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念锋  王磊 《文教资料》2007,(18):185-187
突破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困境的关键在于:一是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包括理顺“条块”分割和加强经费保障;二是从实施过程,根据继续教育主体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继续教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层面看,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变化、城镇化建设和老龄化社会发展等对高等继续教育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从个体层面看,高等继续教育是人们保持已有竞争优势、追求更好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的重要途经.然而,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在匹配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保证供给质量与效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促进高等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从...  相似文献   

3.
在老龄化趋势下,重视和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具有现实性。但目前社区老年教育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缺乏、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其应对策略有深入社区办老年教育班,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社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困扰老龄化社会的一大难题。我国老年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老龄化进程相比明显滞后。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为我国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命题。国家应重视老年护理教育战略;各级各类卫生职业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重视和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以适应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老年教育是促进空巢老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鼓励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与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活动,个人层面上有助于缓解空虚、寂寞等消极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国家层面上有助于挖掘空巢老人的生产性潜力,缓解养老金、医疗和社会照料支出的压力。然而实践中,老年教育观念落后、老年教育机构覆盖率低、老年教育内容贫乏和老年教学模式单一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的进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氛围、拓展“多元化”老年教育发展路径、拓宽“职业性”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和创新“综合性”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继续教育在法治化过程中迅速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职工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条例、意见等法规文件,部分地市和行业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形成了江苏继续教育的基本法治框架。然而,当前江苏继续教育仍然存在法治环境、管理体制、经费投人、企业积极性等难题,要推动继续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加快国家立法进程、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行业管理、发挥企业作用、建设教育基地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皝 《继续教育》2008,(1):33-35
当前的高校继续教育,既欣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大好发展形势,也面临着国家继续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假冒侵权现象日益突出、整体工作高位徘徊等各项困难和挑战。如何选择继续教育战略,在宏观上充分把握继续教育发展的良机,同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基本层面破解继续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困局,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论述了高校继续教育欲实现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发展所必须采取的创新、发展和监管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江苏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保障的各方面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老龄化进程在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不仅增加了老年群体对老年护理服务、老年社会福利的规模需求,更对这些服务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促使其针对现有不足进行机制调整。深入探讨江苏省老龄化进程对养老金缺口、老年护理服务、老年社会福利体系产生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应对老龄化进程、开展养老保障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程度加深,庞大的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日渐上升,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推动老年教育的发展,但是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单纯的娱乐身心层面,与目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和老年人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相矛盾,并且由于认识的偏差和经费不足,对老年教育的投入也较少,造成目前老年教育发展不完善。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结合老龄化理论和老年教育现状的突出矛盾,从社会观念、管理机构、资源整合、资金问题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和促进社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识,加强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注重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由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全面参与的多元化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以充分发挥社区老年教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方面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的社会研究是从社会的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的研究,本文是把其研究范围进行推广,使之运用到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上。首先对数学教育的社会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从矛盾和权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几个方面对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了社会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急剧老龄化的背景下发展针对老龄人的成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我国老龄化成人教育在教育观念、经费投入、教学内容、社区老龄化成人教育以及老龄化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外老龄化成人教育成功经验,可从转变观念、增加经费投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扩展教育课程内容、创新老龄化成人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我国老龄化成人教育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继续教育管理体制遵循的是计划经济下的运行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发展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在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各类社会化的教育服务机构已经占据了市场主体地位。我国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要加快立法进程,健全完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其次应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再次是要充分发挥公办教育机构在成人学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鼓励多元化的教育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注重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化管理,共同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老年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人的道德实践和国家福利制度的社会结合。面对中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现象,从福利制度和机构设置层面做出应对固然重要,但远非足够。基于职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生命线”的事实,加强和提升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伦理精神,更有利于社会工作利他原则的实现。在此方面,美国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15.
论养老教育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直面老龄化挑战,解决好养老问题的同时,必须加强养老教育。实施养老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开发老年人才资源,使老年人"老有所为";倡导"积极老龄化",使老年人健康、阳光地享受生活;对老年人进行现代科技教育,使其与时俱进;加强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发展老年教育,虽取得长足发展,但老年教育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老年教育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积极老龄化看我国老年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并提出通过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总量、明确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提高老年教育质量、老年人主动积极老龄化等途径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给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带来较大影响,终身教育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挑战。老龄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老年教育,因此,基于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现状与主要不足,可通过"加强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完善制度规范体系;积极推进终身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形式;加强各类老年学校建设,提高终身教育覆盖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充实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等,积极推进我国终身教育发展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老年教育可以促进老年人“自我实现”,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管理制度混乱、认识缺位、教育不公平、师资匮乏等现象严重制约着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律体系,更新思想观念,均衡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新机制,促进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在社会各老年群体中,精神慰藉需要最为迫切的当数高校离退休教师。在对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精神慰藉需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人、家庭、社会3个层面提出了加强自我保健、提倡家庭和睦、推进社会保障等措施建议,不仅有利于促进特定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还能为其他老年群体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刘建东 《文教资料》2011,(29):178-180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在管理体制上需要及时地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一套适应市场机制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文章从办学管理体制、分配体制、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继续教育管理创新思路,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