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著名的一段。每读此句,都会让我想起农村教师,他们不就是麦田的守望者吗?而且是孤独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2.
——为乐而战的Ashura阿修罗乐团麦田一直向天际延伸,触目的金黄。四个白衣胜雪的少年像一个个满载着灵魂与音乐的魔盒矗立在麦田中间,散发着惊天动地的耀眼光芒。他们是音乐麦田的无畏守望者,他们是阿修罗,为乐而战的勇士。别人都说他们是新金属,称他们为“中国版林肯公园”。其实他们比LP更早玩新金属,所以不能说是他们跟着LP这股风才玩新金的,因为吸纳了FUNK、PUNK、POP、METAL、HIP-HOP等众多音乐元素,又都采用了这种混合的音乐形式,这让选择在新世纪诞生的阿修罗乐团以一鸣惊人的姿态迅速成为四川地下摇滚最有代表性的新锐…  相似文献   

3.
以如《Yellow》和《The Scientist》这般充满情感的摇滚诗著称的英国乐团“酷玩”带着他们的最新单曲《Viva La Vida》继续蝉联冠军。这首单曲是以墨西哥画家芙烈达·卡萝的作品《Viva La Vida》命名,《Viva La Vida》与“酷玩”乐队所熟悉的领域不是很偏离。据乐队所说,这首歌描述的是一个痛失王国的国王。不论该歌曲的意义是什么,“酷玩”乐队的歌迷们及任何一个喜爱电台力推的歌曲的人都会喜欢《Viva La Vida》,  相似文献   

4.
秃头乐队     
“秃头乐队”是一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4人乐队,虽然是硬摇滚风格,但音乐却悦耳动听。他们的音乐风格多样,不一而足,有21世纪的另类摇滚,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摇滚以及50年代的摇滚。  相似文献   

5.
音乐心情     
顶着36℃的高温,我费尽心思终于说服那个顽固的副校长,最后他答应借给我们用一晚上校礼堂的小会议室。在这个酷夏的晚上,大概是这支乐队最后的一次演出了。乐队的名字叫“大秦”,“大秦”是主唱秦晓波的外号,当初乐队成立时,也没怎么想起些别致的名字,鼓手小卫随便说了句:大秦,你这个名字挺好的,我们乐队就起名为“大秦”吧。于是“大秦”便成为了这支由四个学生组成的乐队。其实,对这支乐队来讲,名字是极次要的,他们也不太在乎是否有影响,毕竟他们只  相似文献   

6.
王雪臣 《新读写》2011,(1):33-33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摇滚校园》!很酷的名字。我从未想到,摇滚竟和校园搭上边。我们应该十分清楚,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会像霍洛斯小学的“摇滚校园”乐队那样,进发青春热血,洋溢音乐之声。  相似文献   

7.
率真悠远的自然母题——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母题”角度看 ,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无疑是一部反映“自然的母题”的佳作。自然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审美过程中 ,让人们感受到的基调是率真与悠远。《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篇小说的标题、创作背景与主要内容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理想让人印象深刻。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的期望:“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在论及《麦田里的守望者》时,通常认为“守望者”指主人公霍尔顿,并且普遍忽略了霍尔顿的妹妹菲宓对于全书的意义。实际上,“守望者”应作以下三重理解:首先,指成人世界,他们是放弃自己守望天职的“守望者”;其次,指霍尔顿,他代表自我想象的“守望者”;再次,指菲宓,只有她才是真正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0.
《披头士》     
这不是历史上那个伟大乐队的传记,也不是某个成了气候的乐迷对他们的缅怀。这是北欧文学奖获得者——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战后重生的世界正处在它的青春期,躁动和不安充斥着每个角落。四个1951年出生的奥斯陆男孩迎来自己的青春期,他们热爱摇滚,崇拜披头士,并分别以乐队成员的名字为自己取了绰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迷惘,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世哲学,但他们的命运还是因为深厚的友情紧紧缠结在了一起。《披头士》,书名取自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所有章节皆以乐队曲目命名。故事的主角、叙述者金·卡尔森,在刚刚逃出奥斯陆高斯塔的疯人院后,于挪威耐索登区域的一栋避暑别墅内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四个奥斯陆男孩欢乐、叛逆、颓靡和重生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乐队“十二月党”可能是”独立“乐队的佼佼者.你若朝他们的演唱会扔一枚石头,保准能砸到一名时尚潮人。乐队非常出色.把从历史、神话和文学中获得的灵感融合在一起.创作出风格多样的作品:他们第一张由一家大型唱片公司出品的专辑《家有鹤妻》非常出色。新专辑《危险的爱》回归上世纪70年代的”前卫摇滚”。它其实是一部”摇滚剧”.剧情错综复杂.讲述的是一个半人半羊状的农牧神和一个女孩的爱情故事,还会出现森林女王、许多精灵与神和一个杀害儿童的流浪恶汉——主唱科林·梅洛伊总是很喜欢把英国传统民谣和摇滚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组建于大阪国际学校、在年轻人中备受注目的3人乐队组合CORE OF SOUL,即将于5月27日在中国发售他们的专辑。专辑为摇滚风格,其中既有激越有力的“Natural Beauty”、“Trash The Pride”、“The Deep Sea”等,也有“SweetDreams”这样纤细温柔的曲子。乐曲表现力的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13.
丹麦乐队麦克学摇滚的音乐被形容为斯堪的纳维亚音乐溶合世界流行歌曲的产物。以上两者的完美结合对于乐队创造出独特的声音非常重要,也为他们赢得了世界上万千的乐迷。 乐队在1991年发行的首张同名专辑包括了流行乐曲《演员》。这首歌在挪威、瑞典、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都登上了当地排行榜的首位,但真正掀起MLTR热的歌曲却是《沉睡的小孩》。  相似文献   

