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重庆及三峡地区历史与化、代表中国博物馆现代建设水平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即将面世。该馆占地面积42500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展品近万件,经4年多精心筹建于2005年6月中旬开馆。值“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开馆之际,本刊记专访了三峡博物馆筹备组长、历史化学王川平和筹备组副组长、考古学刘豫川。  相似文献   

2.
三峡文化源远流长。距今约200万年以前,三峡就有了“巫山猿人”的踪迹;距今10万年以前,三峡文化已开始萌芽。有资料显示,黄帝时候,三峡本土文化就已经同中原文化进行交流了。在这里,我们不能进入到每一个历史层面去逐一探寻,主要通过一个历史契入点,剖开三峡文化的一个横断面,力求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这个契入点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有40多个故事发生在三峡,并在三峡地区留下了众多的三国历史遗迹。特别是蜀吴两国为争夺这里的控制权,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斗争,并爆发了决定蜀国命运的夷陵之战。历史的、艺术的、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防洪。早在孙中山提出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明人陈瑞已经在三峡上建二十座防洪石坝。陈瑞建坝思想源于"维土(牛)制水"。早在前蜀约一千多年前,前蜀人就曾在三峡建有类似军事石坝。即今天三峡工程至少具有千年的建坝历史文化积淀,对今天重新看待三峡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峡啼猿”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意象,具有触发诗情的独特诗学价值。从生物和文化两方面可以认证“三峡啼猿”为长臂猿而非黑叶猴。猿的古典意蕴有体态巧捷、感情深挚和善于吟啸。猿声是一个源于《楚辞》而非《诗经》的重要文学意象,而且最早在《楚辞》里的三峡响起。猿声由弱渐强是在西晋至东晋之间,至六朝而猿声大作,同时兼备山水审关的冲淡平和以及人世抒情的悲伤悲悼双重审美意蕴。三峡“行者”之歌或者“渔者”之歌奠定了后世猿声的悲哀格调,赋有羁旅漂泊的孤苦、失子断肠的哀愁和穷愁失意的悲伤等心理蕴含。“三峡猿声”直到清代末年以至民国依然在三峡嘹亮响起。  相似文献   

5.
举世瞩目的千古奇观——长江三峡大坝的截流工程将于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大自然4000万年造化形成的长江三峡景观,将在瞬间被人力改变。“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将成为不争的事实。一部无以取代、无复再现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的三峡》已由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中心、凤凰卫视联合制作完成。此片自今年9月2日至12月31日分别在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同时启播。这部长达90集的电视专题片,以探求民族文化、关怀人类生存为主题,以长江三峡截流工程、山河巨变、千古一瞥为由头,全景式反映长江三峡自然与人文景观的…  相似文献   

6.
三峡位于长江的川东鄂西段,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自古以滩险流急著称.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三峡的面貌将彻底改观.这一前景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三峡工程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宏伟的水利工程,库区面积将超过600平方公里.因此,上起重庆,下至宜昌,沿江22个市、县都与三峡一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自重庆乘舟顺流东下,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织,异彩纷呈,人们有如翻阅着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腹地的史书.涪陵县的白鹤梁是人们议论的一个话题.涪陵一带江中多石梁.离岸约百米有一道沿江向东西伸展的长达1600米的青色石梁,石梁海拔137米.平时淹没  相似文献   

7.
三峡地区的物考古工作开展较早,上世纪20年代,美国学就对三峡沿江一些区域的物、古生物做过调查。抗战期间,一些迁入内地的国内学也对这一地区地下物进行了一些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着三峡工程的勘察设计。三峡地区的物考古工作开始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定规模。50年代末,  相似文献   

8.
只要到长江三峡库区,你便会在极醒目处看到红色的“175水位”几个大字,它反复提示着:你现在正穿行在将来的库水里,你是一条未来之鱼。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我们过去可能是鱼。在寻找人类最早祖先的前沿,长江三峡大峡谷与东非奥吐威大峡谷一样,是人们目光聚焦的地方,后者已发现距今300万年前最早的人,而三峡大峡谷才仅有蛛丝马迹: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过发现了204万年前三峡人的传闻,当然,这尚待科学界的承认。依照最新的基因遗传法测试,现在分布于全球的各色人种,都是在10万年前后由非洲人迁徙、变化而来的。以前那些上百万年前的老祖宗,尽管人们提起他们时心中充满敬畏,可他们与现在的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在地球的无数次大劫难中先后灭绝了,从遗传基因和血缘关系看,他们不是我们的祖先。因此,寻找10万年前后的人,成为科学界最新、最有魅力的课题。对此,科学家把目光执著地投向三峡。三峡库区175米水位下有50多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或遗迹。这些遗址或遗迹的时间跨度经近几年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大致在10万年至1万年之间。它们是研究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十分珍贵的资料。儿时读童恩正的《古峡迷雾》,心中便种下对神秘莫测的巴国的许多...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千古奇观——长江三峡大坝的截流工程将于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大自然4000万年造化形成的长江三峡景观,将在瞬间被人力改变。“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三峡久负盛名。可是,人们对于三峡地区的文化内涵,却不一定很熟悉。现在,有一部力作填补了这块空白,那就是新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屈小强、蓝勇、李殿元合著的《中国三峡文化》。这部626页的专著,上下兆亿年,纵横千万里,对三峡环境、历史、经济、文化方方面面,进行了一次全景扫描。不但学术性强,可读性也很强,很多段落笔调中都蕴含着诗情画意。说它是三峡文化小百科,但它又不显乏味;说它是三峡开发的赞歌,但又有着深邃的内涵。书中展现出的三峡地域文化,实际上是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表现出作者对乡土的热爱和研究的执着。…  相似文献   

