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坐在办公室里,每天总有许多信笺飞来,其中为数最多的,要算那些附在稿件上的“百字信”了。这些热情洋溢的短信,倾注着作者对编辑的友谊和信任。每当(?)读这些附信,会使你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和责任感, 如果把一件件来稿比作花朵,那么,这些随稿寄来的“百字信”,便是花朵下的片片绿叶了。然而,在我们的编辑工作中,却常常忽视这些不甚显  相似文献   

2.
除了极个别的同人刊物外,一般期刊都要先后刊发众多作者的稿件。这些稿件,许多是从自由来稿中选用的,有些是别人介绍的,也有作者亲自送上门的,但真正体现刊物宗旨、突出本色特点的重头稿件,多数是编辑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约而来,有的则是编辑自己动手(包括采访)所写。一个没有主动组稿约稿而只凭自由来稿“沙里淘金”的期刊,是很难办出高质量来的。  相似文献   

3.
成放 《新闻实践》2010,(2):78-79
副刊编辑的传统作业方式是:选稿、约稿、编稿,偶尔自己发挥所思所想或采访一些名人,也来上一两篇,一周对付一至两个版面就完事了。而作为现代传媒的报纸副刊编辑则多了一个活儿:自己写博客,不但更多、更方便地与作者和读者交流,从中获得大量来稿和信息,成了“挖稿的平台”;也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中,不知不觉地为自己做了一两件“衣裳”。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8,(3)
精心组稿注入活力文/叶向东组稿就是编辑人员按照编辑计划向作者约定稿件。相对而言,一般地把作者按照期刊的《稿约》或按自己的意愿写成,并随意投给编辑部的稿件叫做“自由来稿”。组稿表现出办刊的主动性和战略上的全局观念;只靠自由来稿以充刊饥,必将招致“被动挨...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90年第1期刊载了《谨访“新闻倒爷”》一文,作者的呼吁不能不说剀切。但还只指出了作者中的“倒爷”,另一种编者中的“倒爷”也有必要予以“爆光”。某地区报编辑,利用市场版责编之便,常常“综合”各地作者的来稿,在省乃至更高级别的报刊发“市场预测”、“购物指南”之类的文章,捞取可观的“外快”。某报要闻版编辑,把作者的来稿改头换面,吐故融新,堂而皇之地署上自己的大名,在相当  相似文献   

6.
每天拆阅来稿,常会发现一些作者在稿件前附上一页“附言”。细读这些附言,觉得很有意思,从中多少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和心态。粗略归纳一下,这些附言可大致分为几种类型: 一曰恭敬型。有些作者在“附言”中对编辑充满敬重之情,称之为“老师”,要求给以“指教”。我们这些资历尚浅的青年编辑看了后有种“不敢当”之感,进而觉得下笔沉重,不敢胡批乱改,好像真的做了“先  相似文献   

7.
“编辑”一词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编辑”应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等全过程。由于其中的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因此狭义的“编辑”常指编辑加工这道工序。当然“编辑”一词也用来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对“编辑”或“编辑加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议论: 有人说:“报刊上的文章都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把它们收集起来,排个次序,改改错别字,勿需多大学问,一剪一瓶(浆糊)足矣!”有的作者在来稿的附言中则婉言说明:“我的稿子已反复修改过,还请某专家、教授审阅过,请编辑同志放心。”有的则干脆声明“文责自负,请勿删改”。  相似文献   

8.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9.
做了三年报纸编辑,有了一个越来越长的“黑名单”,上边开列了一串剽窃或者造假新闻者的名字。最近的一次“黑名单”加长,令我很长时间气愤难平。武汉一位大学生的来稿,经我编辑后,在显著位置发表。随即有消息传来,说当地并无此事云云。我好生奇怪,编发稿件之前,就曾担心此稿有失实之处,特意辗转找到作者,确认稿件真实与否;作者在电话中信誓  相似文献   

10.
认稿又认人     
“认稿不认人”,确实是编辑处理来稿应有的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辑也应该力求“认稿又认人”,就是说,要熟悉作者。有些来稿,主题很不错,报道角度也新鲜,新闻要素都齐全,却很难判断其内容真实程度如何。我们就登过一些事实来自捕风捉影、情节和数字任意夸大、甚至是作者化名自吹自擂的稿件;就是因为它们写得似乎“天衣无缝”,编辑对作者不了解,满足于就稿选稿,未认真核实,被打了“马虎眼”的。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不少报社实行编采合一,编辑记者的任务没有严格区分,外出采访是记者,在编辑部处理群众来稿就是编辑。但是,有些记者,尤其是一些年轻记者重采写,认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而轻处理群众来稿,认为这是为他人作嫁衣,吃力不讨好。他们对群众来稿,或“冷处理”,使稿件躺在编辑部里长期睡大觉,结果“鲜菜”变成“干菜”,“活鱼”变成“死鱼”。或者看稿时一目十行,漫不经心,把一些能见报的稿子,或稍加修改就能见报的稿子,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统统给“漏掉”了。导致报纸刊登群众来稿较少,难怪有一些通讯员反映:…  相似文献   

