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研究根据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特点,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学科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和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五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探索出一条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南京师范大学探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由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2+2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型一化"人才,即兼具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特点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使之与专业特性和人才规格匹配,以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应以国际化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思辨能力为中心,善于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创新型外语人才。探索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跨文化交际、沟通、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思维训练的外语人才培养,实施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塑造战略,探索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和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体系。不断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职外语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四个国际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新模式。通过对外合作办学以及遴选优秀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学校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为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EGP+国别研究"的课程体系,实现EGP与ESP有效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加强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出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外汉语教师教育改革现状,以及"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对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改革的理论指导意义,从课程设置和实施措施两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适应电子信息类企业快速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我国高校尤其是电子信息类高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此,电子信息类高校,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开阔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视野;其次,要注重实训培养,着力构建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再次,要强化协调统一,积极营造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努力搭建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汉语热”的升温,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存有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师范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状况的调查,对该省汉语国际教育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进一步明确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多  李石坚 《科教导刊》2020,(2):64-65,68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双一流"背景下抓内涵促质量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而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大学将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合作研究和国际交流有机结合,优化博士生课程体系、推进博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构建了学习(Academics)、研究(Research)、交流(Exchange)三位一体的"ARE"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高校对外开放程度的根本途径。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为基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管理手段、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是科学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自身发展及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结合"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和理念,通过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专业+复合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化培养与个性化拓展"人才培养方向等方式,对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不断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和潜能,提高专业人才创新潜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及倡议,为高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涉外人才的发展前景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原有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和发展,实施国际化合作培养模式,调整涉外人才培养战略,加强对涉外人才创新能力和通识能力的培养,构建"双主体"共建涉外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是增强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突破发展瓶颈的创新路径,更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功能定位是基地实践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1+N”功能定位是指基地应以培养“中文+”国际职业人才为核心功能,兼具语言与文化传播、国际化职教资源开发、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育以及国际化职业汉语能力考核与职业等级鉴定等功能。“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的组织架构也要依循“1+N”的模式特点,以人才培养部门为核心,同时建设国际化职教资源开发部门、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育部门、国际化职业汉语能力考核与职业资格等级鉴定部门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交通行业服务水平和国际合作水平难以达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质性实施的要求。"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行业高校现有的单一化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对交通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交通行业高层次和高技能的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运输行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创新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交通行业人才培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转变办学模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课程设置、转变师资结构。通过"四个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构建了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这一协同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协同培养的文化系统、协同培养的过程系统、协同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四个模块紧密合作的"循环上升体系"。该体系通过协同培养的文化系统和过程系统的互动,实现"政产学研"多元化目标,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面向东南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背景下,以国际视野培养面向东南亚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云南实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云南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云南师范大学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建了"2232"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发展理念和实践举措对于边疆高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简要概述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含义,对比分析了中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强化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夯实高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以及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和思考,以有效促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苏州本地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本文的研究和观点基于笔者所在学校十多年来的国际化办学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多种形式、多方合作,从"输入"到"输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范围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重要课题。教育信息化的大潮汹涌而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思路。高校应该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主体素质、模式与方式、平台和载体、环境等方面整合创新,全力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朝着信息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力争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围绕学校"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秉承"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大规模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充分发挥地域和行业优势,多渠道挖掘与利用企业创新与实践教育资源,多层次组织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教学机制,多维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一条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途径,形成了实现创新型工程人才成长需求的"三进三升"企业深度融合的大规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