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蒙古的政教关系以1989年底开始的“民主改革”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921年人民革命胜利以来,蒙古的政教关系经历了由相互协作、利用到相互排斥、敌视的几个阶段,此后,以政压教的关系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0年之后,随着蒙古国内“民主改革”的发展,政府对宗教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政教关系依法得到健康发展。但政教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国家如何处理与佛教的传统关系的问题;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三是如何协调各宗教间的关系问题。随着蒙古国内传统宗教的恢复发展和非传统宗教的壮大,政教关系更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和尚恋爱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是一个禁区.汪曾祺的《受戒》却将宗教与爱情,佛性与人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受戒》消解了佛教作为信仰的严肃性,漠视佛教的清规戒律,张扬人性,倡扬人们充分地享受生活,回到“人间佛教”中,构建了一个“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美好世界。这是《受戒》中体现的佛教文化意识,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为主流,儒道佛教精神共同构成的艺术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外来宗教如何被中国传统思想支配下的民众所接受。作为佛教艺术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与儒教和道教思想相融合的题材,或者纯粹中国式的题材。本文对开封繁塔出现的“伴虎行脚僧图”及“唐僧取经图”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佛教艺术的中国化、世俗化、审美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出于宣扬教义、体现宗教伟岸精神的现实需要,佛教、道教音乐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优秀成分,而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断地汲取宗教音乐中的因素以充实自己。佛、道等宗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借鉴,体现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伴随着古代印度恒河文明的出现,已历时二千六百多年。尽管科学不断进步,但它仍以其强韧的生命力而延续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有鲜明的善恶观。在“七佛通戒偈”中,对佛教作了这样的概括:“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说明,佛教就是以抑恶扬善、净化人心为要旨的。原始佛教的善恶观,涉及面很广,本文只介绍几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旨在对宗教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地区在历史上就曾经是西域佛教繁盛的区域,麴氏高昌国和唐代西州时期,当地的佛教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妇女的佛教信仰方面,比丘尼和尼寺众多,优婆夷及世俗女子也学习佛法、写经讲经,布施财物等进行各种佛教活动。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到,当时的妇女主要进行大乘佛教的净土信仰。  相似文献   

10.
佛教和道教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就体现出了佛教的“空无”观念和道教的“崇阴”思想,佛与道建构了《红楼梦》的整个宗教文化。我们通过对《红楼梦》具体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文化的简要分析,揭示出佛、道的对立与统一使小说所表现的宗教思想文化远远超越了其各自所能表达的范畴,也体现了作者最终的宗教导向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佛教产生于印度的恒河盆地,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起源最早,典籍最为浩瀚。在它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外文化的渗透、交融,佛教实际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儒、道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兴盛,虽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但也不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惠能在禅宗前辈广泛兼容与吸纳中印文化的基础上,率先完成了把印度佛教全面彻底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回顾。论证了惠能创新了印度的佛教文化,使之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介绍了惠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认为惠能创立了平民化的佛教,使社会平等的理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惠能创立“和光接物”的理念。为宋明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惠能把印度佛教“出世间道”的思想与中国儒家的入世观念融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与美学领域构筑起独特的精神家园。本文还进一步把惠能对佛教文化的创新放到世界范围加以考察,认为惠能在世界宗教史上,首创政教分离的宗教改革,为宗教服务社会开辟了新天地;惠能在世界哲学史上,是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最早的奠基人;惠能在世界文化史上,成功走出了一条自主把外来的异质文化完全彻底本土化,创造出比外来文化原产地更先进的文化,实现文化可持续进步的光辉道路。  相似文献   

13.
石窟艺术在佛教艺术中占有十分显要的位置,中国的石窟艺术博大而精深,渊远又流长。从公元二世纪开窟算起,至明清小规模的开凿与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有延续千余年的发展,这一点是印度佛教石窟望尘莫及的。要深入研究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有必要谈谈其源头龟兹石窟艺术。黑格尔认为,“宗教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显然,宗教艺术的产生是出于自身宣传、发展的需要。佛教石窟艺术的产生、出现也更是如此。约在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释达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前一世纪,印度阿育”…  相似文献   

