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当前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可从系统化教育、增加实践训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发挥榜样作用等方面入手。深化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策略,首先要依托政策优势发展高校联盟,更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还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加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下,全国各地开始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本文认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应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信息交流机制、联合共建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发挥主导功能、平台功能、智库功能和监督功能,才能使联盟的建立发挥积极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挥实验室创新功能、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始终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以高校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提出将高校实验室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结合,构建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协同机制。研究认为,协同机制能够有效发挥实验室创新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获取技术竞争优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亦可反哺高校实验室创新,为实验室创新提供精准市场导向,提升研究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创业失败教育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双创活动"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把创业失败学习融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创业失败学习内涵阐释,从失败观、失败修复技能和失败学习等方面剖析创业失败学习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从丰富课程、完善实践和塑造氛围等方面探索创业失败学习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为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11月9日,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由兰州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甘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甘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目标打造一个共同平台,凝聚高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探索“政府+高校”双核驱动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园平台建设。文章结合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现状,调研分析相关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创业园现状,结合诚毅学院科技创新创业园发展规划,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园区建设目标、园区功能规划与设计参数指标,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模式与教学协同发展的建议:聚焦科技创新创业园的专业优势发展、坚持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创业教学协调发展。文章可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园区规划与教学协同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政治使命,承担着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支持的重任。本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温州是创业的热土,大学生创业有着独有优势,温州独特的文化因子、独特的产业结构、成功的温商群体等对大学生创业具有辐射、推动和引导作用。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应该发挥现有优势,整合政府层面、民间资本层面、高校层面、大学生群体自身层面以及侨资层面的合力,探索具有温州特色的大学生创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长期探索,立足汲取温州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温州创业优势,传承温州人创业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借鉴温州人创业经历,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整合温州人创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强,高校关于科研团队建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大学生要学会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学校和大学生都应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技能。本文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材类创新团支部为例,分析研究高校团建工作现状,探究高校科研与创新创业协同的模式,并对活力团建势头下"科研+创新创业"的多口径团建新范式进行浅析,为有效的深化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创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围绕大学生涉农创业,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依托大湾区高校独特的区域、学科、人文优势和雄厚的组织、园区、教学、实践基础,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打造一个大学生涉农创业的"梦工厂"和"新引擎",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涉农创业平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然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和要求.文章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紧紧贴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医学高校人才优势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经济改革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大学科技园作为政府扶持、高校主办的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必然依托高校自身优势资源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进相关企业反哺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依托高校大学科技园,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开展以创业项目为导向、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课堂内外结合的医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共青团作为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生组织,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精神、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等方面起着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阐述,并从基地建设、资金帮扶、项目联动、活动开展、宣传互动方面,提出了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五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系统性、开创性、长期性的工作,应该主动强化创新理念和协同思路,积极联合校内外的新力量,有效聚集创业教育要素和各类资源,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新平台。在合作主义和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合作主义与协同创新的新视角谋划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中,实现以高校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在创业实训中,实现以企业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在创业实践中,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线。通过彼此的合作与协同,发挥各方优势,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加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增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大学生就业将面临较大压力,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多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而高校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有着明显优势。本文从高校社团依托社区服务出发,结合石家庄学院社团创新创业案例分析,探索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路径,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开展创业活动,使社团创新创业成为拓展就业创业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7.
鉴于大学生创业现状,文章依据区域产业与创业之间相互促进的理论,从产业对接视角指出当前校地协同在机制、路径、平台、地域及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产业创业协同工作机制、健全产业创业协同路径、拓展产业创业协同平台、打造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构建产业创业协同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对策,以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质量"双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中国梦"的践行者,是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国家的希望。因此,高校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巧,还要加强素质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站在大学生的立场及角度,确保他们将来可持续良好发展。在市场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大力提倡并鼓励大学生敢于自主创业,自己主宰人生,积极构建协同创新模式的创业平台,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基于协同创新模式,以及这一模式下构建创业平台及机制的重要意义,对创业平台的构建方式与构建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金波 《高教探索》2012,(2):137-139,152
在众多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中,一种体现大学生特性、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更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双平台、双层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在此模式下,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分层教育理念也得到良好的体现。该模式对丰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教育关注的焦点,其提升效果一直是影响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大学生创业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由诸多能力构成,然而这些能力的构成并不是点状、离散、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实际需要为主线,存在于大学生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创业能力的结构决定了其提升过程必然是一个在"干中学"的实践过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高校要设计"知行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立多方共赢的产学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