11.
巴楚战争不断,目的非常明确,为了一个盐字。盐是巴国的经济命脉,今天的话叫支柱产业。三峡及四川盆地原是一片汪洋,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以后四川盆地成为内海、内湖,由海盆、湖盆而成为陆盆。巫山山脉隆起之后,把海底的含盐层上升,经雨水顺裂隙渗透溶化后再流出地表,形成三峡地区众多的盐泉。  相似文献   

12.
<正>巴黎是世界的“花都”,吸引着各国人士前去游览。但巴黎也并不总是那么美好的,1870年7月19日至1871年5月10日“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不仅失地赔款,甚至在战争结束的前夕,也有万千同胞的无谓死亡。由于围城造成的贫困,还有街上的内乱以及无政府状态,甚至就在5月开始的这个“流血周”(Bloody Week)中,死亡的人数据说也超过1790年大革命中“恐怖统治”时期的死亡的2万至3万人。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将于10 月在广西南宁举办。大赛组委会近日在 京宣布,自第十届开始,该赛将携手广西 电视台开始为期五年的合作,共同打造 中国模特业的这一顶级赛事。“中国模特) 之星大赛”历时 9 年,自 1995年首届在 京举办以来,中国模特界便有了专业权 威的选拔赛。大赛的前5届主要为一年一 度的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服务;2000 年 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成立,同年“星赛” 转型,成为职业模特委员会为下属单位 选拔和输送模特人才的重要赛事。 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由中国 服装设计师协会…  相似文献   

14.
“格兰尼”     
“格兰尼”于光远我本姓郁,于光远是年代我加入共产党后为保护父母弟妹安全改用的名字。我的祖先曾经是上海巨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郁半城”的称号。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到七八十年代经营海上运输与对外贸易业。1995年12月4日上海《新民晚报》有一篇《清...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贺年片”□刘桂秋古代的“名片”,西汉时叫“谒”,东汉时叫“刺”,后来又称“名纸”、“名帖”等。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在拜谒结交时,就开始用它来通报姓名了。至迟到了宋代以后,由一般的名帖又分化出了一个新的品种,即在一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中专用以拜年贺节...  相似文献   

16.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完成后,巨大的水库将淹没库区十多个区县,也将淹没数以千计的文物点,难以尽数的文物将永远沉在水底。抢救和保护这些文物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级政府正竭力实施抢救和保护计划,用互5年时间,完成此项浩大的考古发掘工程。重庆市三峡工程淹没区和迁建区的文物总量为883处,占整个三峡库区问82处文物的68.87%,其中地下文物590处,地面文物293处,分完jJ占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总量的刀.17%和地面文物总量的60.26%O地下文物包括遗址和墓葬两大类,其中遗址310处,墓葬280处。遗址中数量最多的是汉代遗址…  相似文献   

17.
“月饼”亦指“茶饼”□周建邦《中秋节的起源》(杨琳,载《寻根》1997年第4期)对中秋节的起源多有考证,读之受益良多。文中涉及中秋月饼的起源,虽然辨证中秋月饼在唐宋出现之说不可靠,但将“月饼”称之为“一种月形的普通食品”,似乎失之笼统。同时说“月饼”...  相似文献   

18.
三峡是山与水共同撞击共同孕育的结果,是寻找人类起源的最理想最可靠的大峡谷。  相似文献   

19.
靳慧 《世界文化》2008,(5):44-44
在巴西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狂欢节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2月17日星期日,巴西利亚市民又迎来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庆新春中国文化节”。作为国家公派教师且到任不久的我,是把这一天当作年来过的。  相似文献   

20.
2001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市考古研究所对三峡巫山段的考古发掘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发掘,为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