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僖公二十二年》)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泓水展开大战。当楚国军队尚未全部渡过泓水之际,宋国的司马子鱼劝宋襄公抓住这一难得的战机攻打楚军,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但宋襄公坚持要以仁义取胜,不依托险阻阻击敌人,不攻打没摆好阵势的敌人。司马子鱼针对襄公的这些愚腐阔论,明确指出作战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歼灭敌人,在战场上同做人讲仁义、讲慈悲,就是白白等着挨打。但宋襄公没有采纳司马子鱼的正解意见,一意孤行,终于被打得大败,失去了争霸中原的机会。历史证明,战争无情,讲不得慈悲。这是一条既浅显而又深刻的真理,谁要是胆敢在战场上违背这条真理,他就会受到无情的惩罚。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对于宋襄公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家称其"仁义",法家斥其"愚蠢"。文章从当时的战争性质、地理环境及战车形制入手,对宋、楚两国爆发的泓之战进行新的诠释,并认为宋襄公等待楚军过河后与之交战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中原国家车战上的优势,打击楚军在车战方面的劣势,进而赢得战场上的主动地位。宋国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国力的弱小,不能将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宋襄公个人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百般装态     
孙雅彬 《大学生》2014,(19):77-77
正装是个中性词。人们不喜欢"装"的人,却都逃避不了装。关键看怎么装,装成什么。为了一城一池,短时间装是技巧和策略。装的时间足够长,便成了目标和追求。假使压制内心无数恶意,装了一辈子好人,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林林总总的装,有好有坏,有悲有喜,有高有低。不合时宜的装,留下令人耻笑的愚氓。宋襄公和楚成王在河南泓水之滨带着各自的军队,准备开战。宋军已经拉开阵势,楚军还在忙着渡河,右司马目夷望着密集如蚁的楚军,急切地催促宋襄公,楚军兵多,咱们人少,趁他们渡河赶紧下令发动攻击吧。关键时刻,宋襄公开始装。他说,仁义啊,兄弟!我听君子讲,作战时不攻击伤兵,不伤害老年  相似文献   

4.
a.“仁”———宋襄公面对正在渡河的敌军,反对乘胜出击的宋襄公说君子不乘人之危;等过了河,襄公又说君子不攻击不成阵势的敌军。等敌军摆好阵势杀将过来,“仁义之师”立马兵败如山倒,宋襄公也身受重伤,不久一命呜呼。也许他死也不会明白,正是自己的仁义要了自己的命。b.“义”———关羽无论是曹操的好吃好喝还是封官晋爵,红脸关公一概不领情,一心跟着刘备干。而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百姓也宽容地把此理解为大义所为。不过,近几年曾流行过一句歌词:“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让人颇费思量。c.“礼”———孔融“温良恭俭让…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638年,南方强国楚国攻打中原小国宋国。当楚师正在渡过泓河时,宋国大司马公孙固主张趁楚师渡到一半赶紧发起进攻,宋襄公以为这样乘人之危不符合作战的规矩,坚持按兵不动。楚师过河完毕,正在集结布阵,公孙固要求趁其混乱立即发起进攻,宋襄公仍不同意。楚师布阵完毕,严阵以待的宋襄公这才击鼓进兵,可是楚强宋弱,宋襄公很快一败涂地。就在大军事家孙子在竹简上用力刻下"兵不厌诈"这句后来被供奉了两千多年的军事格言的时代,宋襄公却如此看重游戏规则,宁愿失去战机也要遵守他心目中认定的战争伦理,其中体现了存在于他与其他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庄子故里考     
刁生虎 《天中学刊》2006,21(3):124-128
关于庄子故里,学术界主要有宋人说、齐人说、梁人说、楚人说和鲁人说等5种说法。正反多方面的证据可以证明庄子不是齐人、梁人、楚人、鲁人而是宋人,其具体故里就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  相似文献   

7.
宋襄公以“让国”而博得“仁义”之名,又以“仁义”之师在泓水之战中败覆。其实,自矜仁义的宋襄公是一个凶狠残忍的伪君子。宋襄公这种畸形的“仁义”心态,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时代的一些寓言故事里,宋人大多都是被讽刺嘲弄的对象。如“守株待兔”讲的是宋人,“揠苗助长”说的也是宋人。如果读者再留心一点,还可看到庄子以“舔痔”的丑行来嘲讽宋人,史传中亦有所谓“宋襄公之仁”的千古话柄等。那么,宋人受讽刺的原因何在呢? 原来,“宋”是春秋时代的古国名。它的开国之君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殷纣王的同父异母胞兄微子启。殷纣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骄奢淫逸,暴虐成性。历史上关于他的“酒池肉林”、“千金买一笑”、“炮烙之刑”为后人所不齿。所以当周文王起兵讨伐他的  相似文献   

