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优势,然后针对农村特殊的人才需求和农村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解决对策,具体包括加强服务系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问卷分析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面临以下问题:缺乏创业资金,政府“过程服务”不足;创业环境复杂,社会融入难;高校引导不足,专业不对口;家庭世俗眼光的制约;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等.助推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需要从以下问题着手:发挥政策优势,强化“过程服务”力度;发挥地缘优势,促进社会融入;加强高校引导,创新人才培育体系;改变家庭认知偏差,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返乡就业是农村籍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认真分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国家政策、就业心理、家庭经济、人才需求和综合能力"五大困境"的基础上,从国家路径、社会路径、家庭路径、高校路径和自我实现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引导,舆论倡导,家长善导,教师指导和学生主导的"五导模式",以积极推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  相似文献   

4.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本比较低廉,而且门槛也比较低,这种情况逐渐成为就业创业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目前,有许多农村籍的大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不完善、复杂的农村环境以及个人就业创业素质低、能力差等因素的阻碍。为此,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政策、加强执行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和设备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途径,破解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5.
面对持续攀升的毕业人数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返乡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的首选,但目前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不足、传统观念束缚、融资困难、创业教育缺乏以及创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严重阻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和现实条件。以"职业锚"理论研究为切入点,主要从营造社会氛围、增强创业本领、丰富融资方式、优化创业环境和健全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人才是振兴乡村的第一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农村籍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这些高校毕业生是否愿意返乡就业、创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进行研究,进而分别从自身、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视角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籍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研究此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高校为国家战略进行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及针对性就业指导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学类专业近5届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毕业生就业动力不足、能力提升不够、返乡意愿不强等就业弱项,从就业指导体系、实践教学创新及乡村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及非农专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能够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对全面建设新农村起到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特殊表现及其原因,找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契机,使之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动力。以期加深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海西农村籍高职生回乡就业意愿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籍高职生是否愿意发挥其熟悉农村的优势回乡就业,他们回乡的意愿如何?调查显示:44.9%的海西农村籍高职生愿意回乡就业;"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农村收入和待遇低"、"农村教育、医疗配套差"等影响了农村籍高职生的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南昌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以返乡创业意愿为视角,分析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并探究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了农村籍女大学生所面临就业障碍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障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呼吁各级政府、社会和企业对这一社会现象予以高度重视,以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摘要: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新难题,他们缺乏社会资源,求职难度更大,主要表现在求职渠道单一、就业质量偏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的办学思维使农民子弟很难享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农村籍大学生在重点高校就读的比例偏低,就读的学校层次普遍较低,这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将导致社会阶层流动固化,进取和创新精神缺失.社会失去应有的活力,摧毁了农民“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使农村中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不利于农村的基础教育,最终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13.
高校农村籍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籍大学生与其就业相关的特点有:多数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较高但起薪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较弱.鉴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保障体制建设;高校要把握农村籍大学生培养与管理服务的特点;农村籍大学生要积极调整心态,加强修养,主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H省8所高校为样本,探索社会资本(认知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亲社会动机等多重前因条件的交互效应以及前因组态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系统影响发现:上述6个前因变量均不足以独立成为驱动返乡创业意愿的必要条件;返乡创业意愿的驱动是多个前因条件协同交互的结果;农村籍大学生高返乡创业意愿的驱动组态包括“地域忠诚”驱动型、“人地关怀”加持型等2类;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亲社会动机、地方依恋是导致低返乡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对此,建议重视元资本(即政府力量)对返乡创业的包容性规范、制度性信任和延伸性网络的协同建设,加强社会资本与地方依恋、亲社会动机的适配性联结,并突出基于“乡村性”的农村籍大学生亲社会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能够激发农村各项事业的创新活力并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大学生返乡就业工作出现许多问题,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强化继续教育等措施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走出返乡就业困境。简述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及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困境,从继续教育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为强化大学生返乡就业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付丽 《林区教学》2012,(12):39-40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就业能力,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新农村建设对高水平人才迫切需求和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研究我国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必须加强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以高等教育改革为基础,建立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扶持体系,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圆满实现和农村生源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研究背景:乡村创业正当时,农村籍大学生出于“家国情怀”纷纷投身乡村创业,由于社会对农村籍大学生有着传统的角色认定,他们“逆势”返乡之举,在社会上引发强烈角色化冲击。研究内容:运用角色化理论,剖析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所创制的角色本真;揭示其角色化感知偏差形成的现实动因;就如何矫正角色偏差提供建议。研究目的:消除大学生返乡创业角色偏差,引导积极合理的角色评价,树立大学生返乡创业角色良好形象,发挥角色内化与外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的增多也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尤为突出。因此,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要如何有效地引导解决,能够帮助到农村籍大学生顺利就业甚至高质量就业,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了几条可以改善其现状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籍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劳动强度、职业发展空间、就业满意度和融入城市程度是衡量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方面.文章选取其中11项指标,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结果表明,农村籍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的外貌、实习次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及学生母亲的学历、父亲的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和奖学金等八项指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客观工作质量因子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资格证书及实习次数等三项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观满意度因子与实习次数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等两项指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发展因子与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指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从高校方面来看,要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需要从引导学生考取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实习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及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等三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可适当缓解我国城市地区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并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和人力资源储备。本文从农村大学生的职业愿望、职业发展及其示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实践依据,并指出高校转变教育培养模式、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扶持是保证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