12.
读者喜闻乐见的专栏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论、评论员文章大多由专职评论编辑撰写,而专栏评论则大多采用读者来稿。从某种意义上说,专栏评论拥有大量作者和读者,堪称“群言堂”,最为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3.
认稿又认人     
“认稿不认人”,确实是编辑处理来稿应有的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辑也应该力求“认稿又认人”,就是说,要熟悉作者。有些来稿,主题很不错,报道角度也新鲜,新闻要素都齐全,却很难判断其内容真实程度如何。我们就登过一些事实来自捕风捉影、情节和数字任意夸大、甚至是作者化名自吹自擂的稿件;就是因为它们写得似乎“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4.
一、判断作者投稿的目的 面对一本自来稿,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作者出书的目的.有些作者将工作的总结和心得汇编成册,或者作为项目结题之用,或者作为经验推广而发,这些书的共同特点是专业性强,作者多为熟手,出版之后一般不需要借助出版社发行,作者有自己专门的定向销售渠道.这种自来稿,在专业图书领域较多出现.在大众图书出版领域,我们碰到的更多是,作者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而写作,内容可能和作者所学专业毫不相关,完全是一种兴致所至.  相似文献   

15.
自由来稿     
编辑把素昧平生的来稿者的稿件称为“自由来稿”,言外之意,那些专门约请名家写的稿子是不自由的。约稿其实就是订货,编辑提出加工标准,作者们就照着这个路子去堆砌文字。约稿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黑龙江省萝北县江滨农场修造厂林世彩:《新闻与写作》之所以受全国各地新闻爱好者欢迎,首先是栏目的设置贴近实际,文章通俗易懂。像“新闻来稿评析”栏目。每期都刊登一篇作者来稿和编辑后的稿,作者还详细地分析原稿不足的原因及为何改稿,初学者很容易理解、接受。“地市县报经验谈”和“当好通讯员浅谈”把编辑、记者、通讯员的写作经验和体会介绍给大家,使人学有榜样。这三个栏目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第二,《新闻与写作》的内容既广而实。我是一名播音爱好者,因此我更喜欢看“视听之友”栏目中的文章。它具体介绍了“怎样播”,“播音员在话筒前的姿势”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报上看到一幅漫画,讽刺甲、乙两个刊物的编辑利用录用稿件的权力,互相刊登对方的稿件,而置广大工作者的来稿于不顾。这是编辑工作中的“缺德”行为。近年来,这类事件却常有听到。如,有人利用编辑工作的方便,剽窃作者的劳动成果,把来稿抄录下来,稍稍改头换面,成了自己的作品。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搞好编辑工作,除了制定一些条例、规定、制度外,还要不要有个道德标难?恩格斯说:“每一个阶级,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与作者,同是办报的主体力量,可谓目标完全一致。但正如一切事物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一样,他们之间也存有矛盾。其表现,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如对于稿件的改动,编者与作者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或不尽一致。一篇来稿,不经编辑做任何改动即原封不动见报发表的,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都要或多或少做些改动,有的,则须动“大手术”。对于不很成熟的作者,你做何改动,他不大在乎。而对于那些成名作者,似不那么简单。他们也重视自己的稿件能否见报,但更看重见报的质量。况且他们之中确有一些水平高于编辑一筹,如此,编辑的某些改动就有可能得不到作者的认同。有人碍于情面嘴上不说,但不等于没有意见。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编辑工作十余年了,平时接到和处理了大量通讯员来稿,在这些来稿中,不乏佳作,然而,也有一些稿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十种类型。 1、沾边赖型病症:把上级有关政策当成一个大筐,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装。病例:比如备耕,卖粮,科技之冬,甚至计划生育等常规工作,他都可以套上诸如“三讲”、“三个代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等类大帽子,以为编辑就喜欢这类大帽子,或者被吓住,因此乐此不疲地运用此道。  相似文献   

20.
图书编辑的人际关系涉及面较广,与作者、读者间的关系是图书编辑在发挥社会功能中所产生的“服务型”的人际关系;与印刷、发行者的关系,则是图书编辑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工作型”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服务型”的还是“工作型”的人际关系,编辑总是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说是作者、读者、印刷者、发行者的编导者、协调者、中介人。一、图书编辑的明及务型”人际关系谈到这种关系时,最常见的说法有:“编辑是为人作嫁衣的红娘”;“编辑的衣食父母是作者”;“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一致的,也是明确的。即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前者为后者服务。另外的说法有:“编辑的‘上帝’是读者”;“编辑的衣食父母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