9.
农历甲申年(2004年)是猴年,现将部分与猴有关的成语简介如下: 1.沐猴而冠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楚人把猕猴称为“沐猴”。劝说项羽的人见其攻占咸阳后不图建立霸业,一心要衣锦还乡,便嘲笑他不过是个戴着帽子的猕猴罢了。后以“沐猴而冠”比喻人目光短浅,虚有仪表,成不了大事。如曹操《薤露行》:  相似文献   

10.
菁灵姐姐:你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标准方法?是不是就是像书呆子,除了吃饭、睡觉,就该泡在书堆里?是不是只有这样奋斗,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廖慧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关于学习方法。所谓“方法”,就是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办法等。解决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例如过河,可以坐船,也可以坐直升飞机,还可以从桥上过去,游泳也行,骑在牛背马背上当然也行。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还要看各人的本领与习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车的读音为居,因为车是用来居人的。汉以后才改读舍,因为车犹如行进中的房舍。古代的战争,多半是车战,战车是国力的象征。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700乘战车,击败了楚军。《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晋国有战车4000乘之  相似文献   

12.
三月姓氏:鱼     
《中文自修》2012,(3):64
鱼Yú:来源:鱼姓是中文的一个姓氏,主要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得姓始祖是宋襄公的弟弟公子,字子鱼。子鱼的后世子孙有一支以先祖的字为姓,称鱼姓。唐代亦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言语》第七十一则云:谢太傅(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儿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胡儿)、谢安大兄谢奕的女儿谢道韫,都是谢安很喜欢的孩子;这一天他就眼前的事物出题目考他们一回,答得不错,道韫尤为高明。谢安很高兴,“大笑乐”,但他没有打分数,也没有去分高下。高下如何,他们自己自然会分。谢安很懂得家庭教育的道理。谢道韫的比方打得真好。从此“咏絮才”成了一个著名的典故…  相似文献   

14.
关于庄子的国属,历来存在五种观点,即宋人说、齐人说、梁人说、楚人说和鲁人说。其中持“宋人说”者,多为战国后期及两汉时人,去古未远,其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后来又经过近现代学人的补证,“宋人说”已成为庄子国属的定谳。其他四说,各有其产生的根源,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由于缺乏后人的响应,“梁人说”和“鲁人说”已先后绝迹。现在“齐人说”和“楚人说”,仍有一定的影响力。究其根源,既有学术理念的偏差,又不乏个人及地方的私念,但这都无法否定庄子为宋人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  相似文献   

16.
人生就像太阳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如果说迷茫是摸不透一件事,那么挫折就是了解一件事却对付不了它。它就像无法跳出的黑暗,像高不可攀的山峰。有人问:"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A说:"从桥上过。"问者摇摇头说:"没有桥。"B说:"从叶子上过。"问者说:"叶子被水冲走了。"C说:"被鸟吃到肚子里就过河了。"问者强调:"那样的话,毛毛虫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过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落花生》是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中第五组的一篇记叙文,讲了作者一家在过花生收获节时。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学习本文,要使学生受到“做怎样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泛指郑国人;欲买履者,特指要买鞋子的人。全句是:“郑国人中有一个要买鞋子的人。”文言文里这种句式很多,如:“楚人有涉江者”,“楚人有矛与盾者”,“宋人有耕者”,“客有为齐王画者”等,都是这样理解。[置之其坐] 其坐,补语,前面省略介词“于”。[反归取之]  相似文献   

19.
两个眼神     
超越自我,远比超越对手要好。这是我的座右铭。超越自我,提高自我,是自身素质的升华、提高。那是我童年的一件事。我和小明在周末约好去公园下棋。在我看来,小明可是一个棋坛高手。他摆好阵势后,步步紧逼,招招见  相似文献   

20.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军队准备抵抗。曹刿是鲁国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统率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刚摆好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兵。曹刿阻止他说:"现在不能击鼓进兵,时机未到!"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兵的号令。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