14.
单行道     
我们所提及的中国摇滚乐坛大多以北方(北京)摇滚为主,而在南方(广州)摇滚乐坛却有一支被大家所忽略的摇滚乐队——单行道。“单行道”是一个极其“摇滚化”的乐队名称,像鲍冢街43号,眼镜蛇、指南针等。乐队成立于93年,由主唱冯松涛、吉他手青蛙、键盘手太阳、贝斯手子亮构成。1995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发行了乐队的处女作专辑《姥姥》。不知出于什  相似文献   

15.
“滚石”乐队(The RollingStones)要来中国演出了。关于这帮年纪加起来有200多岁的“摇滚恐龙”最终得以来到中国的前前后后,其中的曲折这里不谈了。作为歌迷,我们也不用去理会那些复杂的内幕消息。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这次演出到底去看还是不看?  相似文献   

16.
要是有谁准备来写现代摇滚乐史,那么他准不会落掉一个一辈子都没有搞过摇滚的人——约翰·梅奥尔(John Mayall),国际流行乐坛尽人皆知的“英国布鲁斯之父”。给摇滚修史扯上“布鲁斯(Blues)之父”,这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吗?非也。因为布鲁斯乃是摇滚乐诞生的根源,而约翰·梅奥尔1963年组创的“布鲁斯开拓者乐队”又是英国早期节奏与布鲁斯和后期以布鲁斯为基础的摇滚乐之间的桥梁。肩负“铺路架桥”重任的梅奥尔在振兴布鲁斯乐在英国发展的同时,也为摇滚乐的壮大扶植了一批杰出的乐手——当年他在乐队中不仅是主唱,而且还身兼键盘和口琴吹奏者,与他合作过的几位吉它手则先后组创或加盟一些著名的摇滚乐队成为璀璨的摇滚巨星:彼得·格林参加了“笑利特伍德·麦克”乐队,米克·泰勒于1969年加盟“滚石”乐队,约翰·麦维则投到“犯人”乐队旗下;最出色的乐手埃里克·科慕普顿则成功地使“奶油”乐队大放异彩……这些  相似文献   

17.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塑造了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他貌似玩世不恭,厌倦现实,但并非没有理想:他想像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尽情的玩耍,而他的理想就是站在麦田里做一个“守望者”。作品的人生底蕴很深,也牵涉到许多的教育问题,但最吸引我的是“守望者”这个词本身,它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角度和距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群很特殊的人:相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是知识分子,相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又是农民。工作上,他们担负着为下一代启蒙的重任;生活上,他们又必须利用闲暇时间养牛耕地。这个群体就是乡村小学教师。他们处境艰难,但却是农村孩子们不可缺少的“麦田守望者”  相似文献   

19.
麦田是金黄的,金黄的麦田里有欢乐的孩子在嬉戏玩耍。可年轻的霍尔顿已经不能再回到童年,他只能看着孩子,他说:“我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这是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描绘的最富有诗意的一幕。霍尔顿的反叛使他看不到生活的真诚,他逃学、吸烟、喝酒,他和很多女孩子谈恋爱,甚至在酒店寻找妓女,但他不能忘记一个梦想,不能忽略一段歌声。一个小孩子沿着马路的边沿走路,他会唱“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他的歌声使霍尔…  相似文献   

20.
麦田风景     
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说的实在是太多了。知者,毋须多言已心领神会;不知者,说得再多仍旧懵懵懂懂。尽管如此,我依旧要感叹:这样的麦田,这样的人,感谢他们让我看到了别样的风景。主人公霍尔顿是个好人。除了“好”,我真的难以找到其他的形容词。尽管他在书中是个被开除的学生,满口脏话,甚至试图招妓,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