14.
较之中国众多的诗人,齐己的特殊点在于他是一名僧人。禅门制约对僧人来说是思想言行的全面制约。作为自幼脐身佛门的齐己,其创作不可能不受宗教观念的制约。同一题材、同一词语,世俗人士作如此的理解与运用,而诗僧或许渗入了特定的宗教内涵,或作了特定的宗教理解。有鉴于此,本文试从人间佛教思想的角度对齐己诗作一探究。齐己是禅宗比丘,自幼接受禅宗人间佛教思想影响,因此在他的诗中闪烁着人间佛教思想的光芒。戒恶、行善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赵朴初说:“人间佛教主要内容就是:五戒、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在“总序”中,作者指出:“人类的一切宗教都是人类的文化创造,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是这样。这是一条为全部人类历史、思想史证明了的普遍原理。”在中国,“宗教鸦片基石论”和“宗教落后论”曾长期流行,“文革”之后,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的反思,从宗教人类学和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宗教,深入把握宗教的民族性和文化性,重新给宗教做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16.
神的位格问题是宗教理论的核心问题,因为宗教其他理论诸如拯救论、神人关系论等都是它的展开和补充。西方的基督教把它表述为“三位一体”,而东方的佛教天台宗把它表述为“三身相即”。当用哲学的“体用”观点去剖析它们的相似性时,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都是在一神论基调下的普世主义的宗教表述而已。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丹霞红”这一概念,研究了丹霞红在原始宗教中的地位,以及丹霞地貌对原始宗教、佛教和道教石窟文化的影响,从而阐明丹霞地貌与宗教文化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齐鲁书社出版的《佛教文化面面观》,是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集体撰写的,属于宗教文化普及丛书四种里的一种。佛教研究室的同志们,1986年曾协助《文史知识》组稿,出了一期“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出版不久,各地书店就销售一空,再印一次,不多久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在某些学校里,举办了佛教文化讲座;在一些专业学术讨论会上,佛教与传统文化成了讨论的热门话题。很显然,社会上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宗教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宗教的基本传统在于.古代中国宗教与原始宗教保持了连续性.由此.原始信仰或宗教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在以后的中国宗教中得到了体现,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多神信仰和巫术崇拜.上述基本传统在道教、佛教和儒教中均有体现.其中道教的原始信仰品格最为典型.同时,道教与佛教的原始宗教精神还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功利主义特征和非理性特征.儒教由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因此也难免原始宗教中的一些陋习.但儒家的无神论色彩和对巫术的斥逐都具有矫正作用.道教和佛教也有与原始或早期宗教不同的部分,这是指其中的伦理内容,具体说是与善恶和惩戒观念相关的内容.但道教和佛教都受到巫术性质和功利主义特征的深刻影响,而佛教还包括精英与大众双重性的困惑以及与此相关的宗教共同体疲弱的深刻原因,这就直接削弱了其伦理性质.对儒教而言,汉代以后善恶二元论逐渐得到确立,并且受佛教影响.宋代以后以家族或宗族这一共同体为基础的惩戒观念与体系也获得建立,这些都担保了儒教伦理成为真正可能.与道教和佛教相比,儒教真正成为一个伦理型宗教.  相似文献   

20.
宗教信仰与文学艺术有着同源的关系,日本学者高崎正秀说过:“一切文学艺术都来源自宗教上的仪式,最初的日本文学便是从祭祀仪式上发生的巫觋文学,作为咒术宗教而存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在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时,也注意到民间信仰对小说的影响,惜乎只是点到为止的“略论”。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也选择了从宗教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来研究文学,如葛兆光的《禅宗与中国文学论集》、孙昌武的《佛教与中国文学》,但正式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朱迪光先生的近著《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古典小说创作》(中国文联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